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撿漏孫元化
- 魏忠賢個老登,咋混成了太祖義兄
- 不屈的草根
- 2069字
- 2024-12-21 07:00:00
“哎呀,‘靠山王’大駕光臨寒舍,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徐光啟年紀也不小了,但精神頭還是相當的不錯,一看就是平時很注重養生與保養。
只是他常年不在中樞工作,所以面對如日中天的“靠山王”,叫一聲下官倒也還算說的過去。
“徐大人,本王叨擾了。只是聽聞徐大人剛剛抵京,順便來看看,是否有什么短缺,也好及時補上。”
魏忠賢這話一方面是客氣話,另一方面也是對徐光啟的隱晦式敲打,你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在我的視線中。
當然了,徐光啟也不是泛泛之輩,豈能聽不出魏忠賢的意思?
“豈敢勞煩‘靠山王’?罪過,罪過。下官散野慣了,對物質上的追求不高,而且這座府邸一直都有人打理,因此什么也不缺,王爺費心了。”
“好好,若有需要,可隨時跟本王說!”魏忠賢客氣一番,
兩人步入正堂,由下人送上香茗,就開始轉入正題了,
“徐大人,對天文、數學和火器制造頗有造詣?”
徐光啟一聽要料這些,不談朝政,自然非常樂意,
他對朝政并無太大興趣,志不在此,則索然無味。
“造詣不敢說,只能說略懂。”
魏忠賢一聽笑了,你要是才算個略懂,大明就沒幾個人懂了。
“目前咱們的火器,都是鳥銃加三眼銃等輕武器,火炮也只有靠虎蹲炮、碗口銃等小炮,與韃子野戰甚為吃虧!”
“想不到王爺對火器居然有如此研究?”
徐光啟有些驚訝,京城的不少達官貴人,雖然嘴上說要強大國防,但實際上對武器裝備上的事情都是啥也不懂,他們普遍認為這是“丘八”才玩的東西,太過粗俗。
想不到魏忠賢如此尊貴之人,居然還對火器如此上心。
“確實,碗口銃的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而且命中率較低,完全就是嚇唬人。虎蹲炮還可以。”
“虎蹲炮主要用于山地作戰和野戰。它是由戚家軍裝備的火炮,因其炮管細長、機動靈活,特別適合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復雜地形中使用,比較適合大量裝備基層部隊。。唯一的缺點就是射程不遠,威力比較一般。”
“三眼銃主要是裝備騎兵,近戰發射后還可以當錘子使用,其實實用型很差,唯有鳥銃,可堪一用,這也是我大明軍隊裝備最多的火器了。”
徐光啟對大明的火器如數家珍,這讓魏忠賢大為欣慰。
總算是找到了這個時代第一個人才。
“不瞞徐大人,本王夸下海口,要在三個月后與朝廷的精銳部隊以一敵三,因此必須要在武器裝備上下功夫。”
“以一敵三?”
徐光啟雖然之前略有聽聞,但他剛開始還是覺得不靠譜,如今聽到魏忠賢親口說出來,還是被鎮住了。
“這怎么可能?朝廷的精銳,肯定是關寧鐵騎,三個月練出來的,大概率只有步兵,裝備鳥銃對陣關寧鐵騎?請容許下官實言,休要說以一敵三,就是以三敵一能打個平手,這支部隊已經是天下強軍!”
徐光啟說的確實比較中肯,在這個時代,騎兵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以新軍三千對陣的騎兵數,要有九千,這個數字的騎兵在平原上沖殺過來,可謂是山崩地裂。以常規的步兵去抵擋,就是三萬精銳步兵都是九死一生,何況現在還要三千對九千?
這不開玩笑么?
“本王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今日來找徐大人,就是來商議這個事情!”
“未來的戰場上,熱兵器肯定是占主導,大刀長矛與弓箭,注定要被歷史所淘汰。”
“王爺也如此認為?”
徐光啟大為驚訝,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魏忠賢居然跟自己英雄所見略同,這可太意外了。
大明的高官,基本都覺得火器是雞肋產品,雖然曾幾何時,大明的神機營威名赫赫,但隨著對韃子的作戰不斷失利,“火銃不如弓箭好用”的說法叫囂起來。
“當然了,別看現在跟韃子打,咱們的火器不占優勢,但歸根結底還是火器的發展不夠成熟,只要技術成熟,本王有信心,火器能把使弓箭的韃子打的找不著北!”
“好!”
突然,里屋傳出一聲叫好聲。
把魏忠賢身后的侍衛們嚇了一大跳,紛紛上前來戒備。
“什么人?”
徐光啟甚是尷尬,急忙解釋,
“王爺,這是下官的徒弟孟浪了,還望恕罪!”
賠禮后,對著里屋喊了一聲,“初陽,快出來向‘靠山王’賠罪!”
里屋的人聽到徐光啟召喚,立刻快步走了出來,雙手作揖行禮,
“卑職見過王爺,請王爺恕罪。”
“免禮!”
魏忠賢見對方大約四十多歲,面如重棗,一看就是常年在外頭磨礪的中年漢子,這樣的人要么就是實干派,要么就是徐光啟編出來的瞎話,根本就不是他的徒弟。
只不過既然徐光啟說了,那自己也要給他點面子。
“無妨,無妨,為何偷聽本王與徐大人的談話啊?”
魏忠賢還是有些不悅的,誰喜歡隔壁有聽墻根兒的人?
他的侍衛們更是火冒三丈,這明顯就是他們護衛不周啊,只是里屋是徐光啟的內宅,他們也不可能隨意進去布控。
要不是這里是人家的地盤,他們一定把這個笨蛋抓起來好好“招待”一通。
“回王爺的話,卑職并非偷聽,只是在里面看書,正好聽到您和恩師談話,說到火器的時候,頓感遇到了知音,這才情不自禁的發出了聲音,請王爺見諒。”
“哦?你對火器也感興趣?”魏忠賢求賢若渴,要是有搞火器的能工巧匠,他也是非常歡迎的。
“嗯,卑職師從徐大人多年,對火器略有心得。”
“初陽,不可無禮!”徐光啟見自己的徒弟敢說略有心得,也有些側目。
雖然他跟著自己的日子不算短了,但跟“靠山王”這樣的人物直接對話,回答的要是有紕漏,可就慘了。
“哈哈哈,無妨,本王覺得你這個徒弟甚是有趣,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王爺,小徒名叫孫元化,南直隸蘇州府嘉定縣江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