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產力:如何看?怎么辦?
- 蔣永穆 馬文武 馮奕佳等編著
- 2134字
- 2024-12-25 17:26:52
1.1.1 進入農業文明:從漁獵采集到石器時代
(1)漁獵采集時代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主要依靠狩獵和采集來獲取食物和其他生活所需物品,所以將這個階段稱為漁獵采集時代。這個階段的人類以狩獵和采集為生,沒有復雜的文化和社會結構。人類逐漸學會了種植農作物和馴養動物,開始出現定居點和村落。在這個階段,人類逐漸發展出簡單語言和文化。這個時期的人使用的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工具,如木棒、骨頭、石頭等天然材料制作的工具。這些工具非常粗糙,主要用于敲擊、挖掘、切割等簡單勞動。
漁獵采集時代的生產方式主要是集體協作狩獵和采集。人們通常會組成小型群體,共同狩獵和采集食物。狩獵的主要方式是使用木棒、弓箭等工具追逐和獵殺動物,采集則主要是摘取植物果實和挖掘植物根莖等。
文明發展方面,漁獵采集社會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社會分工和階層分化。人們共同勞動,共享食物和其他資源,沒有明顯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個時代的社會組織非常簡單,通常是基于血緣關系的家族或部落的形式。
總的來說,漁獵采集時代生產力水平低,對環境的依賴程度較高,生產方式主要是集體協作漁獵和采集。文明發展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沒有明顯的社會分工和階層分化。這個時代為人類適應環境、積累經驗和提升技能奠定了基礎,為后續的石器時代和農業文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石器時代
石器是原始社會重要的發明。古人類在適應自然并與自然界斗爭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石頭”的用途,石器是指用巖石作為原材料制成的器物,是人類發展初期階段的主要勞作工具。石器時代大約始于距今二三百萬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年左右。人類在從早期猿人向“新人”演進的漫長過程中,在體質上與意識上逐漸與動物區別開來,開始了人類最初文明的創造過程。在這一過程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初始形態——“石器文明”,其所留下的諸多生產工具、武器與器皿的雕刻、圖畫、裝飾品雖然原始粗糙,但卻樸素直觀地“記錄”了人類最初的物質和精神生產實踐活動,朦朧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產樣式、生活方式與心態、思維,也從側面體現了他們的價值觀念與審美情趣。
石器產生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技能促進了生產工具的改進,隨著石材加工技術的逐漸成熟,人類可以制作出更為鋒利、耐用的工具,如刮削器、砍砸器等,這些工具在狩獵、采集、加工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由于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和利用能力的提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逐漸掌握了更多關于動物行為、植物生長規律等的知識,狩獵和采集更為高效,此時就需要更高效的生產工具推動新的生產力發展。
石器時代初期,人們使用簡單的石器進行狩獵和采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定居的出現,人們需要更高效的工具來提高生產力,于是出現了更精細、更專業的石器。人們對石頭和木頭的加工技術不斷提高,開始制造出更為精細和實用的工具。這些工具不僅提高了狩獵和采集的效率,還為農業、建筑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隨著對自然環境認識的加深,人們開始利用更多的自然資源。例如,人們學會了使用火來烹飪食物,這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此外,人類在石器時代也開始進行初步的農作物種植和家畜飼養,這些新的生產方式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們還學會了利用動物皮毛制作衣物,提高了保暖性等。在石器時代,人們開始形成較為穩定的社會群體。這些群體之間相互協作,共同狩獵、采集和分享資源。這種社會協作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促進了知識和技術的交流與傳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積累和傳承各種經驗和技能。這些經驗和技能逐漸形成一套相對固定的文化傳統,為后來的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
石器的種類和用途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展越來越豐富,具備砍伐、切割、雕刻、研磨等多種功能。同時,石器制造技術的提高也促進了石器的普及和專業化。這些新的石器提高了狩獵和采集的效率,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隨著石器的發展,人們開始拓展狩獵和采集的范圍,從簡單的動植物資源擴展到更復雜的資源領域,如礦產和木材。這些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隨著石器的普及,勞動者需要掌握更復雜的石器制造技術和狩獵技巧,同時也需要具備更強的協作和組織能力。
石器的普及和專業化推動了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形成了初步的定居社會和分工。這些技術的進步為國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繁榮及宗教、政治制度的形成。
雖然新的生產力的產生為石器時代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顯著的進步,但隨著生產需求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簡單的石器已經無法滿足更復雜的生產需求。石器的制作技術雖然在不斷進步,但受限于材料本身,其性能和效率的提升空間極其有限。石器時代的生產活動主要依賴于自然環境,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較高,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如氣候變遷、資源匱乏等,生產力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石器時代的生產活動主要依靠個體或小群體的努力,缺乏有效的協作和組織。這種生產方式在面對大規模、復雜的社會需求時顯得力不從心,無法滿足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石器時代的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但當其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材料、環境、組織等方面的限制,無法進一步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這為下一次生產力的飛躍——青銅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