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好的思路講講舅舅了。
以前的許多解析藏在心里,許多推演暫放心里。今天隨意想了一下看有什么新的思路,結果還真有。
切入點在于對爺爺奶奶輩的認知到了一定程度后,這次再想舅舅莫名其妙的深入到了外公輩。
我少年時便死去的外公!
我好像并不親熱的外公,最后的映像是在死去的外公床上見過,那時候什么都不懂就爬在床上打量著“熟睡”的外公,我甚至葬禮的映像都沒有——隱隱還是有那么一點微弱的感覺,我好像有印象!
或許舅舅那邊并沒有讓我參加外公的葬禮,呵呵,有些事情好像早就注定了。我以前抓得點還不太對,一下子就釋然了。
外公,遙遠的陌生人。
外婆,活著的陌生人。
所以,我要不要放開思想與想象真真正正的直面死去的母親背后的原由。
如果外公沒死,好像我人生對外公的記憶也是空白的。空白好呀,空白就是意義,意義藏著命運——夢想還沒著落,人生倒是想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大舅!
家庭的人際關系好像真的分布的剛剛好!雖然我挺想將舅舅們進行一次性轉,推演母親的生活會有什么不一樣。
久遠的事情先不聊了。
我從貴陽回來最開始的兩個場面好像可以合攏了!
母親生日,這邊兄弟姐妹開給我母親慶生。
我的生日,小舅舅帶著表妹來給我過生日。
真就是一場針對我溫情表演呢?哼,后知后覺也是知覺,年輕人那能看的這么透徹,現在這種情況,我還要假設自己早知道一切,還會不會回來嗎?
真是被困的死死的!
我這個完美的“國男”,在這些虛假的溫情中意識被塑造成什么,而我的身形在他們的意識里又各自是什么?
寧愿我以癡兒之身在側,不愿我以志子之身在外?
父親這邊我已經看明白了!
舅舅那邊怎么想的?
老媽,你當時又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面需要分析的點應該很多。
以后幾天應該會有點意思了。
老媽,你人生真的太悲劇了,我也被你折騰慘了。
我肯定已經沒所謂了,我對于他們本來就沒什么,重要的是我身上的“身份”對他們有什么。
我沉默的殺死了他們的“身份”(父系母系中的所有稱謂),他們也在沉默中殺死了我的“身份”(長子長孫,大外甥!)
我本可以不在意,但好像我承受的這些讓我不得不在意起來。
僅以心存,僅以心存!
具體肯定很復雜,有的在“吃人”,有的在“厭名”!
老媽,你人生的價值好像真的只能由我來證明了。我其實并沒有多想為你證明,因為你也不咋滴。若我功成名就,多少分一點給你。畢竟若我寂寂于世,我還得承擔他們本就構建好的認知,罪責全得在我。
想舅舅這邊的問題到沒顯得內心有多惡心,感覺好像是對待父親一樣的感受,沒有多在乎。這種情感的底色,是親情的缺失帶來的。
我的家人們,我所知的一切都是書本上,網絡上得來的,你們教育的,告知的對我有任何用處嗎?
我在期待什么從未存在的東西!
得代入一下儒子,來對抗一下這個家族中的一切人事情,不然解釋不了這一切的成因。現代文化氛圍就是這樣的,我不過是在不斷的回憶中找到了答案而已。
最近好像越來越習慣在這里記錄一切了,別的地方都很少長篇大論了。
舅舅啊,我想正月里去剪個頭發了!
我的舅舅好歹還得裝一下,我對妹妹的孩子都不需要裝什么了。舅舅想必在這一點上很羨慕我,甚至看我對自己妹妹的孩子都這么冷漠,他也可以心安理得放下了。
沒啥所謂的,都是時代印記。
該說不說這里也有一個劇情點,在這個新舊交替的年代,我去剪個頭發,到后續得歲月里,我妹的孩子也去剪個頭發。
正月里剪頭發這個行為的心理效用在不同時代下的雙方會產生什么效用。
施與受皆在我的劇情效用該如何設計?
煩!
對于這些事,終于從“悔”字轉向了“煩”。
當初若在貴陽堅定的不回來,啥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