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學校的處理
- 世故人情
- 河龍神
- 2570字
- 2024-12-06 15:12:08
徐清風受不了這個氣,就回罵道:“陳林媽媽,你不要以為是村長太太就高人一等,把兒子嬌生貫養的像皇帝的兒子一樣。我告訴你人家的官比你們家這個村長大了不知多少,犯了法一樣要受法律懲處。
今天陳林在學校欺侮同學,你們護著,長大了若是違法犯罪,你還能護得了嗎。”
村里不少的人被吵鬧聲驚動來看熱鬧,他們都不想得罪村長夫人,也不想雪上加霜去欺侮弱小,都沒說雙方的不是,只勸雙方度量大一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陳林的媽媽帶著兒子回去了,他從人們的眼光中看的出來,雖然誰都沒說她的不是,但袒護徐家的意思是遮掩不了的。說明他母子在群眾中的印象并不好,只是人家敢怒不敢言而已。
做為村長夫人,在與徐家爭吵中沒有得到群眾的袒護與討好,覺得非常的挫敗。暗罵這些人不識是非曲直,還是到學校去找老師說個清楚,讓老師看在村長的面,給她出一口氣。
陳林媽媽拖著兒子到了學校,找到班主任劉老師,又找到李平嬌校長,罵罵咧咧的把陳林頭上的皰給校長和老師看了,請他們評理,要求一定要處分徐清風。
這時候徐清風、李詩語也到校了。劉老師把二人叫到了校長辦公室。
清風、詩語二人一進校長辦公室,就看到了陳林母子,當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也不等校長和班主任老師發問,徐清風便把事情經過說了出來,然后道:“陳林年齡比我大,塊頭比我大,個子比我高,體重比我重。我與他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陳林在路上攔住我要打我,陳嬸你說我該怎么辦?難道我就得眼睜睜地看著他打我,打了左臉再伸右臉給他打,然后認錯求饒?
陳嬸,人的心都是肉長的,假如我是你的兒子,你會同情我還是責備打罰我?”
徐清風的話有理有節更有感情,甜甜地喊著“陳嬸”,與陳林媽媽說理。李校長、劉老師何嘗聽不出來,這話也是說給他們聽的。
按常規,陳林是受傷者,又是村長的兒子,陳林媽媽親自帶著兒子到學校來討說法,學校自然是要幫著陳林媽媽說話、懲誡清風的。做老師的有時候也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該袒護的時候還是要袒護。
但徐清風這一番話說出來,校長和劉老師就震驚了,加上徐清風在報名考試上的表現,二人就有了預感:三歲看到老。這個孩子不是池中物,將來必定是為學校,為村、鎮爭光的人物,現在沒必要在這顆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李校長想了一會兒說:“陳嬸,這事我知道了,會處理好的,你就放心回去吧。下午放學后,我會到你們兩家去家訪的,到時再告訴你處理結果,你看這樣行嗎?”
陳林媽媽:“好!那就麻煩李校長、劉老師,我這就回去了。哎,清風這孩子,爸媽死的早,奶奶管不了,還是靠學校啊。”
陳林媽媽一走,李校長就嚴肅地對清風、陳林說:“你們自己先說說事情的經過吧。”
兩個孩子倒也沒隱瞞,如實地說了打架的起因與過程。
李校長聽完后說:“陳林你惹事生非,有錯在先。
清風你不分輕重,要是陳林的后腦摔在石頭上,那就是非死即殘,這樣的嚴重后果你考慮過沒有。
今天你們倆人都會受到嚴肅處理,你們要知道給你們倆懲罰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以后絕對不允許發生類似的事件。
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長大后是社會的重要人才。或許你們成年后在別的城市,別的地區工作、生活,就是異地相聚的老同學、老同鄉,就會感到家鄉、同學的那種不同尋常的親切感。
如果到了那個時候,卻因為童年時代曾經發生過的不愉快而視同陌生人,心里會好過嗎?
人人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指的就是濃濃的鄉情。
陳林,你爸爸是我們的村長,是觀音村的領導,但你想過沒有,等你們長大了,或許你們就是你爸爸的領導了。
響鼓不用重錘,我只想說這么多,別的我就不再說了,你們自己去想,回去與家里大人好好商量,把老師的意見告訴家長。
現在我問你們倆,愿不愿意接受老師的調解,重歸于好,成為好同學、好伙伴!”
兩個孩子年紀雖小,卻都是聰明人,李校長一番話,說的二人心服口服。尤其是徐清風,更覺得李校長的話語重心長。一想到如果無意間把陳林摔死或摔殘,不由得一陣驚嚇而后怕。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陳林也從鄉親們、同學們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的孤立,從校長的話里讀懂了村長的兒子也不能惹事生非。爸爸也不能當一輩子的村長,等清風和自己這一代人長大了,那時候誰領導誰還說不定呢。
徐清風首先認錯:“校長、老師、陳林同學:我錯了!對不起。當時我只想著先下手為強,沒想過打架將會引起的嚴重后果,我保證以后再也不犯同樣的錯誤了。在學校一心一意讀書,回家除了幫奶奶干活,一有時間就放到學習上。”
李校長、劉老師見目的達到了,臉上現出了滿意的笑容。
清風一說完,陳林也馬上認錯:“校長、老師,清風同學:我也錯了,自以為個頭大,力氣大,爸爸是村長,就覺得比別人高一等。動不動就想欺侮人。決定以后要痛改前非,清風,我愿意與清風作好朋友。你愿意嗎?”
清風:“我愿意!”
李校長大喜:“好!你們兩個人伸出手來握一下手,此事就這樣解決了。”
陳林、清風各伸出右手,兩只小手緊緊地握了一會,冰釋前嫌。小孩子不像大人,一旦和好了,就不再心存芥蒂。
李校長笑道:“祝賀你們兩個成為好朋友,在學習上互相幫助,互相競爭,不斷提高學習成績。為我們觀音小學爭光!”
兩個一年級小學生很快就意識到自己錯誤,李校長、劉老師非常滿意。
劉老師趁這個機會好奇地問清風:“徐清風同學,你的乘法口訣是怎么學會的,跟誰學的?”
清風哀傷地回答:“是我爸爸生前教的。”
劉老師大驚:“你爸死的時候你多大了?”
“快四歲的時候。”
“你學會九九乘法口訣的時候是多大?”
“三歲的時候。”
劉老師更震驚了。三歲就學會了乘法口訣!
劉老師又問:“一百以類的加減法是什么時候學會的?”
“當然是先學會加減法,再學乘法口訣。”
“曹沖秤象,甘風拜相這些歷史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聽村里的老人們閑談的時候說的,我覺得很有趣,就記下了。”
李校長、劉老師聽的心驚不已,暗自高興之極,妥妥的、潛在的京華大學的生源啊。
“你們兩個能很快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表現很好!全校學生要以你們的打架事件為戒,也要學習你們知錯就改的勇氣!回教室去吧。”
劉老師帶著兩個學生回教室去了,李校長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晚上家訪的腹稿也就成型了。
當天晚上,李校長家訪的第一站是陳林家。
陳林的爸爸陳村長已經回到家里,剛吃完晚飯。看到李校長來了,熱情地請上座喝茶。
李校長走到陳林身邊,查看陳林后腦杓上的皰。陳林放學后,陳林媽媽用茶油涂抹揉擦,皰里的瘀血已經散開了,皰已經消失了,沒有留下痕跡,李校長放心地舒展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