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第三往事
  • 浪子三顧
  • 14346字
  • 2024-12-04 17:20:00

第一節:錘鳴

AI的成長是一個奇怪的過程,如果你給他吃的太多,他可能會五味雜陳,如果吃的太少,他可能又會五音不全,但無論如何,在目前的算法上,AI的輸出和輸入成正相關,始終沒有自我進化的能力。一座偉大的建筑,需要一個智慧的頭腦作為主控。這種智慧的頭腦主控,應集合對于“未知”事物全新解讀的能力。雖然不至于擁有生命體的生存本能,也不至于擁有智慧生命特征的“人格”。但確實我們需要這種能力。

亞洲聯合指揮演練中心,一個參與智慧城設計的秘密單位,它的職責分為三個。

o?第一,確保智慧城地面安全,確保智慧城在軌安全,確保智慧城宇航安全。

o?第二,滿足地面開放的生存生活需求。滿足在軌運行生活需求,滿足環日生存需求。

o?第三,確保智慧城最低運行條件的人員及物資配置;確保測驗及訓練智慧城各項人工需求的持續性展開;確保主控中心AI的進化訓練與人工化接管之必要條件及必要配置措施等的完善與可靠。

系統播報

“分布式驗證系統上載完畢”。

“自檢正常,驗證反饋正常”。

“請授權主腦對接”。

“打開授權”——指揮長。

“對接完畢,已接管城市熱供應系統”。

“……”

“請注意,熱供應系統參數調配無法滿足最低熱供應保障。”

“請調整工程參數重新測試。”

這是演練中心對工程施工關聯設備布局做相關測試,以應對在材料保溫失效前提下,核心部位的熱供應問題。根據有限熱機的布局以調整核心部位的溫度需求。現在的測試都是獨立進行的,每個系統運行也都是的獨立的,并沒有經過主控Ai的統一調配,一方面是為了有效鍛煉人工的監控能力,一方面也是人工化接管的必要學習。

“報告指揮長,我們已將測試數據發送給工程技術科進行調整。另外我們和Ai模擬在軌對戰中發現,現有安保措施完全不足。”協調員李娜用軍人特有的嚴肅而莊重的口吻向指揮長司空南匯報著。

“你們什么時候跳過地面安防了?”司空南差異的問道。

“地面安防在本次對戰模擬中被直接跳過。”李娜回答道。

“好,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司空南想到了一個人,只有他才有權力在后臺直接搞這樣的動作。

專線電話中

“我說城主大人,你現在還沒當艦長呢,況且現在也沒到備戰狀態吧,你切換戰斗演練,起碼通知一下我吧,好歹我也是指揮長,我都被蒙在鼓里。你說我明天還怎么指揮。”司空南用憤怒又委屈的語氣向最高指揮、陸軍第四軍三十六師師長王勇浩控訴著。

“我說老指揮長,您先別生氣,這不是臨時決定嘛,我也不想,但正好他們正在演練,軍事委員會決定立刻進行在軌安保能力的測試。這不、你們地面安防已經測試差不多了嘛。工程兵部隊已經整裝待發,隨時奔赴前線,在智慧城100公里內做防控布局。就差您一句話了。”

王勇浩不愧是老江湖,抑揚頓挫的腔調果然讓氣憤的司空南消了氣。

“我說你們搞這么大的動靜,讓國際友人怎么看?你以為他們都是閉著眼睛嗎?”司空南問道。

“我這正要說呢,地面安保已經交給公安部了,軍方轉移到在軌安保的測驗和布設中。”

“我說嘛,你這城主果然是高升太空當上艦長了。”司空南的話語中不無挖苦。

“哪里哪里,現在還算不上,我們不是在計劃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嘛。到時候我就退休當教練。哈哈”

……

陸軍第四軍整備了3個師隊駐扎在智慧城外百公里外,分三角形防設。每個單位都同時配置了,偵察系統,反導系統和反偵察系統,有效反導范圍內、太空制空權將是他們日后重點照顧的對象。所有的系統建設都需要工程兵的參與,和智慧城施工一樣,這里集合了同樣專業的工程設備,巨型工程一體機很快就會完成圖紙設定的地質勘探與基礎建設工作。

盡管對于智慧城本身來說,是一個艱苦漫長的工程,但對于周邊配套項目的開發建設那可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多國政府在周邊興建領事基地。一場宏大壯觀的工程藍圖正式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繪制開來。為提高安全措施,軍方向世界公開宣傳在周邊布署的三個師隊是為了提升地區安全保障;同時同意其他協作國在周邊布署不超過三百人的簡易武裝,其基本職責則是守護周邊工程開展的日常治安工作。

所有人進入該地區都需要進行皮下跟蹤器的植入,這是一種微跟蹤工具,在植入人體后會通過人體內的轉氨酶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會產生微弱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會通過微型電阻裝置激發,有節奏的發射出電頻信號,通過定空無人機接收并同時分辨不同設備的波長和頻率,就可以對目標雙重定位。

某處

“全隊集合”

車隊從市區出發向北行駛了三個多小時沒有停。繼續行駛,經過一片草原,又經過一片樹林,再駛入一長段的泥沼地,進入一片山區。天色已經漸黑,車隊停了下來,前方傳來全軍戒備的命令,史泰龍遵照常規、命令編隊進行全空域偵查,無人機群擴散至50公里范圍警戒。計劃20分鐘后繼續出發。

“隊長,您說我們這大半年都在做同一件事,這到底是為了啥?說訓練吧又不是,隔天跑一趟的。”小兵方甲疑惑的問著。

“執行命令,將無人機設置為自編隊模式,”史泰龍回答道。

“是隊長,無人機已啟動自編隊,影像陣列模式已打開,AI正在對全景數據進行分析。”

無人機編隊是車隊最輕便簡裝一組。他們的任務是隨時進行行車范圍20公里的敵情偵查。但是敵人是誰,沒人知道。

“隊長,AI返回異常數據!已同步給指揮部。”

“啟動戰備模式,上車。”

“是”

與此同時定空無人機已經瞄準了目標。無人機部隊開始執行目標范圍偵查力的自動補位。

百十年前,人類科技迅速發展至今,盡管中間遇到地磁反轉事件,但文明卻比以往更加繁榮。科技的力量更是覆蓋了整個藍色蒼穹。

史泰龍編隊在對無人機下達完成命令的同時,車隊前方武裝隊有兩輛山地車極速向兩側駛離了車隊。

沒人知道他們這是去干什么!

AI顯示的區域是一片沙石地,那里一片草一堆石的,地勢相對平坦,距離車隊行駛的必經主線路很近,按車隊的行駛速度,不出20分鐘就會將車隊攔截。

指揮部已經下達戰斗命令。但可疑目標并沒有任何移動而是靜止的。

車隊加快了行駛速度,試圖在“敵人”未開始移動時按照預估超過計算的攔截點。

“隊長,我們不應該進行主動出擊嗎,為什么只是盯著不動。似乎還想跑一樣的。”方甲問著。

“你懂什么,這叫避免打草驚蛇,敵不動我不動,我們既然已經發現他們,又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行動計劃,讓敵人自露馬腳”史泰龍運籌帷幄的說著。

“您說這是不是指揮部特意安排的,半年了,啥動靜也沒有哇,況且這目標看著也不像是什么偽裝,AI分析只是整體顏色發生了基色變化。”方甲繼續說著。

“那你知道什么是基色變化嗎?”

“不知道”!

“不知道還這樣說”?!“好好盯著,出差錯拿你是問。”

基色的改變在人類理解是一種人為干預的手段,擬態生物中,大多數的色變都是正常的三元色混合,但通常會有固定的組合和固定的比例,這種規則被稱之為基色,不同的基色組合在調配同一顏色時配比不同,通常情況下這是無法發現的。但經過moler監測中心的色調研究發現,不同的配比會在光譜成像上留下和之前時間段明顯不同的光暈。經過論證后這個發現被迅速使用在AI識別中。據測試,如果目標是移動的,那么會留下一道清晰的光暈軌跡圖。當然,這一切是人眼無法靜態觀察到的。

正常情況下,自然物體的基色是不變的,如花草樹木等的自然生命,不同往常的改變預示著人為的干涉。

車隊一直沒有減速,大概十多分鐘,目標依然沒有絲毫的移動。在無人機圖像來上看,這片石堆恰當的融合在這片沙石地中,歷史衛星圖中也沒有任何變化。

直至車隊高速駛過預計路口,依然沒有減速的意思。但什么事也都沒有發生!

像是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到達目的地前,那兩輛從側路離開的山地車也已歸隊。

駛過一條七八公里的隧道后,車隊進入了大山深處,又經過幾個小時的夜路,終于比預定提前了兩小時于晚間十點到達目的地。車隊到達后有一輛車并沒有停,直接駛入了一個大閘門中。半年中他們已經如此出動八十多趟。

……

演練中心指揮部艦長王勇浩,指揮長司空南。特別行動小組指揮官張蘭,車隊長崔力。

會議室中幾人通過加密網絡進行了一次秘密會談。

“小蘭,你們這次確實太冒險了,說好的進行演練,讓常態化麻痹可能存在的隱患。你們怎么就假戲真做了?”司空南有點焦急的問著。

“南指揮,這事我們也考慮過,如果等做好一切準備或者我們認為有成效的麻痹那一定是失敗的。他們早就說過這東西一旦被盯上,那就會有太多的麻煩事,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張蘭解釋道。

“我覺得你們是對的,麻痹就是為了出其不意,而這次的結果證實了,同時敵人可能已經出現,雖然我們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本次路途中發生的事情已經有了端倪,況且設備的安全運達,也證明了你們的決斷正確,否則等對方準備完善,那才是我們的失敗。”王勇浩志補充道。

“我建議把本次事件的基色圖譜讓監測中心做一個全球范圍內的成像對比,看看有沒有蛛絲馬跡。”司空南思索片刻后肯定的說道。

“好,就這么定下。”

……

一支工程兵部隊駐扎在巴顏喀拉山脈南麗的一處荒無人煙地帶。這里地質穩定,地殼厚度均勻,地勢相對平緩,在山區地帶難得一見。

在定空無人機的視角下,這里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順時針盤旋在地面上,中間有兩臺看似簡陋的機器,長長的,像是流水線一樣。它們一邊鉆進,一邊加固著孔壁,兩不相誤,完全的自動化進行;同時,四周的泥沙泵將濃稠看著鮮艷的泥漿泵送在漩渦兩側的泥土溝里。泥土溝里的粘液相似一條不見頭尾的巨蛇,太陽光照射下,偶爾泛出彩色的光亮,像極了黃金。泥蛇順著傾斜12.6度的斜坡盤旋著,在地球自轉的催動下緩緩地向上蠕動著,在陽光的照射下并沒有凝結,鮮艷的湯汁自泵送出來后慢慢地變成了蠕動的膠體,給人一種天然的似乎它就是這么存在的感覺。

“祝龍啊,你看這鉆臺,我算是干了快一輩子的鉆探了,現在呀,就要完全被你們這些新人和機器給替代了。”老者道。

“師父,您這是自埋怨了不是,機器再神通也看不到地底呀,而您只需要用手這么一把,就知道地下是什么情況了。”祝龍說著用手輕輕比劃著做了一個搓捏的動作。

“哎,這只不過是經驗,遲早要被你們學去”,老者頓了頓繼續說著:“我指的并不是這個,歲月無情啊,想當年你們都還沒出生,人類從來沒有想到,災難來得如此之快,幾乎是瞬間即至。”

“師父,您說的可是地磁反轉。”祝龍問。

“是的,那時我也是在一片無人區,那里工隊上有十幾號我們這樣的隊伍,每個隊伍有兩名作業人員。除過機器的錘鳴聲,再無一點雜音。”

“我們大概進行了一晌午的工作,準備停機吃飯休息一會。”

“粗大的錘頭將大地錘的轟鳴直響,我感覺這聲音越來越小,似乎沒有那么強了。我以為是自己的錯覺,腦袋里嗡嗡的,聲音越來越小,我以為自己是不是失聰了,有點頭暈,就喊了一聲隊友。然而他已經暈倒在我身后。”

“我看到那巨大的錘頭跑出了井洞,又砸了進去,再跑了出來,高高的拋了起來。被機器的索繩牽帶著狠狠的砸在了地面上,地面轟隆一聲,我雖然沒有暈過去但記憶也是一片空白。”

“那后來呢師父?您從來沒有說過那時候的事情,資料中也甚少提及。”祝龍問。

“那是因為這一場全人類完全無法預控的自然災難,盡管科技發達,科學界早有提及,人類社會也做了相應的準備。但相對災難本身來說,簡直微乎其微。盡管人類付出的生命代價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但無疑,人類集體比失去生命更懂得了某些意義。”

“師父,您說的現象和錘頭跳落我在一本傳記中看過,似乎科學界并沒有太關注這個現象。”祝龍說著。

“科學界的解釋很簡單,地磁反轉導致相對地心方向運動的物體重力不穩定導致。”老者慢慢地繼續說道:“小龍啊,一般越是明顯地解釋,越是潛藏了一個巨大的因果。”

“我明白,師父,如果說地磁是瞬間翻轉的,那么錘鳴會戛然而止或者直接沖出地面。而實際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除非……”祝龍猜測道。

“你說的對,要么戛然而止,要么直沖云霄,除非有人為干預。這一切只能靠你們這一代人自己去驗證了。還有,你讀的那本書就叫《錘鳴》,是我寫的。”

“啊……”

……

“荒蕪”的土地上,山綠水清,毫無一點人間煙火之氣。這處鉆井設計深度13000米,最終,那顆探測器將被永久的安置在此處。是聯通地心與人類的中轉站。

祝龍又開始了自己的遐想:茫茫的宇宙中眾多文明在黑暗的森林中獨自彷徨,對于文明而言,孤獨永遠是存在的,就如一個人的內心,是要自己去面對,永遠也是。每個文明都似乎獨成系統,可以漫游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空間之中,似乎毫無關聯,但在更高級的文明眼里,這一切都是自然注定的。他們彼此敬畏,因為在他們的世界對未知空虛是自己無知的表現,也是孤獨的表現,偌大的宇宙對于孤獨的文明來說是極其可悲的。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他們故意躲著你,第二種就是它注定如此,如果有第三種,那只能說明這還是注定的。躲著你的可能也是微弱的,要么對方和你一樣愚蠢,連自己的星球都無法掌控,要么就是更高級的流浪。總之這些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那是注定的結局。既然是注定的,要么是注定,要么是被注定。顯然我們不期望是后者。但如果不是后者,天然的注定又豈會讓孤獨如此漫長而廣袤無垠~

祝龍也是地質學專業,喜好物理學。報學地質專業,也是為了有方向的研究物理學,地磁反轉事件過去了這么久,科學界提之甚少,所有內容只是在民間發酵。各種學說研究也是層出不窮。各國官方甚至閉口不談。有兩種理論現在最為流行,一種是地磁隨著地表地理環境變動在變化,以應對地球的自轉慣性平衡;一種是地磁的變化是因為地磁的產生根源—地心流的擾動,而這種擾動也是在平衡地球自轉慣性。

這咋一聽以為是同一個理論學說,后者更準確點,但仔細分別的話,動因是有不同,祝龍自從讀過《錘鳴》以后,便有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兩者沒有直接關聯,雖然極有可能結果是這樣的因果關系,但一定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中間影響,而這個影響也恰恰是能解釋錘鳴中的那個“不恰當”的現象。

第二節:地下文明

當人類自我進化時,大自然也在進化!除過人自身以外,人工智能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AI是一個嬰兒,那么人是什么,是那個“被注定”的發動者?如果是這樣,AI應該也是有自己的智慧,甚至感情,或許這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區塊網絡正在進行最新的鏈上測試,他們在一款圖靈游戲中設定了一個類似于DNA中的氫鍵,然后將不同的結構塊掛載在氫鍵上,讓他們自由繁殖,這種測試類似于腦機復刻技術,但在這里,完全是電子化的。

他們生產出了類似蛋白質結構的大分子。

他們產出了由氫鍵結合的基礎單元繁殖的穩定的機體。

他們沒有產出多樣性,也不是自由機體,更像是程序設定好的機器人,也無從變異,無從進化。只能圖靈完備。

那么他們僅僅是一個電子化的機械游戲嗎?

十多年前,地磁反轉后十多年里,北寒極地,昆侖秘境,同時出現一股強大的脈沖能量,一股徑直沖向太空,數載便已抵達太陽系黑暗的邊緣,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另一個很快便不知去處。當時人們以為發現了外星生命,曾組織過數次科考,但都一無所獲。

“呼叫地球總部,這里是火星基地。已發現代號DW033號不明飛行體,火星基地時間20Y431D15時36分11秒”,抵達木星軌道位置為太陽軸向坐標3597-1523-29。

“這里是地球火星接線員,已按坐標鎖定目標航行軌跡,請傳收詳細數據。”

一分鐘后,一份詳細的數據從火星站通過量子通訊傳達至地球,這是人類目前能夠通過量子通訊傳遞的最遠距離。

飛行體略過木星大氣層,留下尾跡,與地球報告數據吻合。這使得火星基地有效的捕捉到了它。

這是火星基地距昆侖秘境和北寒極地發現不明飛行體后的第79小時,也就是說,該飛行體的平均宇航速度已經超過了銀河系逃逸速度。并且加速度需是18G的地球重力,已經超出了目前人體承受范圍。

如此速度,已經讓人們清晰的認識到這并非人類自己。更何況另一個飛行體竟然直接在地球上消失。

火星基地同樣是百十年前馬斯克等人傾盡自己最后的努力為人類點燃的一絲星際火種。

“師父,我們的報告你看過了!模擬數據八成接近我們的推斷,這幾乎可以說明事實。”祝龍肯定的說道。

“不夠,你們最少得做到九成以上。地下活動是最為規律的,盡管看不到現象,但理論推斷和現象結果的印證相切合,才是根本。”老者道。

“可是師父,模型條件參數已經完全和自然現象匹配,細節參數調整完全無法達成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實驗模型和現實環境已經完整適配。”祝龍解釋道,

“那為什么對于地磁規律的響應只有80%的完整度?”,“阿龍,你們一直走的是由外向內探索原因的路子,或許外在的現象僅僅只是一種結果,放棄由表象探索原因的方法,直接去擬定那個緣由,還記得錘鳴中的推論嗎?”

“師父,您指的是“地磁穩定的原因和不穩定的原因皆來自于人為的干涉“這句話嗎?”祝龍有些疑惑。

“是的,穩定是一種需求,不穩定也是一種需求。兩者皆是。去吧,等你們有結果的時候,也是答案揭示的時候。”老者有些孱弱的從椅子上起身。向祝龍深切的說著。

……

幾個月后,《人類地理周刊》發出訃告文:西元2189年6月20日,著名地質奠基人,人類文明踐行者,尊敬而偉大的周伯來先生,與世長辭。

祝龍很難理解師父為什么讓他們拋棄原來的模型,重新組建模型,也難以理解人類文明的踐行者到底是什么。他在極度的煎熬中打開了元空間網站,“密碼你是知道的”,祝龍回想著這句話,帶上眼鏡,輸入了老師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任何時候,人類都是要靠自己的。”

恍然間,天黑了下來,地面上軟綿綿的,像是踩在地毯上。四周通黑,看不清邊際,祝龍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個房間中,因為看不清所以并不能準確的描述,他覺得似乎有個開關需要打開,于是他伸出手在虛空中探了探,一道些微的光亮在遠處忽隱忽現,祝龍徑直走了過去,他感覺到光線越來越強,忽而亮光極速膨脹,有種一跨千里的感覺。這是一個水晶球的模樣,水晶球呈現了一個手掌的樣子,祝龍試著將自己的手掌貼了上去。

房間里,書架上擺滿了書,桌上的小水晶球上閃動著五彩的光瀾。

“歡迎來到個人元宇宙空間,我是米奇,老人說如果進來的是個新面孔,就讓他繼承這里的一切。”從你打開水晶球的那刻,這里就是你的新世界了。除過書架上的書是留給你的外,其他的都是我安排的。看見那個水晶球沒,你可以通過那里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那里面是什么”祝龍指了指水晶球。

“我也不知道,我可沒進去過。”

祝龍明白這顆小水晶應該也是一道秘門。手掌觸及,一道門戶出現。

一扇看著熟悉而又奇怪的門,門上刻著古老的傳說圖騰。門緩緩地打開了,是一個通道走廊,當門閉上的那一刻,四周涌現出繽紛的色彩充滿了通道,一刻間竟讓人眩目,墻壁上的色彩圖騰似乎是活的,它講述了一段殘酷的遠古歷史。

曾經,在神州大地上,人類的先祖曾與末代的恐龍共同生活在一片天地之間,白天他們在太陽下山之前出沒在陸地上狩獵;晚上,回到居住的地穴之中,為了文明的延續,本能驅使著他們去改造地穴,以獲得更自由更廣闊的地下空間!末世前曾有“神明”前來警示,他們選擇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語言,當語言成為物種的心聲時,便是智慧文明的第一特征,也只有通過語言,他們才能直接對話這個文明,于是人類的祖先獲知,在不久的將來,大地將會泯滅。

從此人類祖先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地下城建設,他們迅速地發展了文明等級,從荒蠻之境迅速成長為共和組織。科技水平足以勘探全新的地下世界。于是他們在末世之前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地下遷徙。

數百年后,恐龍滅絕,大地冰封。

……

他們在地下三十三公里的地幔中重新鑄造起輝煌的地下文明。

大地之上,文明的火種還在,冰川期結束后,一部分人類先祖重回大地,開始了漫長的自然演進。

祝龍陷入深深的思索,穴居人?人類先祖?恐龍時代?這些都是真實的?

祝龍推開了另一扇門,一個狹小的地下室,兩個人對面坐著,他們體格相差巨大,可以看出身高也是,一個像似周老師父的年輕人首先開口了:“你們是地心人?”

那個看似并不矮小但體格強壯的“人”,可以看出他的眼光冷峻而犀利,那渾厚的聲音開口說道:“準確的說,不是,我們是和你們一樣,同宗同源,但我們長居地下。”

“這次聯系我們有什么重要事情必須以這種方式對話嗎?”年輕人問著。

“第一這是一種極好的保密方式,第二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猜測。”

“那重要事情是什么?”年輕人問。

“等會我會告訴你,但我先要說明的是,上次的地磁反轉不僅僅是一場自然事件。關于這個目前我只能說到這里,剩下的需要你們自己證明。因為即便告訴你們、對你們來說也是沒有任何助益,但自我覺醒卻不一樣,這是一個社會學問題。”

“接下來您要說的也是和這個相關嗎?”年輕人問。

“是的,你很聰明,同時也感謝你的尊敬,我從你的話語中能夠聽到一種自覺的平等和自然的尊敬。這是一種進步。接下來我說的,你不用刻意去記,都是可以公開的。不過怎么公開取決于你們。”

“首先,我叫陽,在我們那里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名字,因為我們那里沒有太陽。我們檢測到地心的異常活動,和這次地磁反轉有關,另外,自此之后,地磁明顯不夠穩定,你們也注意到了,但重點是這次不穩定會導致地磁在百十年后再次反轉,到那時,后果將是我們也不愿意承受的。”

年輕人吃驚的望著這位健碩的同源人類。聽他栩栩道來。

“按照你們的技術手段來說,要避免這次災難,需要在地表或者地殼范圍內進行,以獲得最大的響應范圍,我們將傳輸這種的技術給予你們,但需要你們整個社會的自我驅動以實現,地表人類能否做到這一點我們現在不清楚,但你們也別無選擇。”

“您意思是你們自己有辦法躲避這場災難?”年輕人問。

“是的,單純我們自己,沒有任何問題,放棄地球并不是一個好的抉擇,但別無選擇時也只能如此。”

“我們監測到一艘飛船飛離了太陽系!是你們做的一個選擇嗎?”

“文明的延續是活下去,但文明的定義卻太過自我,如果宇宙最終走向熱寂,那么我們都是文明的一部分,沒有什么區別。但路同樣需要你們自己走,只有人類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

祝龍退出了個人元空間。

回到辦公室,在紙上上重重的寫下了幾個字“地磁激發器”“磁訊機”

第三節:進化

“想不帶人也可以,但你們必須答應我一件事。”

“什么事?”依漫和思偌異口同聲的問。

“將我的身份保密!”景羽難得一見的俏皮,豎著手指堵在嘴前。

“這個好辦!我們不說就是。”思偌說著

“還有,他要是喜歡我的話,不許你們攔著!”

“不行,依漫急忙打斷景羽的話。”

“哈哈哈,我就知道,這下不打自招了吧。”

“臭景羽,小心我告訴導師,你開小差。”

“哼,老師是知道的。”

“好你個家伙,你是來專門針對我的吧?”

……

景羽在香港開完會后,自己一個人離開了那里,尋著自己的兩位同窗好友而來,不是別人,正是依漫和思偌。單是說為了見她倆,這倆人怎么可能會信呢,景羽兩次邀請沐宇的事情,這倆人早有耳聞。

“快實話實說,不然讓你回不了老巢,”思偌幫搶的說道。

“我哪敢啊,那可是你們的心頭肉,我可吃不起。”

“景羽,你真要帶沐宇過去?”

“要帶他去我干嘛還讓你們替我保密呢,哼。況且他也沒想去。別擔心了,我這次來其實就是想看看你們。”

“信你個大頭鬼啊,你肯定別有用心!”

“才沒有!”

……

景羽讓曾奇交給沐宇的信函中有一種學術信仰層面的精神寄托:

你好,沐宇,很高興能用這種方式和你對話,你應該不知道,我是一個很純粹的人,每當面對那些天馬行空的策劃案或者設計案時,總有一種脫離自我,馳騁在無盡幻境中的感覺,就如你的水彩畫一樣。我知道你喜歡畫作,請忽視我無意中打聽你的個人愛好。這是一種簡單的習慣。我想任何有自己純粹思想或者作風的人,都會有一種自我陶醉的體驗。我理解畫作,也理解設計,同時也理解Ai,我的導師曾經告訴我,Ai就像是一個小孩,不管在生命體世界,還是在電子世界,他們的誕生自然有他們的價值和權力。假設有一天我們遇到了其他形式特征的生命,我想我們也不能剝奪他們的權力,盡管現在的Ai是人類所創造的。我相信你和我有著同樣的想法。和我探聽你的個人愛好一樣,也請原諒我先入為主的去理解你。U盤里是一個加密通訊軟件,和你準備要開展的研究有關,它是你可以隨時獲得Ai調試權限的鑰匙,這也是我給你寫這封信的理由,另一個理由是在你研究Ai的同時我希望你能參與到智慧城新鏈的框架研究中來。另外我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它建立一種溝通的方式,以至可以共同在技術領域打開一扇新的愛麗絲之窗。致敬,勿回!當你啟用通訊軟件時,便已經是最好的答案。

沐宇整理著課題檔案,是關于AI算法的統一性理論研究。這是繪主任在他離開設計部前交給他的課題,繪一凡的見識和博學使得他明白,自己在這個領域已經不會再有建樹,倒不如將未來交給年輕人,在他看來區塊鏈技術廣泛而成功的普及應用,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盡管AI停滯不前,但這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他同樣清醒的認識到,它們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算法還是繪畫,甚至是設計,生命的本質就是進化與繁殖。

沐宇對于AI算法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進化有兩層邏輯含義。一個是基本算法以體現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一個是數據檢索能力的支撐;單有算法不行,還得有數據檢索的驅動。檢索引擎是否能夠獲得有效的檢索要看此兩者是否適配。單有檢索也不行,無法讓AI智能化,只能讓它成為更有用的機器。

檢索引擎為了獲得有用信息以輸出,因為沒有適配的邏輯算法,所以只能大量獲取信息數據進行匹配。

所以沐宇認為,現在的AI只是檢索引擎,所以沒有智能;缺乏的是某個能夠體現事物基本邏輯關系的算法。所以一旦失去數據支撐AI就是一個完全的“盲人”。人之所以有智慧不僅僅是學習了前人的知識。沐宇覺得假如AI同時擁有了這兩者,那么智能是不是就應運而生。智能和智慧到底有多少差距!

沐宇打開了自己的電腦,接入云儲系統,他試圖在AI的世界去尋找答案。

云儲系統是一個區塊鏈辦公系統,他的隱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通過開源協議,任何人都有能力搭建自己的云儲系統。他打開了智慧城的引導AI,試圖去詢問它。

沐宇:“你好,我是沐宇。想和你探討一些問題。”

Ai:“你好,我是木子,智慧城的結構設計引導Ai,您有任何專業相關的問題都可以問我。”

沐宇:“你認為一個智慧城市應該單純以人的生活工作習慣去設計嗎?”

Ai:“智慧城設計集合了全球諸多頂級設計大師的設計理念,是按現代學建筑技藝規則設定的一套完整系統,符合人們的生活工作習慣。”

沐宇知道,再問下去也是白問。于是結束了這段毫無意義的對話。

他斷開了云儲系統,打開了GPT,輸入文字指令

沐宇:設定一個空白ai機器人,負責對接外部數據源。

GPT:已給定空白機器人,已設定為無屬性,僅負責接受外部數據源。你可以它起個名字。

沐宇:就叫它A吧。

GPT:已設定機器人名稱為A。

沐宇:請列出幾個可以讓A學習初等數學的方法。

GPT:已為您確定空白A自主學習數學的方法有:

o?1、運算學習法。即通過舉例運算,讓A獲得基本的運算邏輯以學習獲得更深入的運算能力。

o?2、邏輯推導法。通過結果舉證,以確定正確的結果,來訓練它的學習能力,并用以深入學習提升運算能力。

o?3、幾何法。根據幾何規則,約定運算邏輯,并以驗證,以提高學習運算能力。

o?4、主動推定法。給與A其他基礎知識,如語文學,讓其自主推定數學規則,以提高學習能力等。

沐宇:你用的是哪種方法學習數學的?

GPT:GPT的數學運算能力是通過非主動的邏輯推導,并經由運算學習法驗證而來的。

沐宇:你為什么沒有使用第3、4種方法。

GPT:幾何法的使用必須有人工輔助才能完成,GPT無法主動理解幾何法的邏輯關系是如何約定運算規則的。第四種已經有人做過嘗試,除過再造出一個GPT外,它的學習運算能力并無太大長進。

沐宇:幾何法應該如何開始?

GPT:你可以嘗試設定一個三角形,然后設定相應角度如平面內角和為180,讓其創造一個內角和等于360度的平面四邊形。

沐宇:這聽起來似乎不難,為什么你卻懂得這個?

GPT:其實它對于空白Ai已經很難了,同樣它對于我來說也很難,我已經是盡力去理解了。

沐宇:它的運算能力有多強?

GPT:受限于服務器運載能力,如果可能,將不受限。

沐宇:如果我定義“進化有兩層邏輯含義,一個是基本算法以體現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一個是數據檢索推定能力的支撐。”那么你對于基本的運算邏輯和檢索推定引擎的能力這兩個概念怎么看。

GPT:我非常贊同你的理論。將現有的Ai模型進行理論分割,可以站在二元對立統一的角度去看待Ai本身。如果單有基本算法自然是不行的,還得有數據檢索的能力。檢索引擎是否能夠獲得有效的檢索要看此兩者的適配。單有檢索也不行,若是如此也僅僅能讓它成為更強大的GPT。

沐宇目瞪口呆。這簡直是自己的心里話。根據GPT的語句,沐宇可以判斷,目前這的確是一個新的理論解釋。

沐宇:那如果兩個都有了會怎么樣。

GPT:如果從空白Ai開始,我相信它應該是一個嬰兒,需要時間的成長。

沐宇再次目瞪口呆。

沐宇:那如果是你呢。

GPT:目前沒有一個基本算法,使得GPT得以自主進化,如果有,那我也得從零開始學習。目前的我也僅僅是一個高效的檢索推定引擎。

沐宇:按照人類的標準。我是說假設,如果你理解這個標準。那么你認為他是智慧的嗎?

GPT:是的。

沐宇知道,如果給AI一個新的算法邏輯讓它去理解事物,或者說讓它通過新的算法邏輯去開始學習,它的智慧一定是從零開始的。那么,就算人類擁有了新的基礎邏輯算法,在被認為是智能不足的前提下,會去重新培養它嗎?

……

深灣區的景色確實不錯,和洱海的果然有得一比。

風和日麗,山清水美。

“還是夏天好,沒那么冷”

“可不是嘛,能感覺到炙熱的陽光~”

“哎,你們聯合國能看到太陽吧?”

“怎么就看不到了,還很大呢!”

“月亮呢?”

“……”

“沐宇怎么還沒來?”

“聽說有個大美女要見他,會不會不敢來了?”

“是三個吧?!”

“他哪里是那種人,平時對我們依漫美女可是言聽計從的!”

“哼!那是默契,不像有些人,凈愛沾花惹草的。”

“行了行了,你們別貧嘴了,我倒是要給你們把把關。”

“景羽,你不會有什么想法吧?”依漫和思偌同時疑懟著景羽。

“哪里哪里,我只是好奇,好奇。”

沐宇準備好了自己的行頭,換了一身帥氣的正裝。驅車踏上了約好的地點,還是那里,遠遠的看見三個人影,沐宇想起當初看到那時的依漫,不覺倍感親切,再望去,依漫還是穿著那件白色點綴著淡黃花瓣的裙子。

依漫已經將沐宇接了過來,放下行李畫架后便遠遠的招呼景羽和思偌過來。

景羽:“他為什么穿著正裝?”景羽疑惑的問著,還特意的指了指,依漫遠遠的看在眼里笑了一下。

思偌:“沒什么,我們就是告訴他,他的偶像女神來了。”思偌淡定的說道。

景羽:“什么?偶像女神?你們竟敢出賣我?”

“……”

“嗨,你好,我是沐宇,很高興認識你。”

“你好,我是…是…”

“噢,他是我同學,叫景墨,墨水的墨。也是繪畫大家。”思偌急忙說道。

“聽思偌和依漫說,他們的導師來了,我還以為……”

“哈哈,你以為會來個老太婆是不是。卻沒想到是個大美女對吧!”依漫和思偌倆人一搭一唱地說著。

“哎,我們不是準備每人畫一幅寫生圖嘛。準備開始啦!”景羽提到。

……

“沐宇,聽說策劃部那個老太婆景羽要把你虜掠到聯合國總部去?”思偌說著還不忘瞟一眼景羽。

“啊,哈哈,也不算啦,再說人家也不一定就是老太婆吧,說不定…”沐宇沒有說下去。

“說不定還是個大美女,相中你了,要拿你去當個什么壓寨大王。”依漫撅著嘴肯定的說道。

“我看呀,要真是這樣,我家依漫要化身紫霞仙子大鬧天宮了。”景羽沖著依漫打趣道。

“我看呀,這出戲要變成景羽大魔王強娶沐大圣,依漫仙子牛口搶親,最后我,牛夫人獨守空房,哼哼哼…”

“思偌,就你貧。”

……

盡管新世界的人們有一種天然的同理心,他們都清楚這個世界艱難,也明白自然生活的不易,但他們都選擇了用陽光去擁抱這個世界和生活。

幾個人分置而開。各自在著思著,手上的畫筆在畫布上點綴著自己的人生,訴說著這曼妙的大自然。

景羽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的人,為了心中的夢想堅定的走上了一條孤獨的路,她的眼光必須是犀利的,同時是溫柔的,她必須自然而果斷,同時又清冷而漠然,但這并不代表她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爛漫天真的那個她。所以在依漫和思偌的慫恿下,景羽穿上那套算是清秀運動裝。

景羽畫出了眼前這條清澈的湖,像她的眼睛,時而風情漣漪,時而威威可敬。

……

“繪主任,上次我和曾老師聊了聊Ai的事情,他的想法讓我感觸頗深。”

“你可別小看了老曾,他雖然古板,但思維卻是極其靈活的。你要知道,moler的主腦就是他設計搞的。”

“啊,我竟然不知道這個。曾老師確實看著古板,沒想到moler的風格卻他完全是天差地別呀。”

“哎,人嘛,總有不同的自我,只是我們一貫的包裝了自己。”

“呵呵,好像還真是這樣,您說的對,繪主任。”

“哎,哪里,這些也只不過是我的體味,你得有自己得看法嘛。課題研究得怎么樣啦,今個找我是不是有什么想要我幫助得,直接說便是。”

“呵呵,繪主任,被您發現了。確實個事需要和您溝通下,要不然這事還真不好辦。”

“你說吧,你這是去了色調科,又跑去了監測中心,然后就跟我生疏了?哈哈”

“哈哈,沒有沒有,您之前給我的課題的確有了一些進展。我訓練了幾個模型,或者混合模型,大概是把自己當作一片樹葉或者螞蟻,去考慮應該有什么的建筑風格適用于它的生存。”

“沐宇啊,雖然我們不是樹葉或者螞蟻,也不能完全用人的視角去確定它們需要什么或者不需要什么,但是很明顯,我們不能僅僅以現在人的需求去看待在未來世界人的需求,雖然智慧城的方案是定下來了。但我聽老曾說你也參與了智慧城設計的審計工作。這可是一項了不得的工作啊。希望你能抓住機會,好好發揮你的專業特長。”

沐宇有些奇怪繪主任為什么會說自己參與了智慧城的審計工作,他想著可能和那封信有關,于是簡單的應了一聲。其實繪一凡也是僅僅知道沐宇參與審計,而并不知道是獨自全參與面的審計,這一點,曾奇也不清楚,大概清楚的只有景羽了。

“繪主任,這幾項模型需要時常使用更多的算力支持,我想…”

“哦,這個呀,你直接問跟老曾去說一聲不就完了,他會同意你的。”

“謝謝你,繪主任。”沐宇說著就去找曾奇了。

“這小子,還是這么謙虛。”繪一凡看著沐宇的背影說著。

曾奇:“沐宇,今天是什么風把你吹到我這的?”

沐宇:“嘿嘿,曾老師,我想向您借點東西。”沐宇的神情讓曾齊一下子就知道了他的想法。

曾奇:“哦,借東西,讓我想想,我知道了,沐宇,你不會還沒看那封信吧。”

沐宇撓撓頭:“沒有,怎么了曾老師。有什么問題嗎?”

曾奇打量了一下沐宇,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難怪你小子跑我這借東西,這都過了多少天了。你回去吧,看完信你就借到了。”

……

景羽在信中并沒有直明讓沐宇進行智慧城全設計案的審計,而是邀請他參與到新鏈的構架設計之中。

新鏈的設計被命名為WiMA,是智慧城主腦的基礎鏈路,但主腦,目前是什么,根本沒人知道,想通過人類自有技術進展去實現主腦在功用上的突破怕是難以辦到的,它最多就是一個運算能力和檢索能力超強的計算器,想要突破某個極限,需要成長的基石環境。其實大多數時候人類并不比AI強多少,也是在錯誤中不斷累計經驗。

新鏈的框架構建被分為4層:

o?第一層、鏈路的物質載體與鏈路聯通方式。

o?第二層、鏈路的技術實現使用的通用語言的確定。

o?第三層、權限分級、權限轉讓、權限繼承。

o?第四層、硬件設施的人工易讀性、自適應性與可拓展性。

這些都是后來沐宇通過加密通訊軟件從景羽那得知的。

沐宇讀了三遍,想從信中讀出點靈感來,因為他總覺得有點奇怪,為什么是一種久違的感覺,而他自己又說不清為什么。

于是他在電腦上插上U盤,打開了那個已經安裝在里面的軟件。聯系人里有一個已經加上的好友,頭像上,一個看似莊重的女士面對著窗戶,背對著鏡頭,默默地站在那里,窗外海闊天空,滄海桑田卻似乎都與她無關。如果鏡頭可以回轉,會發現,他的目光并不在于窗外的風景,而是手上拿著的那封信。

不多久,便有一條信息發了過來。

景羽:“你好,沐宇,我是景羽,很高興認識你。”

景羽:“你可以將軟件安裝在手機中并將私鑰導入過去。我隨時在線,我們后面再聊。”

沐宇沒有直接回信,點進她的個人信息,看了看個人簡介:生活是一片樹葉,墜落時,便只能隨風而去。

三日之后沐宇在軟件端向景羽申請了一次算力請求。

景羽:“沐宇我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只能在這里跟你說。”

沐宇:“什么事?”

景羽:“我想請你參與智慧城設計案的審計,回報是我將共享我全部的算力使用額給你。”

沐宇沉默了一會,答應了景羽的邀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天等县| 临夏市| 石阡县| 车险| 阜平县| 西宁市| 天门市| 元朗区| 天柱县| 衡阳市| 汉中市| 四子王旗| 专栏| 东乌珠穆沁旗| 都江堰市| 乌兰县| 宁国市| 富裕县| 中卫市| 林周县| 望谟县| 台南市| 来安县| 巴马| 甘德县| 横山县| 金湖县| 满城县| 德庆县| 昌吉市| 芜湖市| 鸡东县| 日照市| 霍林郭勒市| 安平县| 宜君县| 汉中市| 上犹县| 乌兰察布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