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處置效應研究背景

自Shefrin和Statman(1985)發表開創性論文提出處置效應概念以來,學術界已廣泛接受這種認知偏差。很多投資者把金融心理學研究成果應用于金融市場,這些投資者也深刻地意識到這種認知偏差的存在,雖然他們沒給它命名為處置效應。Shefrin和Statman(1985)注意到,投資者在處置股票等金融資產時,傾向于“售盈持虧”,即他們傾向于過早出售盈利的投資,過長時間持有虧損的投資。

自從Shefrin和Statman的論文發表以來,這一現象在應用研究中得到了廣泛而有力的證實,Barberis和Xiong(2009)指出這是“個人投資者交易行為最有力的事實之一”。金融心理學已經證實,處置效應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資者身上,也發生在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中。有些金融市場上的認知偏差是把“雙刃劍”,不一定都產生負面反饋,如過度自信認知偏差可以增強股市的活躍程度,對保持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有益處。不幸的是,處置效應通常不會給投資者帶來任何益處,反而會消耗他們的財富。處置效應從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投資者在一項投資上發生了虧損,通常意味著投資標的不是一項好資產,應該及時賣出,但投資者的行為恰好相反。金融心理學家Odean(1998)分析了美國一家大型券商1萬名投資者的真實交易資料,測算了投資者們實現浮盈的比例和實現浮虧的比例,通過大樣本的統計數據發現,投資者更傾向于賣出盈利的股票,而不愿意賣出虧損的股票,投資者不愿意以低于購買價格出售資產,傾向于“售盈持虧”。Odean的研究還發現,若繼續持有盈利股票,將來盈利幅度更大;若繼續持有虧損股票,將來虧損幅度也更大。換言之,投資者應該賣出虧損的股票并持有盈利的股票。

雖然處置效應為廣泛承認的認知偏差,但過往研究中存在兩項嚴重的缺陷:對處置效應的解釋多達十幾種而無法統一,未考慮投資者交易邏輯而草率把“持虧”當作處置效應認知偏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馆陶县| 扎兰屯市| 军事| 吉隆县| 博爱县| 五原县| 桑日县| 无棣县| 平利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泸西县| 兰考县| 万年县| 娄烦县| 盐边县| 武安市| 财经| 谢通门县| 双城市| 穆棱市| 赫章县| 大渡口区| 阿拉尔市| 永宁县| 略阳县| 西昌市| 郧西县| 旅游| 龙井市| 拜泉县| 和硕县| 固原市| 漳浦县| 江都市| 西乌| 大埔县| 宣化县| 凤翔县| 黑龙江省| 花莲市|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