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解決?出海
- 大明:臣朱元璋拜見永樂大帝
- 十年廢物
- 4108字
- 2024-12-26 00:00:00
這就是朱祁鎮的打算。
既然太宗,爹用仁慈解決不了他們,那咱們就用刀劍解決他們。
學習漢武帝那般,設置郡縣,遷移百姓,修建路道。
相信百年后,關內關外,定然俱是一家。
朱元璋臉上不由得為之一笑。
這才是我老朱家的種。
“你小子,終于學習到為君之道了!”朱瞻基笑道。
朱元璋繼續開口:
“如今江南氏族已除,這朝堂上啊,還需要這些個讀書人治理天下!”
“你啊,需要扶持各種利益集團,以達到制衡!”
“權力相互制約,你就不會被蒙蔽!”
“讓他們陷入內斗,你這個皇帝才能大權在握!”
“咱這個大明啊,估計后面就要毀在讀書人的手里!”朱元璋搖搖頭道。
要是咱沒有這個歷史任意門系統。
你朱祁鎮都斗不過文官,那繼任者外憂內患之下,那就只能放權,就更斗不過了。
由此而成尾大不掉之勢。
至于這些個讀書人,不排除少部分人是高潔之輩。
可大多數人呢?
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更何況?
這些人根本不考慮國家實際。
建文三傻妄圖恢復井田制,宋朝重文抑武,以至軍事松弛,偏安一隅。
要真讓他們掌握國家,那離國家滅亡就不遠了。
“這些文人啊,你要把他們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忠臣賢臣良臣奸臣他們說了不算,得你說了才算!”
“至于你!”
“為君者,當思百姓,當慮周全,無能者便尋良將,有能者便尋盟友!”
“這儒生啊,總有些人會以天下為己任,用好他們,你這個皇帝就算不差。”
“總之一句話,你心里個要裝的是百姓!”朱元璋道。
他為什么承認朱高熾。
其中最大的便是他心里有百姓。
咱朱家人,你祖宗太祖皇帝,以前曾是個乞丐。
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的餓,才建立了如今的大明基業。
你這后世子孫,難道就忘了本嗎?
此戰即將結束,咱們也將重回歷史,時間不多了。
“是!”朱祁鈺嚴肅道:
“孩兒定然不負列祖列宗囑托,定讓我大明百姓安居樂業,和平安樂!”
朱元璋點頭。
朱瞻基倒是想起了什么,反問道:
“那你該如何對待你哥!”
畢竟朱祁鈺是太祖皇帝親口點名的皇帝。
可對天下人來說,咱們早就死了。
這如何能服眾。
朱祁鈺沉思片刻,道:
“父皇,兒臣會為大哥尋一良地,富貴一方,不成問題!”
朱瞻基搖了搖頭。
他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兒子,而是不相信天家。
天家無親情,為了皇位,弒父殺兄的事情還少嗎?
更何況?
朱祁鎮當了十幾年的皇帝,他甘心嗎?
亦或者說,他親信甘心嗎?
他娘甘心嗎?
這些都是隱藏的炸彈,這種猜疑鏈根本就不可靠。
再者說了!
咱們只是這個世界的過客,一旦離去,誰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
但他相信,權力從不會平穩過渡。
因為權力本身就沾染著鮮血與暴力。
甚至某些別有用心者,還會拿朱祁鎮作文章。
所以,他不能留在大明。
朱瞻基望向一旁的朱祁鎮,道:
“這樣吧,你下海吧!”
“南洋,西洋都可以,大明已經不適合你待了!”
只有你出了大明的地界,你才不會構成任何威脅。
這樣朱祁鈺才能迅速消化大明,建立根基。
“爹,太宗,太祖,您們覺得如何呢?”朱瞻基詢問著他們的意見。
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只有這樣,才能免遭禍端。
朱棣與朱高熾點點頭。
朱元璋嘆息一聲,也點頭同意。
雖然遠走故土不是中國人之選擇,可遠走權利之爭端,朱祁鈺繼位才能“名正言順”。
以后也不至于能夠鬧出什么禍事。
“樊忠!”朱瞻基厲聲道。
“陛下!”樊忠當即跪下。
朱瞻基立即反問:
“如今,你是忠于朕,還是忠于當今之天子!”
“啟稟陛下,微臣受蒙陛下拔擢,得至今日,臣誓死不敢忘報也!”
“那好,你攜帶五千精兵,立即南下廣州!”
“護送朱祁鎮南下!”
“至于所需之一切,朕會快馬加鞭,讓當地巡撫都準備好!”
“而朕只有一個要求,永生!不復回!能做到嗎?”朱瞻基道。
樊忠停頓片刻,便立即忠心回答:
“微臣領命!”
這是皇命,豈有不遵之理。
朱瞻基轉過頭來,看著一旁比自己還高一頭的朱祁鎮,神色復雜:
“你不要怪爹!”
若非不能兩全,也定然不會出此下策。
“爹,怎么會呢?”朱祁鎮心有失落,可也知別無他法。
他勉強撐起一個笑容:
“你放心好吧!”
“兒子在西洋也不會埋沒朱家的名聲,我要用這五千精兵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
“那是你的事,可今后,大明不會給你任何幫助了!”朱瞻基道。
而后他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離開。
朱祁鎮面對列祖列宗,退后兩步,而后重重的磕了幾個響頭。
這才在樊忠帶領下離開戰場,迅速南下。
“這總比死在瓦剌手里要強!”朱瞻基嘆息道。
“傳英國公!”朱棣道。
張輔立即走上前來。
“舊帝已與瓦剌戰爭中英勇犧牲,你護送朱祁鈺回京,于靈前繼位!”朱棣沉聲道。
如今局勢已明朗,穩定朝中局勢最重要。
“是!”張輔道。
他便帶著朱祁鈺離開。
也先深入南方,等他發現是圈套時。
已經為時已晚。
期間草原各部落紛紛請降,可他們連中軍營帳都沒進去。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這是要徹底鏟除他們。
于是拋棄了所有的幻想,和也先同仇敵愾。
戰爭更加膠著。
可沒了地形的優勢,五十萬大軍又圍困住他們。
晝夜攻打,進行疲敵戰術。
哪怕草原人堅韌如鐵,也無法抵抗。
三天后!
滿臉是血的也先疲憊地看著周圍,四處都是明軍!
而自己的腳下,都是我草原的勇士。
自己大勢已去了。
他閉上雙眼,而后放下了手中的刀刃。
眾人一擁而上,將他拿下,押至朱元璋面前。
也先望著那幾個熟悉的背影,愣神片刻:
“沒想到,你們真的活了?”
難道是長生天都不保佑我們嗎?
竟然能發生此等事情。
難怪,中原朝廷中發生的這一系列事情都是你們主導。
若是朱祁鎮那個小皇帝在!
自己就算吃不了大明,也定然能全身而退。
“也先,好久不見啊?”朱瞻基雙手抱胸,邪魅半笑。
“如今我已是階下囚,但求速死而已!”也先道。
落在他們手上,自己就沒想活著。
“大明皇帝,我等愿降!”
“我等也愿降啊!”
“我等愿意領部落歸降大明天子,世修和睦,永世稱臣啊!”
其余各部落首領紛紛跪下,涕泗橫流。
“呵!”朱元璋坐在主位上,冷漠回應:
“你們這不是知道錯了,而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朕處置江南氏族,你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如今刀斧在前,方知懺悔。
晚了!
我會讓你們什么叫做罪有應得,什么叫做王者之師。
“將所捉草原之人全部斬首!”朱元璋命令道。
“是!”其下領命。
草原各部落首領無不心如死灰。
“慢著,大明皇帝!”建州女真首領此時站了出來。
他朗聲繼續道:
“我等冒犯天朝,死不足惜,可按照草原規矩,不得殺高于車輪的孩子!”
“久聞圣朝之美名,還請放過這些孩子,哪怕我等身死之后,草原各部落亦會感念其恩德,自愿歸附。”
前朝錯估大明形勢,以至瓜分大明財產,不少部落都派遣了青少年為兵。
方能湊齊十萬兵力。
朱元璋聽罷,看向身后幾位皇帝:
“你們是不是就這么搞過,方讓人家有如此不切實際之幻想?”
喔,你們都打到家門口了,現如今打不過,就想著投降輸一半?
晚了。
朱棣、朱瞻基都默然不應,只是低下頭來。
而朱高熾則瞪大眼睛。
你說我?
俺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什么都不知道啊。
朱元璋看著幾人,呵呵一笑。
難怪草原幾十年來降而復反,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人家是欺負你有文化啊。
現在我在,那么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朱元璋站起身來,望著臺下,緩緩伸出中指:
“第一,咱是中原人,中原人不守草原人規矩!”
“第二!”他又伸出另一根手指:
“咱是粗人,粗人不講道理,只講拳頭,不投降就把你們揍服,就這么簡單!”
“第三!”他緩步來到一個草原孩子面前,只見他的瞳孔中,滿是憎恨。
他們不明白是非對錯。
只知道自己的父親、兄弟、族人死在了漢人的手里,終有一天,他會報復。
可全然不會知道,是他們,燒毀了我們的家園,殺死了我們的親人。
這樣的人要怎么去改變呢?
要如何去改變呢?
只有死!
在眾人的注視下,他一腳踢倒了車輪,而后輕聲說道:
“這不就沒有車輪高嗎?”
眾部落瞧見朱元璋此等操作,愣神片刻,便破口大罵:
“姓朱的,你不得好死!”
“長生天會詛咒你們!”
“我們的孩子會替我們報仇的!”
........
朱元璋懶得與他們廢話,直接令人拖出去砍了!
而后命令身邊諸將道:
“現如今攜十萬將士,追亡逐北,徹底鏟除草原部落!”
“諸君,此戰之后,大明百年再無外患,后世兒孫將會銘記你等功德!”
聞言,諸將無不激動。
“謝太祖!”
“那在場就交給你們了!”朱元璋道。
而后朱元璋便離開此地,騎馬行至營帳外。
看著十室九空之北方,不由得嘆氣。
此戰誘敵深入,對我大明亦是元氣大傷。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漢武之后,拓地千里,再無外患。
咱大明亦會如此。
“朱祁鈺那小子如何了?”朱元璋問道。
“回稟太祖,據錦衣衛來報,已在北京順利登基,建元景泰!”
“嗯,朱祁鎮那小子呢?”
“據巡撫來報,如今已下海。”
“嗯,飛鴿傳書一封,若那小子執迷不悟,就讓樊忠替他體面吧!”朱元璋道。
“是!”朱瞻基立即告訴手下人去辦。
“好了,此間事了。咱們也是該回去了!”
草原禍端已解,相信有諸將在,自會執行命令。
朝廷中江南氏族已滅,朱祁鈺幼龍姿態浮現,相信定能制衡朝臣,威壓一方。
至于龍椅,朱祁鎮無法回明。
舊權力領導不在,只能依附于新龍。
若他執意回明,他就活不成。
在場之人都是大明精英皇帝,哪怕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幾率,他們都會考慮清楚,并提出解決方法。
朱元璋心頭一動,古樸的歷史任意門再次浮現。
眾人跨步而進,緩緩消失于此間視野。
朱祁鈺身著龍椅,心有所感,望向北方,暗暗道:
“諸位列祖列宗,孩兒定將不負你們,將大明帶上巔峰!”
“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朝堂諸臣起身。
南海之上,戰船疾馳。
朱祁鎮望向北方,喃喃道:
“爹他們走了!”
“陛下,那咱們如今?”樊忠試探性詢問。
“你是想問我到底回不回大明吧!”朱祁鎮一眼看穿。
樊忠訕訕而笑。
“你放心吧,朕是不會回大明的。”朱祁鎮看向遠方。
四處波濤洶涌,一望無際。
回去干嘛?
跟兄弟爭搶皇位嗎?
咱爹是什么人自己不清楚?
難道不知道太祖與太宗嗎?
他會沒有想到自己會回去爭搶皇位的可能性?
所以,算了吧。
再說了,大明雖好,這南洋的天地更加寬闊嘛!
“朕不會讓你為難,也不會為難兄弟!”朱祁鎮道。
樊忠訕訕而笑。
皇上已然猜到臨行前先帝交代之事。
“稟將軍,前面發現陸地!”手下將士前來稟告。
“取海域圖!”
樊忠立即鋪開鄭和所繪之圖。
朱祁鎮小心比對,發現此處正是交趾。
交趾原名安南,自唐朝時便是我國固有領土,父皇時獨立。
本來自己有心收復之,奈何群臣作祟,有心無力。
如今朕有五千精兵,堅船利炮,何懼?
于是他果斷下令:
“船隊靠岸,精兵上岸,收復交趾!”
“是!”
看著海岸漸漸逼近,朱祁鎮心中暗下決心:
“爹,您看著吧,我會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