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2 生產力本身處于不斷新質化的運動當中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而生產力本身處于不斷新質化的運動之中。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運動是一切物質借以存在的形式,而物質的運動遵從“量轉化為質和質轉化為量的規律”(10),生產力的運動亦是如此。生產力的量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這種微不可察卻又從未間斷的量的增加為生產力的質變積蓄著能量,當這種能量增大到足以動搖生產力質的根基的程度,生產力就抵達質變的關節點。生產力越過這一關節點后,“量轉化為質”(11),從量變到質變得以完成。與此同時,新的量變又在新的生產力規定下展開了,最終引發生產力新一輪質變的到來,致使生產力呈現出不斷新質化發展的特點。這種不斷新質化是生產力自身的運動,生產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從外部作用于生產力,只能加快或者減慢生產力新質化的進程,而從根本上支撐生產力不斷新質化的動力必須從生產力內部去尋找。這種內在的動力,一方面來自生產力構成的要素,另一方面來自生產力發展的產物。

根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觀點,生產力是勞動者以具體勞動作用于生產資料來創造使用價值的物質力量。其中,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后來被斯大林確定為生產力的三要素,這三大要素從內部給了生產力一個不斷新質化的推力。首先,勞動者作為生產力中具有能動性的要素,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而發展生產力,當生產力發展到可以維持基本生計的水平以后,勞動者就會出現更高層次的物質需要,來推動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其次,勞動對象包括天然存在的物質資料和經過勞動過濾的原料,這些東西都是直接或間接從自然界獲取的產物,當然離不開自然的作用力,所以生生不息的自然力也賦予生產力一個內在的驅動力。最后,勞動資料也被稱為生產工具,作為生產力新質化的指示器,生產工具一直處在不斷的改進當中,每一次重大改進都促進生產力實現規模化增進,而促使生產工具不斷改進的動力來自生產力的另一大關鍵要素——科學。

馬克思曾明確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物化凝結,可以通過改進生產技術和改良生產工具來提高生產效率,充當著社會生產力的增量器,在后來的社會主義實踐中,科學增量器的作用得到充分凸顯。特別是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中國的落地開花,科學對生產力發展的推力越來越明顯,中國共產黨人將科學與生產力的關系提到新的高度,明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2),是生產力不斷新質化的第一動力。無獨有偶,西方經濟學也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比如熊彼特的創新生產力理論,就將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歸結為創新,其中科學技術創新是重中之重,對社會變革起巨大的推動作用。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理論,認為科技成果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和基礎,直言“現代增長源于新技術在有效的基礎上的不斷擴散”(13)。貝爾、盧卡斯、羅默等的知識生產力論,更是將科學技術擺在了生產力進步的中心位置,認為知識經濟引起了生產力新質的變化,使生產力結構正在由“‘物質要素主導型’轉向‘智力要素主導型’”(14)。庫茲涅茨的經濟增長理論同樣認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知識存量的增長,科學技術對生產力具有巨大的驅動作用。(15)

除了生產力的構成要素會賦予生產力一個內在推力,協作、分工、開放等生產力發展的直接產物也會從內部推動生產力進一步新質化。協作既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也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人類的任何生產活動都離不開協作,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協作始終同生產力的進步相伴相生,成為促進生產力新質化的重要手段。而分工作為生產力新質化運動的另一重要推手,很早就得到經濟學家們的關注。最早使用“經濟”一詞的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就發現分工可以增加社會財富;“政治經濟學之父”威廉·配第則直接指出分工和科學都對社會財富的增進起正向作用;到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亞當·斯密時,研究國民財富增進的視角已經轉為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建立起了以分工為起點的一整套研究如何提高生產力的完整理論。分工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的產物,它的出現使得協作從簡單協作發展到了復雜協作,使每一個生產個體都更加緊密地成為生產集體的部分,加快了社會生產力新質化的腳步。開放則是生產力發展到出現剩余產品后的產物,是經濟體生產力外溢的必然選擇,伴隨著市場的拓展而不斷將世界兜入經濟的羅網,推動著生產力新質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拓展延伸。早在17世紀,重商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托馬斯·孟就著述了《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羅列了大量論據來支持對外開放可以促進國家財富積累的觀點。隨著世界市場的持續擴展,全球經濟越來越緊密地鏈合在一起,開放對生產力發展的推進作用不斷增強,正驅動著生產力最新一輪的新質化運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张家口市| 榕江县| 南京市| 响水县| 平遥县| 印江| 仁怀市| 原阳县| 沭阳县| 呼和浩特市| 黔西| 云梦县| 合作市| 蓬溪县| 巴彦淖尔市| 弥勒县| 平潭县| 延吉市| 鹤庆县| 阿拉善左旗| 尼勒克县| 南雄市| 宜川县| 崇明县| 麻城市| 高陵县| 松江区| 滦平县| 铜陵市| 郴州市| 彭水| 南开区| 松原市| 余江县| 玛多县| 乌苏市| 汪清县| 沙田区| 拉萨市|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