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小古文遇見大語文:宋代篇作者名: 童鈴本章字數: 2157字更新時間: 2024-12-17 17:17:42
與范仲淹有關的那些人
范家的先賢范滂
范家世代出賢人,最遠可追溯到東漢的范滂(pāng),范家人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風格正是從范滂開始的。
范滂奉命去冀州(今屬河北)調查饑荒情況,剛進入冀州境內,心虛的太守、縣令全都嚇得辭官跑了。
后來,范滂升為東漢名臣陳蕃的下屬,執行下屬參見上司的禮儀拜訪陳蕃,陳蕃卻沒有阻止,他覺得陳蕃未能以禮相待,心懷遺憾,棄官而去。經人點撥,陳蕃向他道歉,范滂又被征召任職。
皇帝讓官員檢舉民情傳言,范滂一口氣舉報了二十多個官員和權貴,他認為自己舉報的都是禍害百姓并且證據確鑿的人。
性格如此剛烈,范滂必然遭人忌恨。后來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誣陷,下令誅殺他,執行的官員不忍心抓捕這么好的人,要拉著他逃走。范滂向母親告別后,主動去投案,死時年僅三十三歲。
范滂是蘇軾的偶像,后面會講到。
繼父朱文翰
朱文翰的結發妻子早逝,經人撮合,他續娶了喪夫的范仲淹母親謝氏。朱文翰淳樸善良,之前有一個兒子,后來又和范母生了兩個兒子,但在他心中,范仲淹和其他孩子并無區別,“既加養育,復勤教導”,對繼子的成長寄予了厚望。
范仲淹一心想要報答朱文翰,但沒等到考中進士,朱文翰就去世了,后人為他立的碑上的碑文為“范文正公繼父之墓”。
主考官寇準
宋朝的皇帝普遍脾氣好,氣量大,把大臣們慣得一個比一個“囂張”。范仲淹中進士這一年的主考官是寇準,一個強勢的男人。
有一次,寇準在朝堂中上奏事宜,因為言辭過于激烈,當時的皇帝宋太宗氣得直跺腳,幾次制止寇準無效,只好離開座位。寇準火冒三丈:我還沒說完呢,想走?門兒都沒有。寇準硬拉住他的衣服,讓他坐下,等事情解決后才告退。
我們學宋朝歷史,有個重要考點叫“澶淵之盟”,之所以能有此局面,多虧了寇準。
1004年,遼國大軍壓境,大宋朝野上下慌成一團,宋真宗嚇壞了,此時有人建議真宗去金陵或成都。寇準不僅不準他逃跑,還請求他親自出征。軟弱的真宗哪拗得過這么彪悍的老臣,只好御駕親征。他抵達前線后,宋軍士氣得到鼓舞,打退了遼國的進攻。最后遼宋兩國簽下“澶淵之盟”,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
兇巴巴的寇準寫詩填詞卻另有一番風味,“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倒是挺婉約的。
搭檔張綸
張綸和范仲淹的合作可以說是珠聯璧合,修捍海堰只是張綸一生諸多功績中的一項,他是個實干家。
在四川任職時,張綸膽識過人,對待窮途末路的流寇,放棄強攻,而采取溫和的招降政策,成功平叛。在辰州(今屬湖南)等地任職時,他修建驛路,贖回被彭氏蠻人劫掠的民眾,并與他們簽立盟約,實現了邊境和平。在江淮管理鹽稅時,他幫助鹽戶們發展生產,改變了鹽業稅收連年虧損的狀況。
張綸是個能力出眾、愛民如子的好官。
太后劉娥
劉娥是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也是訂下“澶淵之盟”的宋真宗趙恒的皇后。
和趙恒相識前,劉娥曾以賣藝為生,后來被人送給當時還是韓王的趙恒。宋太宗得知兩人相戀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堂堂大宋的皇子,身份何等高貴,怎么能和一個跑江湖的混在一起?他下令為兒子賜婚,又把劉娥趕出王府,但趙恒把劉娥藏了起來。
十幾年后,趙恒即位,劉娥才得以進宮。在這十幾年間,憋著一口氣的劉娥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儒家經典無一不精,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逐漸成長為聰明能干、學問廣博的成熟女性。宋真宗去世后,即位的仁宗年紀很小,劉娥臨朝聽政,非常賢明,史書稱其“有呂(后)武(則天)之才,無呂武之惡”。
皇帝宋仁宗
在歷代皇帝中,要論好伺候,宋仁宗絕對能進前三名。
包拯、范仲淹都是直腸子,特別是包拯,常常慷慨陳詞,唾沫星子還經常噴到仁宗臉上,仁宗一邊用袖子擦臉,一邊聽取他的意見。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是兩宋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能穩坐帝位,和他寬仁的性格大有關系。
下屬狄青
狄青是范仲淹在戍守西北時發掘的人才。他本是犯人,臉上被刺了字,在被發配充軍后,他的人生格局突然打開了。他是天生的戰士,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敢冒險,不怕死。當其他士兵被西夏的軍隊嚇得往后退縮時,時任延州指揮史的狄青身先士卒,披頭散發,戴著銅面具,殺氣騰騰地沖在最前面。
范仲淹非常欣賞他,只是覺得沒文化會影響一個人的格局,就送了他一本《左傳》,說:“將領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頂多只是匹夫之勇。”狄青虛心接受范仲淹的意見,潛心苦讀,最后成為一代名將。
支持者晏殊
晏殊曾在宋仁宗面前大力推薦范仲淹,更是“慶歷新政”的支持者。
晏殊比范仲淹小兩歲,但他入仕很早,十五歲即中進士,在宋真宗時期已經入朝為官,并且因為辦事可靠而深得真宗的信任,年紀不大,資歷卻很老。
晏殊善于填詞,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都是出自他筆下的名句。他有個兒子叫晏幾道,也是個大詞人,父子倆合稱“二晏”。
兒子范純仁
范仲淹教育孩子很在行,最有出息的是次子范純仁,兩次官拜宰相,充分繼承了范家家風。范純仁對待工作如夏天般熱情,對待百姓則如春天般溫暖。
范純仁在齊州(今山東濟南)任地方官時,當地時常發生偷竊、搶劫案件。范純仁為政寬仁,抓到犯人后苦口婆心地勸他們好好做人,然后把他們都釋放了。這不是放虎歸山嗎?大家都等著看笑話,誰料一年之后,盜竊案件比往年減少了大半。
這說明兩點:一是范純仁對人性持樂觀態度,相信人性本善;二來范純仁的口才不錯,誰能想到他的“碎碎念”居然能起到改邪歸正的作用?可小范大人確實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