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本書是一本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效果評價的研究專著。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是應對能源危機,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更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國在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自2000年我國將發展電動汽車列為“863”重大專項之一以來,國家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政策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提升。然而,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仍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政策效果評價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效果評價研究中不僅要關注政策本身產生的影響,還要重視政策內部特征所起的作用。在政策評價角度方面,不僅要根據經濟數據來評價政策效果,還要從公眾的態度中了解政策實施效果。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本身及其特征對產業績效的影響,從不同角度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行效果評價,不僅有助于科學評價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實施效果,而且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針對當前該領域研究存在的不足,為系統全面地評價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效果,本書基于多源數據,綜合利用仿真模擬數據、政策文本數據、經濟數據和網絡信息數據,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開展了三個方面的研究,即政策效果評價基礎的研究、產業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績效的影響效果評價以及基于公眾感知的產業政策效果評價,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提出并確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效果評價基礎,包括產業政策特征量化以及產業政策作用機理分析。一方面,基于文本挖掘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量化的基礎上,提出政策特征量化的指標和方法;另一方面,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理論,從產業鏈視角,闡述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作用環境、政策主體、政策作用路徑以及主體行為規則,在此基礎上提出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作用機理概念模型,并運用多主體仿真模型,探究不同類型政策工具對產業績效的作用特征和影響規律。仿真模擬的結果表明,不同政策工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績效的作用效果具有明顯的時序變化特征,對產業績效的影響程度以及對產業不同主體的績效作用強度存在差異性,且對產業績效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傳導效果。

其次,在闡述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特征及政策作用機理之后,運用非平衡面板數據模型和VAR模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效果進行評價,即不同產業政策特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中、下游產業績效的影響評價。研究證實了產業政策特征能夠影響產業績效的效果,且對產業不同主體績效的影響具有差異性。產業政策綜合性對上、中、下游產業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且與中游和下游產業績效之間存在倒U型的關系;產業政策多樣性對上、中、下游產業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且與上游和中游產業績效之間存在倒U型的關系;產業政策的協同性對產業鏈上、中、下游產業績效呈現顯著的差異性;產業政策的綜合性、多樣性以及協同性對產業鏈上、中、下游產業績效存在動態滯后影響。

最后,從公眾感知視角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效果進行評價。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取決于技術創新與產業主體的積極性,取決于政策的支持與引導,也取決于消費者的積極參與,因此研究公眾感知下的“效果評價”是十分必要的。依據公眾參與理論和數據科學理論,構建基于網絡信息挖掘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公眾感知研究框架。根據研究框架,運用文本挖掘和情感分析方法,識別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關注焦點及情感傾向,把握公眾對產業政策的反應,進而發現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根據研究結論,本書從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工具、提升政策對產業績效的積極影響以及提高公眾對政策的支持和認可等方面,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對策建議。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編號:72304086)、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32400411130)、中國博士后面上項目(編號:2021M701060)、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編號:17AGL009)和河南大學博士后科研啟動項目的支持。在本書出版之際,特別感謝河南大學商學院領導對學術著作出版的鼎力支持。感謝北京工業大學黃魯成教授研究團隊在撰寫本書過程中給予的指導與幫助。感謝中國經濟出版社陳瑞編輯為本書順利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惠州市| 江西省| 蓬溪县| 旌德县| 洛南县| 南乐县| 波密县| 密山市| 和龙市| 天水市| 锦州市| 丹江口市| 广西| 河津市| 龙口市| 喜德县| 凤台县| 景德镇市| 孝感市| 宜阳县| 宜城市| 浦县| 安塞县| 稷山县| 阿克陶县| 准格尔旗| 航空| 甘洛县| 肥城市| 高阳县| 修文县| 昭觉县| 息烽县| 江山市| 开原市| 静宁县| 交口县| 南阳市| 凤冈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