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權控制戰略:如何實現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勵(第2版)
- 周曉林 董冬冬 孫在辰
- 1515字
- 2024-12-11 17:20:48
自序
股權是什么?從廣義上來講,股權就是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從狹義上來講,股權是指股東基于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并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股權架構,直接決定了一家公司的穩定性:公司股東之間不斷爭斗,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轉。這一點,相信所有企業家都深有體會。
管理學中有一句名言:“上層建筑決定下層結構。”股權架構,就是公司的上層建筑。大股東與大股東之間、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只有保持穩定的平衡,公司才能將寶貴的精力投入正常運營之中,才能始終向著既定方向發展。
看看那些優秀的公司,如華為、小米、大疆……它們能夠在近年來異軍突起,并保持較高的利潤增長率,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拓展市場,關鍵就在于其股權架構非常穩定,保證了公司高層制定的長遠規劃不會被輕易打破,使公司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
市場需要一本能幫助企業家深刻理解股權、合理設置股權架構、有效控制公司股權的書。本書將公司法以一種更直接、清晰的方式呈現給讀者,能讓企業家認識到股權是什么、股權架構對公司的意義、股權控制方面的注意事項等。
根據萬科股權爭奪案、山水水泥印章爭奪案等真實的案例,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能夠認識到公司股權架構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成立初期,往往強調的是核心領導的權威和項目的強力執行;但當公司步入正軌,這種管理體制過于依賴個體,一旦個體的權力發生變動,極易引起公司動蕩,進而導致公司經營陷入困境。管理體制問題是公司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另外,如何保護股東權益也是本書的重點內容。
同時,商場如戰場,企業家不妨從本書中尋找自己的影子,從公司設立、章程設計、股權轉讓、公司變更到公司治理,從企業家刑事風險、小股東利益保護到公司債權債務、公司解散,等等,從別人的經歷中汲取經驗,從眾多的法律故事中思索公司的未來。
本書是一本緊跟公司法前沿的知識書,書中結合了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以下簡稱《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五)》(以下簡稱《公司法司法解釋(五)》)、2023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尤其是《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其對股東知情權、公司決議效力、利潤分配請求權、股權轉讓、股東代表訴訟等問題的針對性更強。結合上述法律法規,本書能讓讀者真正了解與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的應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權治理不但是一個法律課題,而且在產業更迭、商業模式演變與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下,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比如,公司治理永遠處于股東、客戶、員工三邊博弈中。商業治理的價值觀與順位,一直處于動態調整的過程中。杰克·韋爾奇的治理思想是股東利益最大化,但這個商業思想盛行了不到30年,就產生了諸多問題。因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將會損害公司的長期發展。從2008至2009年,基于互聯網的勃興,股東利益最大化這個觀念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用戶第一”的理念開始興起。當下商業基于“人才就是一切”的觀念,把員工放在公司的第一位。股東、客戶、員工這三邊始終在博弈,但是,在區塊鏈時代,三者間的矛盾將得到有效解決。因為區塊鏈以保障交易的透明、公開、即時性、公信力等為技術特征,以通證作為交易媒介,會重塑公司股權關系,推動公司結構的變化。在未來的新模式下,公司治理將呈現一種全新的關系,三位一體,重疊交叉,關系模糊,即客戶≈員工≈股東,以推動公司價值的實現。
本書的寫作歷經兩年。鑒于筆者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諒解。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企業家提升公司的運營能力,在做好股權管理的基礎上,不斷將公司做大、做強、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