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明的誕生:中國發展道路和中國共產黨
- 宣興章
- 1269字
- 2024-12-24 18:23:21
序言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高度重視自己的歷史,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優良傳統。
中國的發展道路,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創的一條獨特的道路,是篳路藍縷、奮起直追、讓中華文明從低谷走向高峰的偉大進程。
一百多年來,我們黨歷經艱難險阻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道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一整套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論斷,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大推進了一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重要命題,值得下大力氣深入思考。
本書從全球視角對中國發展道路進行了歷史考察。作者梳理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出現以及在中國的發展,分析了中國共產黨建立發展的歷史邏輯——在全球殖民結構下,中國需要廣泛動員內部力量、團結凝聚全民意志才能消滅殖民者對中國的剝削和壓迫,才能獲得發展的基本條件。一百多年來,黨領導人民走過了政黨締造國家、計劃推動發展、國家孵化市場、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開始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
作者對這個過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命題進行了探究。例如,中國的現代國家建立問題,這涉及如何看待黨創建的現代國家制度;計劃與市場的歷史淵源以及關系問題,這涉及如何歷史辯證地看待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及其成果;農村改革以及城市改革的關系問題,這涉及如何理解當時的改革路徑、方法及經驗;高質量發展的平衡與均衡問題,這涉及如何領悟新時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這些問題,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有史實,也有史見,對我們加深認識是有益的。
作者對中國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歷史經驗進行了初步探索。書中提出,中國道路破解了一系列困擾人類的發展悖論。一是破解了社會主義國家的道義要求與原始積累之間的矛盾,形成了自我積累的現代化道路。二是既不依附又不脫鉤,保持了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三是長時間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保持了社會穩定。四是人民共同建設也共享成果。五是破解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兩難”。六是不稱霸擴張,堅持和平發展。
作者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結晶——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涵、意義及前途等進行了研究,提出當前全球問題與中國創造的新文明正在歷史性相遇,在這種大勢之下,將會重新塑造人的主體性,出現人與自然重新和解、人與人重新和解的新方式,形成一個共建、共有、共享的世界。這些對于中國發展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總結和分析,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經驗、中國案例中所蘊含的普遍價值,產生有益的指向。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為理論創新和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和思考的源泉。以中國立場看問題會產生新的學術視角,平視世界會產生新的理論覺醒。著眼于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立足中國價值、中國實踐進行學理探索,可以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概念、范疇和表述,從這個意義上說,作者的努力是非常有價值的,這也是本書最值得稱道之處。
中共中央黨校原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