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
八月的天氣忽冷忽熱,貢院文署內(nèi),打噴嚏的聲音此起彼伏。
“楚大人貴體倒無恙。”
玄英抱著信鴿走到暖閣前,一本正經(jīng)地搭話:“那是因為咱們閣老沒人想。一大幫人鎖在這兒半個月,誰家的夫人孩子不想早日和他們團(tuán)聚啊。”
“玄英,什么信?”冷冰冰的聲音從屋里傳來。
他在簾外拆開草草看了,眼睛忽地瞪大:“大人,老爺夫人和小姐——”
楚青崖本就被屋中一幫老臣嘰嘰呱呱的談?wù)撆脽┰辏宦犛质羌視崎_簾子低聲道:“就這半個月工夫,什么事值得三天兩頭說?定是長姐有孕,要我錄榜后去探望。再收到信都留著,這是官署,不是我楚家的花園。”
“大人且容我說完!”
“是家務(wù)就退下,是公務(wù)再來稟。”
玄英只得摸摸鼻子:“小人告退。”
走時搖了搖頭。
楚青崖不覺得抽屜里一沓子家書有看的必要,人上了年紀(jì),話就奇多,連一日三餐都要分三句描繪。與之相比,他寧愿讀閱卷官們選出的甲等試卷,有幾篇確實文采斐然,立意新穎。
回到書房,一張紫檀大桌上分門別類堆滿了卷子。這些試卷經(jīng)過收掌、彌封、謄錄、對讀,最終送到考官案頭,此時兩位主考、四位同考正吭哧吭哧地翻閱,拿朱筆批注,忽有一人拊掌怒道:
“真是狡辯,等拆了封條,老夫定要把這小子找出來,好好教訓(xùn)他一頓!”
閱卷官都是斯文人,極少辱罵學(xué)生,還是頭一回出此惡言。這動靜引得其他人圍上來,將那篇策問從頭看到尾,又一個老翰林拈須道:
“有理有據(jù),寫法獨樹一幟。”
俄頃,六個考官便分成兩派吵作一團(tuán)。爭辯半天無果,轉(zhuǎn)頭見楚青崖一人坐在梨花椅上閑閑地品茶,烏發(fā)玉冠清靜自若,最年長的考官便有些不悅,喚他:
“小閣老,你來看看這篇策問,年輕人的思路興許和我們這些老家伙不同。”
楚青崖聽了這稱呼,眉眼一跳,放下茶杯。身為總提調(diào),他本就有督查考試各個關(guān)節(jié)之責(zé),只得起身往桌前站了,立刻有人給他讓座。
他刑獄出身,素有酷吏之名,可往窗前振袍一坐,便如文曲星君投了凡胎,通身都是讀書人的清貴氣象。這時眾人才想起來,面前這位不僅是先帝欽點的閣臣,還是當(dāng)年那個十五歲便中解元的天縱奇才。
弘德元年的春闈殿試,若不是有人作弊,他取了三鼎甲也未可知。但誰又能說,狀元郎的官途比他順暢呢?十年歲月彈指過,昔年名動京城的少年已成朝廷重臣,光陰沒有磨礪掉他與生俱來的鋒芒,卻將金水煉成鋼,美玉鑄成劍,鋼鋒所指,一往無前。
楚青崖拿過那張試卷,不動聲色地通篇瀏覽,十五張紙寫到最后一格。
策問有兩道題,一道是“燭之武退秦師”,問秦師該如何取鄭;一道是“鄭伯克段于鄢”,問如何從本源規(guī)正人倫,閱卷官們的分歧在于第二道。
“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出自《左傳》,說的是春秋時期,鄭國夫人武姜厭惡難產(chǎn)所生的鄭莊公,卻偏愛順產(chǎn)的公子段。鄭莊公登基后,捧殺謀逆的弟弟,讓他自取滅亡,并軟禁母親,后來又和母親重歸于好。
針對這題,考生第一要罵鄭莊公不兄不孝,第二要罵武姜沒當(dāng)好母親,第三要罵公子段謀逆。根據(jù)這三點,反推教化之策,便水到渠成。
但這個考生是怎么寫的?
楚青崖頗有興致地讀了第二遍。
答卷人說,鄭莊公一肚子壞水,是他父親鄭武公沒教好,兒子登基都十三歲了,難道沒有教過他要以慈愛之心對弟弟?即便捍衛(wèi)君權(quán),也要光明磊落,不玩陰謀詭計。武姜夫人偏心幼子,是因為難產(chǎn),女人生子如過鬼門關(guān),看到鄭莊公就會想起生產(chǎn)的劇痛,情有可原。公子段敢謀逆,是因為鄭莊公和母親一直放任,從未正式告誡過他要正直,他雖然不臣,卻是母親和哥哥之間斗爭的犧牲品。
是以要規(guī)正人倫,避免骨肉相殘,與其責(zé)備武姜偏心,不若倡導(dǎo)父母共同教育子女禮樂之道。鄭武公和兒子應(yīng)給予武姜情感上的彌補(bǔ),遏止她因痛苦而產(chǎn)生的私心,并教導(dǎo)公子段體諒哥哥和母親的難處,不做挑撥離間之人。倘若鄭莊公的陰鷙狠厲、公子段的驕縱跋扈是上天注定的,難以教化,那么鄭國就應(yīng)該極力推崇孝悌之風(fēng),做覆舟之水,讓輿論來規(guī)束王室的行為。
楚青崖看畢,疊了卷子放到一旁:“行文老練,只是以‘覆舟之水’相比,太險。”
在場的都是老狐貍,已看出他對這份答卷甚是滿意,只挑了個無關(guān)主旨的錯處指出來,商量一陣,便寫了批語,判了個“乙等”。
“還有什么難判的卷子嗎?”楚青崖問。
“這是最后一份。”
他微微一怔。
從收卷到謄錄,都是按順序放好的,通常最先交卷的放在最底下,最后才批閱,這份右上角由謄錄所標(biāo)著“一”。
“卷子都批完了?”
“三場都校閱完畢,只是名次未定。”
“陛下有旨,錄榜后將本次鄉(xiāng)試所有甲等前十名的抄本送往京城,得御筆批準(zhǔn)后再放榜。考生只要有一項在甲十之內(nèi),其他兩場卷子也要一起送,這幾天就勞煩諸位斟酌名次了。”
楚青崖說完,走到一、二場卷子邊,從最上面抽了幾份,挑出兩份“甲等”放在面前,一份是《四書》和《春秋》的經(jīng)義題,一份是論國語、擬詔和判詞的實用題。
他將這兩份卷子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又命人找出考生原卷,盯著用極標(biāo)致的館閣體寫出的五條判詞,手掌在桌上輕輕拍著。
過了良久,眾人只聽見一聲慨嘆:“漂亮!”
伯樂遇千里馬,不過如此了。
剩下的日子過得和翻書一樣快,楚青崖住在貢院中,照常監(jiān)督閱卷排名,并給小皇帝寫了封信,叫他認(rèn)真看鄉(xiāng)試的答卷,挑份喜歡的,也寫篇論述做功課。同時上了封奏折,由官道送往京城,簡述了田安國槍替之事,因其才能出眾未撤答卷,但放榜時萬不可有此人之名。
九月初一,貢院終于敞開大門。
被鎖了十五天的官員們從院中呼啦啦涌出,如得了水的魚兒,自由自在地奔向馬車。楚青崖甫一出門,便被十幾個面生的家丁攔住了,人人眉飛色舞,嘴里道著恭喜,把他往一輛大車上引。
這輦車用六匹馬拉,紅簾青蓋,頂盤金烏,車身漆著鸞鳳紋和百蝶穿花,纏著朱紅色絲緞,整條街都找不出比這更為華麗的。他雖官居刑部尚書,蒙恩入閣加封一品,但無緣無故坐這種車,簡直太囂張,若是放在京城,還沒等車走回府,御史參他的折子就送到皇帝案頭了。
百姓們被這鋪張的排場吸引過來,伸頭探腦地往這兒看,楚青崖在攢動的人頭中發(fā)現(xiàn)一張熟面孔,穿一身錦服,也朝他拱手見禮,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策馬過來。
“姐夫,這是怎么回事?”楚青崖警覺起來。
盧翊看自己這小舅子不上道,拍拍他的肩,親切地喚他的表字:“明淵,快上車跟我回府,別誤了吉時!”
楚青崖后退一步,面色難看:“什么吉時?”
盧翊詫異道:“岳父大人不都寫信跟你說了,今日成婚啊!你要是不滿意那姑娘,就告訴他們,你十幾日一聲不吭,我們幾個就把這事兒給辦了。現(xiàn)在可好,呈禮部的婚書都送出去了,真沒法退了。”
他把楚青崖往車?yán)锶瑏G給他一套吉服:“明淵啊,在京城成婚比在永州成婚可麻煩多了,人情往來稍有不慎就栽跟頭,你在永州,就算明天睡到日上三竿不領(lǐng)夫人敬茶,也沒人管你。”
楚青崖抓著車門,厲聲喝道:“玄英!”
侍衛(wèi)委屈:“大人,您說過家務(wù)事不稟。再說人家姑娘可好了,一表人才滿腹詩書,有個跟您一樣的象牙球,老爺夫人一見就喜歡得跟親生閨女似的。還是指腹為婚,您可千萬別有違孝道,被御史知道了,又要參您一本。”
指腹為婚?
他低頭看向腰上懸的牙雕套球,當(dāng)年養(yǎng)父母撿到他時,他身上就帶著這個,好像是有什么指腹為婚的說法,可長大再沒提過了。
誰知道跟他一樣被指婚的那個人是男是女,是死是活?
家里沒提過,但會用這個借口拒婚,因本朝重孝道,父母遺命不可違,所以他為官十年,卻能孑然一身,什么高門貴胄的媒人都能拒。
不料這借口有朝一日成真了!
許是他臉色太差,盧翊狐疑道:“明淵,敢情家書你是一封都沒看啊?也罷,我?guī)湍悴m著岳父大人。你老實說,是不是有心上人,所以二十五了還不娶親?要是有,趕緊跟人家賠罪,把呈禮部的文書追回來,現(xiàn)在還來得及。”
楚青崖一聽來得及,剛欲脫口編一個,侍衛(wèi)就道:“盧少爺,我們大人不是那樣的負(fù)心漢,他真沒有,他要有早娶回來生孩子了。”
然后腦袋一縮,騎著馬繞到車后去了。
盧翊放下心,眉開眼笑:“這就好,岳母大人吩咐我,綁也要把你綁回來。”
楚青崖還想拖延,急急道:“這不合規(guī)矩,短短十幾日,不是唐突女家嗎?需得從長計議。”
“六禮就差你親迎了,快,把衣服換上,去接新婦!”
這樁婚事突如其來,盧翊怕他不相信,邊走邊跟他說近日府中操辦的情形。
與別家不同,新婦的母親燕夫人是柳夫人的舊友,因丈夫早逝,她又病入膏肓,擔(dān)心女兒今后的生活,八月十六便攜禮和女兒來楚府提親。兩位夫人一見面,便抱頭痛哭,談起在京城白云居的種種舊事,不勝唏噓,再看江家姑娘,真?zhèn)€是水靈靈的美人、乖順順的性子,一篇詩賦就討得了楚少棠歡心。次日楚少棠備了禮,差人送去江家小院為兒子求親,又請先生算了兩個小輩八字,得了個大吉后,便陸續(xù)幾天抬聘禮去江家,擇定了婚期。新婦嫁妝不多,前一天不消幾個時辰就抬完了,正坐在家里等新郎去迎,這輩子便是他楚家的人了。
……誰想娶她?!
楚青崖聽著,卻覺得自己才是戲文里被綁上花轎的新婦,兩眼一抹黑,迷迷瞪瞪過了幾座橋,便到了江家別院。旁人催他下車把嬌滴滴的美人帶出來,前邊有個稚嫩的童聲在喊“姐夫來了”,他半推半就進(jìn)了院,望著碧瑩瑩的菜畦花圃,靴子也不知要往哪里踏。
盧翊在暖閣外將他朱紅的吉服整了整,便用力把他往里一搡,高呼:“新郎到了!”
他舉止豪放,楚青崖正審視著這座未經(jīng)修繕的小屋,冷不防被他一推,踉蹌扶著花鳥屏風(fēng)站住了。屏風(fēng)那頭的人正坐在床上,見有個影兒撲了過來,忙把紅蓋頭往發(fā)髻上一罩,繡鞋緊抵著床腳,十根蔥白的手指絞握在一處。
饒是這番動作迅速,卻仍叫楚青崖窺見一角真容。電光石火間,那雙靈秀眉眼就隱在了紅緞子后,可剛才那一霎的秋水盈盈、春山拖翠,如湖中的月影,淡淡清輝消散了,波光還在人心尖漾了幾漾。
他不由怔了一瞬。
……她好像,生得還怪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