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北方城市清潔取暖政策設計與管理實踐:基于社會成本理論的視角作者名: 國瀟丹 肖伯文本章字數: 719字更新時間: 2024-12-25 17:12:52
1.1.4 供熱市場高度壟斷,成本信息不透明
我國的集中供熱市場雖然推行的是特許經營制度,但實際參與集中供熱的企業依舊幾乎全部是地方集中供熱管理部門出資成立的壟斷企業。供熱特許經營制度的形同虛設,讓供熱質量和市場效率難以保證。地方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同時扮演著組織者、裁判員和運動員的三重角色。在集中供熱這一公共物品行業存在著政企不分、服務質量差、企業內在改進動力不足,城市集中供熱管理低效、權責不清等一系列問題,阻礙著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城市集中供熱管理體系中,并沒有建立相對獨立的公共決策機構和相應的決策機制,決策與具體行政事務處理職能存在明顯混淆。在供熱企業成本與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同時作為城市供熱工程建設資金征收標準的制定者及資金的征收者、使用者和供熱企業經營的獲利者,很難保證資金使用的公平性。
由壟斷供熱企業造成的配置效率低下還體現在企業的縱向一體化壟斷。特許經營供熱企業同時承擔熱源生產、熱力輸配和末端銷售環節的全部建設與生產活動。在熱源生產環節,供熱企業對熱源企業而言是單一的買家,而對于熱用戶而言是單一的賣家。縱向一體化壟斷供熱企業作為熱源市場的單一買家,一定會優先購買自身生產的熱源,而不會考慮熱源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及經濟成本。供熱企業也將利用自身對成本信息的高度控制能力,夸大生產成本,依據“成本加成比例的準許收益”原則抬高熱價,獲取超額利潤。此時,壟斷供熱企業更傾向于夸大成本,而不是選擇購買成本更低、更加清潔的工業余熱和熱電聯產資源。在售熱環節,熱用戶雖然擁有購買低價、低排放的工業余熱和熱電聯產熱源的強烈愿望,卻由于市場尚未放開,而無法實現購買目標。成本信息的不透明隱蔽了問題,不利于成本核算和熱價扭曲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