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雞犬升天
- 歷史的海洋—資治通鑒
- 小海GK
- 1017字
- 2025-08-22 14:16:15
竇憲遠征匈奴,其目的是為了保命,我們知道所謂的“東漢幼兒園”是從公元88年開始的。這一年漢章帝駕崩,漢和帝繼位,章帝皇后竇氏被尊封為太后得以臨朝,竇憲是竇太后的哥哥,因此順理成章地把持了朝政。
《資治通鑒》對竇憲的形容很有意思,說他身材不高,但是臉大脖子粗,顴(顴讀如“全”)骨底下長了一條贅肉,走起路來一抖一抖的。竇憲剛一掌權,就把當年漢武帝(劉徹)規定的禁止私人煮鹽和治鐵的法令廢黜,允許國內大族和豪強們獲得煮鹽治鐵的利益,從而使得自己的執政地位及合法性得到他們的支持。
這事實上是竇太后的意思。結果是,竇氏政權更穩固了,竇憲大肆為兄弟們“封官加爵”,竇憲的膽子越來越大。為了穩住自己的權力,竇憲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漢章帝死后,漢和帝的伯父與都鄉侯劉暢來到京城為先帝吊孝,這個劉暢也是東漢皇室成員(目前我們只需要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因此竇太后也時常召見于他,和他商議有關丈夫的喪事。
竇憲卻“心如蛇蝎”雇兇殺人,他竟雇傭刺客暗殺了劉暢。《資治通鑒》給出的說法是,竇憲多疑,他怕竇太后對劉暢加深信任后,自己的權力會受到影響,所以才讓刺客行暗殺之事。其結果是,竇憲陰謀得逞,竇太后大怒,竟讓竇憲去捉拿兇手,調查主使之人。
呵呵,我查我自己,新的一場栽贓陷害在所難免。果不其然,竇憲把殺人的罪責栽在了劉暢的兄弟劉剛身上,理由是二人關系不和睦,最終上升到自相殘殺。對于這種說法,竇太后卻信以為真,她派人前去查辦劉剛,當時有一個叫韓轂(轂讀如“骨”)的人,時任尚書(類似于現在的中央部委里分管關鍵業務的核心司局官員。)他就說,劉暢在京師遇害,而劉剛遠在青州,我們應該在京城搜查兇手,如舍近求遠,恐使奸賊暗笑。
這明顯是話里有話,對此心知肚明的竇憲,立即請竇太后指責韓轂,韓轂卻始終堅持己見。最終使得太尉何敞親自出馬調查此案,真相得以水落石出,竇憲無法再遮掩自己的惡行。恰在此時,匈奴內部發生了叛亂,需要漢朝派兵援助,竇憲為了保命,便主動請纓。
此次軍事遠征相當的順利,這使得竇憲頗為得意,命班固為他寫文頌揚功德。這么看來的話,班固如果不是對竇憲所做的事情并不知情,就是無奈之舉。當然,也可能是兩種原因都有,畢竟班固自己也需要屈服于權力之下,他本身就是在“戴著鐐銬起舞”嘛(具體請參看本卷上一章“變了味”的著史者)。
竇憲最后之所以會自殺而不是“死刑”,原因僅僅是漢和帝心軟的結果,這位12歲的小皇帝念及竇太后的養育之恩,在公元92年勒令竇憲及其兄弟們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