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本王當親往請他出仕
- 魏忠賢個老登,咋混成了太祖義兄
- 不屈的草根
- 2035字
- 2024-12-21 07:02:00
“誰?他叫什么?”
魏忠賢一下就站了起來,著實把徐光啟和孫元化都嚇了一大跳。
他身后跟著的侍衛們更是下意識的握緊了刀把,還以為廠公遇到了大仇人呢。
魏忠賢絲毫沒有考慮到其它人的想法,
因為“初陽”這個字號,他是真不清楚,但孫元化是誰,他作為穿越者,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在原來的歷史上,孫元化會到山東任職,然后孔有德等人犯上作亂,他被牽連而死。
說起來這朝廷也真是操蛋,對付叛軍沒什么鳥本事,殺自己的棟梁之才卻不眨眼。
要知道,孫元化可是明末研究火器的大行家,把他干掉了,明朝的火器技術就越來越糟糕,最后被后金都碾壓了。
如今天佑大明,想不到他居然在這里被自己碰到,那自己絕不會讓他離開了。
“哦,兩位不必緊張,本王久聞初陽大名,只恨無緣相見。”
“王爺認識卑職?”
孫元化也有點懵,自己當年還因為閹黨的迫害而被罷官,后來才沉下心來跟隨徐光啟搞研究,這次正好跟著來到了京城,所以對于魏忠賢,他是有些后怕的。
即便是在寧遠大戰中,自己協助袁崇煥出了力,但最終因為無錢賄賂上官,最后也就定了個小功。
“認識,本王早就知道徐大人手上有一位高徒,可惜從未見過,今日一見,果然見面更勝聞名。”
魏忠賢深知此人對自己說不定還有些怨氣,因此言語之間也是盡量客氣一些,畢竟需要他為自己賣命,總要給點甜頭。
“哈哈,初陽在火器上研究很深啊,說起這方面,他可能比下官更加合適。”
魏忠賢聽后深以為然,徐光啟可能是數理學家,但孫元化則是個武器專家。
“徐大人,可否屏退左右?”
徐光啟會意,這是重頭戲來了。
他立刻朝老管家示意,
老管家朝左右快速揮了揮手,讓人下去。
“爾等守在外面,任何人不得靠近!”
魏忠賢冷冷地吩咐,侍衛們自然也聽得出輕重,自己退出去的同時,也不忘讓老管家也一同離開。
老管家看了一眼徐光啟,
后者點了點頭,他也只能退下。
待偌大的正堂只剩下了三人后,魏忠賢這才從懷中掏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圖紙,
然后給他們遞了過去。
徐光啟和孫元化都是懂行之人,只一眼就被圖紙上的東西給吸引住了,
“這是......自生火銃的設計圖紙?”
魏忠賢帶來的只是他所有武器圖紙中最垃圾的一款,倒不是信不過兩人,只是因為目前的工匠制造水平,拿出后裝式步槍的圖紙來,他們也做不出來啊。
而且現在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應付三個月后的成軍校驗,怎么容易怎么來吧。
可即便是這種武器,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劃時代的武器。
現在的鳥銃還是火繩槍呢,遇到大風或者下雨天氣,基本上就完犢子了。
可靠性很差。
魏忠賢提供的這種自生火銃,又叫燧發槍,實際上法國人馬漢在16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只是在亞洲戰場,火器的發展比較緩慢而已。
“王爺,您是從哪里得到這種寶貝的?”
孫元化激動了,他可是太清楚這種武器的價值了。
“嘿嘿,那個,一個朋友給我的,所以我就來讓二位參詳一二。”
魏忠賢含糊其辭,他們兩人也就懶得問了,誰沒一點小秘密?
“請王爺給咱們講解一下如何?這里我看不懂。”
徐光啟點了點圖紙上的某處。
魏忠賢一看,原來是能讓擊發裝置復位的彈簧,這東西別看簡單,但在現在這個時代,還真的很稀有。
所以他立刻做了一番講解,包括質地和用途。
徐光啟和孫元化都是火器專家,自然一聽就懂,只不過徐光啟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不瞞王爺您說,這絕對是好東西!如果能投產,可比原來的火繩槍強太多了。只不過,這里面的核心部件似乎就是這個彈簧,這東西不好做啊!”
“這個不難!本王有辦法。本王只是想知道,若依照這份圖紙,多久能制作出樣品,然后多久能投產?”
聽到魏忠賢的保證,兩人都是十分高興,只要彈簧的問題解決,要生產這種自生火銃,工部下面的兵仗局完全沒有問題。
畢竟大明生產火器這么多年了,制作火器的能工巧匠還是不少的。
“如果彈簧的問題能解決,三天,三天時間我就能弄出一支樣品來!”孫元化自信滿滿的表示。
“好,咱們一言為定,本王現在就讓你做這個兵仗局副使,負責兵仗局的日常工作,主抓火器制造。”
因為新軍的事情,崇禎已經授權給他,所以魏忠賢完全有能力任命自己需要的人選。
看到徐光啟也是微微點頭,孫元化大喜!
“卑職感謝王爺的信任!”
孫元化此刻對于閹黨的不滿,早就隨著自己升官而煙消云散,他雖然致力于武器研究,但歸根結底還是文人的小心思。
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卑職想要保薦一人,與卑職一起,則事半功倍!”
“什么人?”
魏忠賢對能人自然是多多益善。
“畢懋康!字孟侯,號東郊,歙縣上路人。當年陜西旱災,他廣設粥廠,大放倉廩,全活流民無數。萬歷四十二年,建歷山書院,為當時濟南最大書院。此人對火銃也是多有研究,為不可多得的人才!”
“畢懋康?本王聽說過,此人如今在何處?”
如果還在安徽,那就比較麻煩,畢竟路途遙遠,一來一去,怕是沒有一個月不夠啊。
“巧的很,他也來京城了,就在京郊的驛站。要么,卑職去帶他來見王爺?”
孫元化與畢懋康關系也是相當不錯的,當初他也是被閹黨排擠,如今他都投在了魏忠賢門下,自然極力推薦。
畢竟以前只是聽說閹黨弄權,今日一見本尊,竟有些相見恨晚之意。
“畢先生大才,本王當親往請他出仕!”
魏忠賢兩眼放光,今天這一趟真是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