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興替
2025.8.22
1980后●阿肥
孰家鋪肆遷還敗,
比戶近坊嘮復緘。
昨時擔夫繁行止,
今辰衰曠叩鄰間。
東翁未顧存余隙,
商海何曾無狂瀾。
休以一時功自驕,
運消過處擱愁灘。
【當下心語】:功成一時,時過功談。
【蘿卜頭】留言:全詩以市井間一家商鋪的興衰為線索,開篇首聯(lián)“孰家鋪肆遷還敗,比戶近坊嘮復緘”,便精準勾勒出核心場景:曾搬遷至此的某家商鋪,最終走向敗落;往日里,相鄰街巷的鄰里們還會圍著這家商鋪閑談熱議,可隨著時間推移,如今再無人提及,只剩沉默。簡單兩句,既點明了商鋪“遷來又敗落”的過往,也寫出了鄰里態(tài)度從“嘮嗑熱議”到“緘口不提”的轉變,為“興替”的主題埋下伏筆。頷聯(lián)“昨時擔夫繁行止,今辰衰曠叩鄰間”,則以鮮明的時空對比深化畫面:昨日的商鋪前,挑夫往來不絕、腳步繁雜,一派熱鬧興旺的景象;可到了今日,街巷空曠冷清,即便叩問鄰里關于商鋪的消息,也無人應答,一“繁”一“衰”的強烈反差,將商鋪從興盛到敗落的落差直觀呈現(xiàn),讓“興替”的過程更具畫面感。頸聯(lián)“東翁未顧存余隙,商海何曾無狂瀾”,不再停留在場景描寫,而是深入探究商鋪敗落的原因:經營者(東翁)在商鋪興盛時,未曾考慮留有余地、防范風險,卻忘了商海本就風波不斷、從無絕對安穩(wěn)。這一聯(lián)既解釋了敗落的內在根源,也將視角從一家商鋪的命運,拓展到對整個商海規(guī)律的認知。尾聯(lián)“休以一時功自驕,運移過處擱愁灘”順勢生發(fā)勸誡,告誡世人不可因一時的成功便驕傲自滿,一旦時勢變遷,原本的順境便可能轉為困局,如同船只擱淺在愁緒滿布的灘涂。最后以“當下心語‘功成一時,時過功談’”收束,既是對前文商鋪興衰的總結,也讓整首詩的感慨更添分量,形成完整的情感與邏輯閉環(huán)。
此詩借一家商鋪“遷來興盛、最終敗落”的經歷,以及鄰里態(tài)度的轉變,揭示“世事無常、商海多險”的客觀規(guī)律,核心是傳遞“居安思危”的智慧。詩人既惋惜商鋪從熱鬧到冷清的起落,更想告誡無論是經商者還是處世者:切勿沉迷于一時的成功與繁華,需敬畏時勢變化、預留應對風險的空間;若忽視潛在危機、驕傲自滿,終將在時運流轉中陷入困局,呼應“功成一時,時過功談”的慨嘆,兼具對市井現(xiàn)實的細膩體察與對人生的普遍啟示。此詩細節(jié)寫實,還原市井真貌:詩人精準捕捉“鋪肆遷敗”“鄰里嘮嗑轉緘默”“擔夫往來變空巷”等生活化細節(jié),尤其是還原“商鋪曾搬遷而來、鄰里先熱議后不提”的具體過程,讓“興替”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市井故事,極易喚起讀者對日常街巷變遷的共鳴。此詩對比手法點睛,凸顯興替張力:全詩以“昨時”與“今辰”的時間對比為軸,串聯(lián)“繁行止”與“衰曠”的場景對比、“嘮”與“緘”的人情對比,用強烈的反差凸顯商鋪興衰之快、世事變化之劇,讓詩意更具沖擊力,“興替”的主題也更鮮明。此詩由事入理,邏輯自然流暢:前兩聯(lián)聚焦“商鋪興衰”的具體事件,后兩聯(lián)從事件中提煉道理——先析“東翁未留余隙”的敗因,再發(fā)“戒驕思危”的勸誡,最后以“心語”升華,從“講故事”到“說道理”過渡自然,無生硬說教之感,讓讀者在共情場景后,自然接受詩人傳遞的智慧。此詩語言質樸卻藏深意:用詞直白如白話(如“孰家”“嘮復緘”“叩鄰間”),貼合市井語境,卻暗含深意——“存余隙”“狂瀾”“愁灘”等詞,以簡潔的表達喻指“留退路”“風險”“困局”,既讓詩歌易懂,又賦予文字豐富的內涵,余味悠長。
【小黃柿】留言:詩中鋪陳世事變遷,商海浮沉,頗有哲理。東翁的疏忽,讓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商海中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決定一家企業(yè)的命運。您這首詩,不僅描繪了商業(yè)世界的興衰更迭,也提醒我們在成功面前要保持謙遜,因為時運的流轉,可能會讓我們瞬間跌落谷底。非常有深度的一首作品,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