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現世 畏懼
- 大明:臣朱元璋拜見永樂大帝
- 十年廢物
- 4180字
- 2024-12-30 00:00:00
“大明皇帝?哪個大明皇帝,朕怎么不知道?”朱元璋低眉叩問。
“這......當今是如今大明皇帝朱祁鎮,怎么,你們難道不知道嗎?”瓦剌使者質問道。
真是天大的玩笑。
朱祁鎮的身份難道還容質疑?
當時被俘的可不只有他,還有諸多朝廷重臣。
咱們不認識,難道他們就不認識嗎?
且這么大的事情,咱們不得多方確認,
妄想用這種方式,混淆視聽,當我們是傻子嗎?
朱元璋微微一笑,瞧著左右,不解道:
“咱們大明皇帝又叫朱祁鎮的嗎?”
朱棣與朱高熾搖頭。
而朱瞻基更是果斷切割:
“什么朱祁鎮,我只有一個兒子,名叫朱祁鈺!”
“諸位大臣,你們認識這個朱.....朱祁鎮的嗎?”朱元璋掃視朝堂。
諸位大臣紛紛搖頭。
你自己家子孫都不認,問咱們干嘛?
我們是替你朱家干活的,不是賣命的。
“你看,大明根本就沒有朱祁鎮這個皇帝!”朱元璋微微一笑,雙手攤開。
瞧著滿朝文武都不吭聲,瓦剌使者懵了。
那小子真是假的?
他瞪了旁邊的貳臣一眼。
郭友懷身形一抖,連忙閃出身來:
“不可能!”
“南朝皇帝朱祁鎮,誰人不知?呵,如今倒不認,也罷!”
“我這就奏明瓦剌也先,此人冒充皇帝,罪不容誅,可肆意凌辱之!”
“誒,我倒想到了一個辦法,赤身裸體,懸掛于戰旗之上,游街示眾!”
“我倒要看看,這邊關百姓,認不認這個皇帝!”
朱元璋不受威脅。
朱祁鎮都被移出族譜了。
現在他就是黑戶。
邊關百姓愛看熱鬧,那就讓他們看。
反正跟咱們沒半毛錢關系。
他們認這個皇帝,可咱們不認。
在幕后的孫太后想要開口說些什么,朱棣眼睛一瞪,她就閉上了嘴。
“隨便!”朱元璋輕飄飄撂下兩字。
這種敗家玩意兒,就算也先不弄死他,咱們也得弄死他。
瓦剌使者精心準備的話語瞬間噎住。
倒是郭友懷朗聲道:
“朱祁鎮是不是大明皇帝,已然不重要。”
“如今我瓦剌六十萬大軍,枕戈待旦,你們之防線一觸即潰!”
“還不接受也先之條件,非要等到尸骨累累,大明宗室全部被俘嗎?”
“如今退往江南,劃江而治,兩國將永修和平?!?
“看你模樣,倒是中原人!”朱元璋冷眼瞧著他,眼神之中盡是殺意。
賣國求榮的玩意,該殺,剝皮實草。
郭友懷不由得縮了縮,可他如今是瓦剌使者,諒此人也不敢為非作歹。
“小人曾為北部邊陲一主簿!”
“得也先看重,另賜姓名!”
“所以小人雖是中原身,卻是草原人!”
聽聞此話,瓦剌使者一臉得意。
這就是咱們訓練的奴仆,果真是忠心。
“呵呵呵!好??!”朱元璋站起身來,盯著郭友懷。
咱當年再造大漢,為的就是咱漢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
為的就是,咱的兒孫永不為奴隸。
可現在,居然有人趕著給人家當狗,還以此為榮。
甚至幫著異族蹂躪漢人,并以此為快。
當真是好??!
所有人不會都以為土木堡一仗,就打光了大明朝的家底。
大明朝是個“紙老虎”,你們輕而易舉就可滅亡之!
且不說,原時代于謙成功守衛北平。
咱在,就沒有你們任何囂張的份。
以前,咱能把你們從中原趕跑,朱老四能夠把你們打疼,朱瞻基能夠把你們打服。
哪怕時過境遷,敵眾我寡,攻守易型。
咱們照樣能夠擊潰你們。
“你們不會以為這樣就贏了吧!”
“還早著呢?”
“一仗沒打贏,那就在打一仗,打不贏,就繼續打!”
“哪怕流盡我朱家最后一滴血,也絕不投降!”
“朕只知道,你們越過長城,興兵來犯的那一天!”
“就是你們的死期?!?
“喔!”瓦剌使者嗤之以鼻。
你們所有的精銳都被咱們給消滅了,如今不過是喪家之犬罷了。
在這般猖狂,在他看來,也無疑扯虎皮嚇人而已。
“呵!”
“在朕的眼中,就沒有和字!”
“我泱泱華夏,千萬之眾!”
“你草原部落,不過百萬!”
“朕死無不可,但凡有偉者能匡扶漢室,待朱室耗盡,自可為帝!”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咱朱家人,就得一馬當先,阻敵于前。”
“你們拿著兩把破刀,騎著馬越過長城,就想要入主中原!”
“大明不是南宋,朕也不是趙構!”
“而你們!”
“更不會成為下一個金國?!?
朱元璋站起身來,霸氣側漏,俯視使者:
“總之,朕只有一句話,回去告訴也先!”
“那什么勞什子朱祁鎮你們隨意處置!雙方已然開啟國戰,不死不休!”
“滾吧!”
瓦剌使者不屑一笑。
弱者的憤怒沒有絲毫意義。
你當自己還是從前哪個鼎盛的大明嗎?
不不不,你們還沒有看清形勢啊。
如今我瓦剌大軍,兵分三路,鉗制江北,已對北京形成合圍之勢。
我草原部族不想徒增傷亡,這才求和罷了。
至于漢人千萬之眾,人皆好戰,這可能嗎?
南宋的時候你們沒抵抗過!
元朝的時候你們也跪了下來。
甚至到現在,你們中不是有些人,甘愿給咱們當引路犬嗎?
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真正落實下來,又有幾次?
朱祁鎮之前還說咱們是跳梁小丑呢?
結果呢?
還不是當了咱們的奴隸?
他微微作禮,口中漠然:
“請大明皇帝告我真名,本使將會傳達您之話語!”
“朱!元!璋!”他一字一字緩緩從口中吐出。
朱元璋?
瓦剌使者聽著這名字,疑惑片刻,這怎么這么熟悉呢?
他在腦海中不斷搜索,終于知道了。
蒙古部落的頭號敵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正是他,讓我們失去了中原。
正是他,讓我們遠走漠北。
也正是他,讓我們草原各部落形成散沙一般,再無凝聚之可能。
可朱元璋已經死了。
咱們蒙古人不會再做噩夢。
你們不會以為,僅僅依靠一個名字,就能嚇退我們,重塑你們祖先的榮光吧!
中原人,你們簡直太可笑了。
倒是郭友懷察覺事有不對。
自己雖未見過太祖皇帝,可自己讀過書啊!
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這不就是活生生的寫照嗎?
再者說了,如今是孫太后掌權,哪怕另立新帝,也是她作為大明代表。
可如今,孫太后連站在朝堂上的資格都沒有。
這些大臣,整天把禮法、正統掛在嘴邊。
他們會不認朱祁鎮嗎?
凡此種種,只能推敲出一個答案,那就是站在他們面前的的確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郭友懷的臉色頓時卡白,連帶著呼吸困難,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草民郭.....郭友懷,見過太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瞧著彼傲此恭的模樣,沉聲道:
“你慌什么?”
郭友懷吞了吞口水,這可是太祖,寫下“殺盡江南百萬兵,腰中寶劍血猶腥”的狠人。
瓦剌使者見自己仆從竟然下跪,一手將他抓了起來。
可郭友懷腿已經軟了,根本提不起來。
“你在干什么?找死嗎?”瓦剌使者低吼道。
你可是我瓦剌的狗,代表的便是我瓦剌的顏面。
咱不要你跪,你怎么能跪下。
郭友懷哆哆嗦嗦地道:
“是太祖,太祖皇帝顯靈了!”
“什么太祖?”
“朱元璋,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回來了,就是他!”
瓦剌使者聞言,大驚。
這怎么可能?
人死真的能復生?
可他瞧著郭友懷那嚇破膽子的模樣,便已信了幾分。
得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也先。
瓦剌使者收起傲色,尊重萬分:
“那既如此,我等就告退了!”
兩人想要就此退下,朱元璋開口攔住了他們:
“慢著!”
兩人戛然而止。
朱元璋斜倚在龍椅之上,輕聲道:
“來人!”
朝外侍衛立即進入。
“此人身為漢人,卻賣主求榮,將其押赴東門菜市口,處以剝皮抽草之刑!”
“令其尸體,十年內不得拿下,警戒世人!”
“是!”侍衛將他架了出去。
郭友懷整個人都被嚇呆了,快出宮門這才回過神來,高聲道:
“我是瓦剌使者,你們不能殺我,你們無權殺我!”
“帖木兒大人,救我,快救我啊!”
隨著聲音逐漸遠去,瓦剌使者這才轉過頭來,質問道:
“大明皇帝,你這是干什么?郭大人是我們瓦剌的朋友,你們自詡天朝上國,妄殺使者,就不怕悠悠眾口嗎?”
“呵,禮節是用來招待朋友的,不是用來招待敵人!”
“要不是你為使者,就憑你剛才那般桀驁,朕也要將你千刀萬剮!”
“滾吧!”
“回去告訴你們也先,朕回來了!”朱元璋大袖一揮。
帖木兒想要說出幾句狠話,可話堵在喉嚨中,卻怎么也說不出來,只得悻悻退下。
........
瓦剌營帳內!
帖木兒叫朱元璋復活的消息告訴了眾人。
也先聞言,難以置信。
草原各部落首領人心惶惶。
這可是朱元璋?。?
盛世大元都被他揍趴下了。
連帶著王保保這樣的英明將領都只能飲恨而歸。
咱們實力能比得上大元?
咱們將領能比得上王保保?
“你確定沒有騙我?”兀良哈道。
“肯定啊,這種消息我哪有膽子亂傳!”
“甚至我為了消息準確,那用了多方途徑,打探了朱元璋的畫像,那的確就是他,我敢以長生天的名義發誓!”帖木兒信誓旦旦。
長生天乃是他們之宗教,用神起誓,眾人無不相信。
真是可恨啊。
這朱元璋怎么能活著呢?
難道是天佑他大明嗎?
兀良哈率先站起身來:
“也先,若真是朱元璋復活,攻打大明得謹慎??!”
“是啊,他可不是朱祁鎮,更不是朱瞻基,更不是朱棣!”脫脫不花緊隨勸道。
“是啊是??!”
“沒必要打死打活,咱們已經得到夠多的了!”
“回到草原方是正途!”
諸位部落首領竊竊私語。
他們雖然沒有見過朱元璋,可他的傳說一直流傳。
也先手握著馬鞭,皺眉思索。
自己父親就死在朱瞻基的手上,身為大明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只會更厲害。
可就這么退去,他甘心嗎?
這可是覆滅大明千載難逢的時機啊。
要是錯過,恐怕自己有生之年都無法跨過長城一步了。
他不斷甩著馬鞭,心中思索著厲害。
而后心下一橫,做出決定。
他看著眾人,朗聲道:
“夠了!”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朱元璋嗎?就把你們嚇成了這個樣子!”
“你們身為草原雄鷹的覺悟呢?嗯?”
聞言,眾人都不由得羞愧低下頭來。
“你們認為,你們比先祖就弱了嗎?”
“還是說,你們就甘心當個逃兵?灰溜溜地回到塞外!”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不是以前的大明!明軍也不是哪個時候的明軍!”
“這個時候,也沒有徐達、常遇春,只有那些膿包似的武二代。”
“他只能調動不到十萬大軍,而咱們,足足有六十萬!”
“他是人,不是神,是人,他就無法阻擋大勢!”也先鏗鏘有力,鼓舞士氣。
就算朱元璋復活又如何?
如今這局勢,天崩在即。
無論如何,六十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眾人聽到這話,心思稍安。
脫脫不花繼續沉聲道:
“也先,我不是說垂頭喪氣的話!”
“您還記得朱元璋轉達的話嗎?要跟咱們不死不休?!?
“倘若大明真要跟咱們耗下去的話,長此以往,我族人數只會更加凋零!”
這可是朱元璋,他所說的話定有十分可信度。
草原上人數本就稀少,若拖入戰爭泥潭,即便取得江北之地,又有何意義?
眾人聽聞此話,再度搖擺。
“是啊,大明地大物博,若跟咱們死磕,咱們耗不起?!?
咱們的后勤物資可跟不上。
“現在東西已經搶的差不多了,牛馬、金銀財寶多得數不勝數,可以了!”
也先聽聞此話,猶豫不決!
的確,如今所獲之資是一筆巨大財富,若運轉得當,草原會因此興盛數十年。
看一旦南下,敵軍抵抗之心堅決,咱們可能無功而返。
再加上,眾部落首領聽聞朱元璋之名,人心浮動,思退之心顯現,這于戰場上是大忌。
難道就真的只有撤退一條路可以選嗎?
自己怎會安心!
北京城就在我刀鋒之下,馬蹄所至,轉瞬即滅。
江北之地盡入我手,再以此為跳板,搜攬天下之財,組建鐵騎。
重現元朝盛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