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4 你要什么,我都給你

我曾在一次線下活動中碰到過一對德國夫婦,他們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當時我正在和其他父母討論“為什么孩子結婚時,父母要給其準備一套房”的問題,在大家眾說紛紜之際,那對夫婦提出疑問:“父母為什么要給孩子買房子,孩子的房子不應該由他自己去買嗎?”

在場的很多父母聽到這話后,紛紛大笑起來,理所當然地表示:父母這一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手上有錢為什么不能給孩子買房呢?

這讓我想起中國傳媒大學曾制作過的一則動畫短片,名叫《巨嬰》。作為一部典型的抨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動畫短片,它折射出了很多家庭在教育下一代時的現狀,許多父母也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影片里男孩的父母對他溺愛到了極點。小時候,男孩只要一喊“媽媽,我想要這個,我想要那個”,父親就會從錢包里拿錢給母親,母親就會去買。總之,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父母都會無條件滿足。長大后,他手機不離手,所有的事情母親都會幫他打理好,就連胡子長了,母親都會幫他刮掉。

有一次,他想要一款VR眼鏡,此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靠變賣家產維持生計,已經沒有辦法再滿足他的愿望。可是他不僅不體諒母親,還為此大發雷霆。無奈之下,母親掏出了自己的腎臟讓兒子去換VR眼鏡……

從小到大,這對父母對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有求必應,但是最后并沒有換來孩子的感恩。甚至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生活的孩子,離開父母后連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備。短片的最后,這個孩子鉆進了已經去世的媽媽的身體里,非常魔幻卻也無比現實。

在現實生活中,和這部動畫短片中的父母相似的父母不在少數,我曾經就遇到過這樣一位錯把溺愛當成愛的父親。

自從女兒出生后,他便抱著“女兒要富養”的心態和女兒相處,對女兒可謂是百依百順,女兒提出的任何要求,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小時候,女兒喜歡逛動物園,他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帶著女兒去逛動物園;長大后,女兒開始對物質有需求,喜歡名牌衣服、名牌鞋,門店上新一款他就給女兒買一款;后來,女兒開始學習鋼琴,盡管有些吃力,但他還是擲重金給女兒買了一架鋼琴……

可隨著女兒漸漸長大,她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貴。有一次,女兒提出想要和同學一起報名參加一個出國游學的夏令營,報名費大概需要10萬元,父親聽完后面露難色,15年以來第一次拒絕了女兒。

讓這位父親沒有想到的是,女兒不僅沒有體諒自己的難處,反而開始大聲抱怨起來:“我同學都去了,就我一個人不去,你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我到時候該怎么和同學解釋,難道說我們家沒錢嗎?連這一點小小的需求都不能滿足我,你當初干嗎要生下我?還不如直接把我扔河里。”

聽到這樣的話,父親感到非常震驚,原先乖巧可愛的“小棉襖”怎么突然變成了眼前這樣一個暴躁、虛榮的孩子。

有人說應該怪他的女兒不懂感恩,也有人說是因為他自己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打腫臉充胖子”,對孩子予取予求。

但歸根結底,這都是溺愛種下的苦果。長久的溺愛會給孩子造成一種“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人都必須圍著自己轉”的錯覺,只要有一點要求沒有被滿足就會惱羞成怒,沖著父母大吼大叫。父母要明白,溺愛不是愛,反而是一種傷害,過于溺愛孩子不僅會讓孩子變得恃寵而驕、狂妄自大,也會讓自己深陷泥潭而無法自拔。

法國教育學家盧梭曾經說過:“你知道運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為了不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幸的人,也為了自己不遭到溺愛的反噬,父母應該要分清溺愛和愛的區別,理性地愛孩子。

為了強化父母的認知,幫助父母意識到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成長的益處,同時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2021年10月23日正式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時代在不斷發生變化,原先只依靠學校教育教育下一代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今時代越來越注重家庭教育。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首先應該轉變教育理念,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保留中華民族歷經千年、經久不衰的教育理念,新舊融合,融會貫通,打造親密、和諧、友愛的親子關系,促進家庭繁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建昌县| 龙泉市| 香港 | 台东市| 榆林市| 长子县| 滦平县| 白城市| 商都县| 房山区| 沧源| 海晏县| 嘉鱼县| 洛宁县| 南安市| 馆陶县| 裕民县| 巫溪县| 永和县| 常宁市| 阿拉善左旗| 唐海县| 金溪县| 阿合奇县| 威信县| 夏邑县| 新营市| 常德市| 延庆县| 林口县| 福清市| 遵义市| 东乡| 广饶县| 仪陇县| 弥勒县| 乌苏市| 沐川县| 贵阳市|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