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中國家技術趕超的困境:技術轉型中的“模仿陷阱”
- 任秀峰
- 590字
- 2024-12-25 17:42:31
二、實證研究部分
第三章根據跨國數據對國家間技術收斂情況進行檢驗。檢驗時,樣本國家被分為發展中國家與OECD國家兩組。第一步對技術水平的絕對收斂進行檢驗。結果表明,OECD國家的技術水平絕對收斂,發展中國家與總體樣本國家均不絕對收斂。再對國家間技術水平進行條件收斂檢驗,按照條件收斂的檢驗方法,將那些對技術進步產生影響的要素引入條件收斂模型進行檢驗,檢驗結果顯示:總體樣本國家存在條件收斂。能夠影響技術收斂的要素必然會對技術趕超產生影響,也必然會對技術趕超過程中由模仿向創新的轉型產生影響。所以,本章對這些要素展開了較為詳細的分析,以便讀者了解這些要素對技術進步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在模仿主導國家和創新主導國家中表現出的差異。
第四章通過建立動態面板模型,實證分析了影響收斂的因素對技術趕超國家和技術發達國家的技術進步所起到的作用。在實證分析過程中,對樣本國家進行分組估計研究,分析比較了這些影響因素在OECD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技術進步所發揮的作用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說明了以模仿為主導的發展中國家和以創新為主導的OECD國家在推動技術進步時對要素的需求存在差異。為了進一步分析這種差異性,本章通過面板門檻回歸對要素影響技術水平的結構性特點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轉型要素對技術進步產生影響時存在著相應的門檻效應。如果它們自身的發展程度和豐富程度產生變化,那么,它們對技術水平的影響將會出現顯著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