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范仲淹的人生軌跡

989年,范仲淹出生于一個官宦家庭。兩歲時父親突然去世,父親為官清廉,生前沒有積蓄,更無可供變賣的字畫古董,母親只得去給人縫洗衣裳,母子二人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后來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母親帶著范仲淹改嫁給一名叫朱文翰的官員,并將他改名為朱說(yuè)。

范仲淹一直以為自己是朱家的孩子,直到22歲這年他規勸朱家的繼兄節省錢財,繼兄嗤之以鼻:“我花的是朱家的錢,關你何事?”范仲淹自此得知身世,毅然辭別母親,外出求學。

因為不愿花朱家的錢,范仲淹只帶少量的干糧去上學。他把冷卻之后結成塊的粥劃成四塊,每天就著切碎的咸菜早晚各吃兩塊,這就是成語“劃粥斷齏”的由來。

范仲淹年少時就已立下匡時濟世的抱負。他去求簽,先問能不能成為宰相,簽詞顯示不能。接著他又問能否成為良醫,簽詞顯示還是不能。宰相為天下百姓謀福利,良醫治人疾病,從此中國歷史上有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句名言。

1015年,二十七歲的范仲淹考中進士,順利地成為一名官員。雖然官職低微,只有九品,收入也不高,但他仍迫不及待地把母親接到身邊照顧。兩年后,因為政績突出,官職從九品升為七品,他把名字由朱說改成范仲淹。

1021年,范仲淹調任泰州西溪(今江蘇鹽城)管理鹽政。但他不忍心看到百姓受海水侵襲之苦,于是主動擔負起重修捍海堰的任務,甚至把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俸祿貼補了進去。

1028年,范仲淹寫了萬言書《上執政書》給朝廷,奏請改革吏治,裁汰冗員,安撫將帥。朝中一些重臣在宋仁宗面前極力推薦他,仁宗也很欣賞他之前的政績,將他調入京城。

雖然仁宗看重他,但是太后可就未必了。當時掌握朝政的是劉太后,范仲淹認為,太后應該把權力交還給仁宗。1030年,范仲淹自請離京為官,朝廷便讓他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當了一名通判。

1033年,劉太后去世,宋仁宗立刻把范仲淹召回京城,讓他擔任右司諫,工作內容是向朝廷提意見,指出執政不當的地方。這一年七月,天下大旱,范仲淹自請去災區賑災,每到一地就開倉放糧,減免賦稅。他還把災民用來充饑的野草帶回朝廷,展示給大家看,請達官顯貴們自行體會底層百姓過得有多辛苦,以此警示眾人戒除驕奢之風。

李元昊建立西夏國后,屢屢進犯大宋邊境。1040年,范仲淹自請去延州(今陜西延安)前線,整頓軍隊,加強防務,最終使得西夏向大宋稱臣,邊境獲得暫時的安寧。

1043年,戍守邊境有功的范仲淹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他向宋仁宗上奏,提出改革建議,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紛紛表示支持,宋仁宗采納了大多數建議,施行新政。這一改革發生在慶歷年間,所以稱為“慶歷新政”。

1045年,范仲淹等改革核心人物被排斥出朝廷,改革措施被逐漸廢除,新政宣告失敗。

1052年,病中的范仲淹調任到潁州(今屬安徽阜陽),才走到徐州境內,就去世了。宋仁宗親書“褒賢之碑”,賜謚號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拜城县| 佳木斯市| 布尔津县| 扶风县| 信宜市| 额尔古纳市| 隆化县| 始兴县| 高密市| 德昌县| 砀山县| 临澧县| 景洪市| 潜江市| 资中县| 潞西市| 台湾省| 辛集市| 巴彦淖尔市| 崇明县| 辽中县| 门源| 阿勒泰市| 龙井市| 扶余县| 汾西县| 曲阳县| 伊川县| 伊金霍洛旗| 调兵山市| 洪泽县| 隆化县| 得荣县| 兴业县| 莲花县| 东宁县| 且末县| 河池市| 六安市|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