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短期債務主導的成因、后果及優化對策
- 王東靜
- 641字
- 2024-12-25 17:33:32
1.1.2 研究意義
在學術界和實務界呼吁大力發展企業債的今天,本書的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它不僅可以為企業經營者進行債務融資決策提供較好的理論依據,為外部的融資者或投資者提供合理判斷企業償付能力和投資價值的參考標準,還可以為監管者監控由企業償付危機帶來的金融風險提供參考依據。
具體地講:一是本書的研究有助于公司深入了解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及其與公司價值的關系,使其避免因債務期限決策的錯誤而造成好項目無效率清算或陷入財務危機,節約其債務融資成本,為其做出正確的融資決策提供依據。二是本書的研究還有助于金融機構或投資者更深入地了解公司債務融資的決策行為,促進其提高監督和鑒別借款申請者的效率,為其選擇貸款或投資對象及進行合理債務定價提供決策依據。三是本書的研究還有助于監管部門了解公司債務期限選擇背后的宏觀制度原因,對其出臺金融改革措施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此外,本書的研究還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一是拓展了現有文獻對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成因研究的視角,從公司自身特點、行業條件、宏觀制度環境三個遞進層面對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檢驗,提出了目前我國公司短期債務主導型債務期限結構是公司和債權人博弈的結果,是對目前我國利率未市場化、債券市場不發達、破產機制不完善等宏觀環境反映的結論。二是構建債務期限結構與違約風險、投資效率關系的理論模型,提出了公司短期債務比例與違約風險、投資非效率程度呈類“U”形關系及債務期限結構與投資效率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項目風險水平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