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激憤
- 大唐,從養豬開始!
- 牛角的二師兄
- 2164字
- 2024-12-12 23:26:43
長孫無忌目露兇光,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大唐蒸蒸日上,平定天下不過抬手之間,此時勸陛下征討高句麗之人,必定心懷不軌,欲為敵方張目。”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說道,“這話說得過于絕對了。”
他當然明白這些大臣在擔心什么,說道,“朕不糊涂,只是覺得他提出的方略,確實有幾分可行。”
大臣們十分激動,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你們不用再說了。”
“朕已經約好了,三天之后,朕讓他給你們講一講他的方略,到時候一起去聽聽,若真不可行,此事便罷了。”
長孫無忌還想勸,李世民一板臉,說道,“諸位愛卿,你們膽怯了嗎?”
諸文武將領面露尷尬,倒是不好回話。
“今天你們也累了,先下去吧!”
眾臣還是第1次看見李世民如此固執,完全不打算聽他們的意見。
李世民終究還是皇帝,也算退了一步,他們也不好過于逼迫。
只有長孫無忌還想再說,杜如晦搖了搖頭,暗示他別說了。
重臣們退了出去,臨退出去的時候,長孫無忌終究還是心有不甘,說道,“陛下,你說的這個人是不是薛稷?”
李世民愣了一下,沒想到長孫無忌連這個都猜得出來,但是他也沒隱瞞,“確實如此。”
“不過,朕還是那句話,誰也蒙蔽不了朕,薛稷的方略值得一聽。”說罷,李世民便扭過頭去不再看他們。
他們只能夠退下去,李世民也是有些頭疼
這些重臣本來都是驕兵悍將,可在處理高句麗的事情上,卻變得過于謹慎。
他當然不認為這些重臣是畏懼了,而是隋朝三次征遼的結局太過于殘忍,讓他們不得不考慮失敗的后果。
他突然很有興趣,想要看薛稷能不能頂住這些大臣的壓力。
長孫無忌往外挨走,臉上還是有幾分惱怒。
如何能不惱怒。
君臣同心,十余載,方有如此天下,可眼看著天下即將靖平,卻又出了這檔子事。
他憤憤不平地看著旁邊的房玄齡,“剛才你拉著我干什么?”
“薛稷分明是禍國殃民,他的父親薛萬徹在玄武門之變時,就差點攻下了秦王府,罪莫大焉。”
“我看薛氏父子是心懷舊人,這些隱太子舊黨是心懷叵測,意圖坑害陛下,通通該殺!”
幾步外的魏征聽到這個話,臉色突然變得鐵青,顯然是怒極,冷哼的一聲,一揮衣袖,徑直走了。
他這一走,眾人臉色都不好看。
長孫無忌也是老謀深算,可終究還是年輕,遠不如十數年后老辣,激蕩之下,說話竟失了方寸。
薛氏父子是隱太子舊黨不假,可魏征又何嘗不是。
房玄齡頭痛地說道,“輔機啊輔機!你失言了,隱太子舊黨之事早有定論,何至于此啊!”
長孫無忌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沉默著不說話。
旁邊的杜如晦也出來勸,“不過就是一個半大小子的想法而已,喜好指點天下,少年人不都這樣,自以為有經世之才,或許是我們有些多想了。”
“再說,就憑薛稷搞出的兩種強弓,又甘心上交朝廷,是能軍隊幫上大忙的,足可見其對朝廷的忠心。”
長孫無忌冷笑,“許是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呢?”
杜如晦有些頭痛,“你覺得木訥的薛萬徹能生出這樣的兒子?”
長孫無忌愣了一下,想想薛萬徹的性格,不知為何,竟覺得杜如晦說得十分有理。
杜如晦看到長孫無忌冷靜了下來,又深深地看了長孫無忌一眼,道,“陛下的性格你不知道嗎?”
“陛下又怎是狂妄自大的人,你今天的表現確實是有些著急了。”
“不過,陛下胸有大志,將來必定會征討高句麗,以圖超越前朝的功績。”
“陛下此時拋出此論,不過也是想讓我們心里有個底,看看我們的反應罷了。”
長孫無忌心里有些不痛快。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現在大唐大好的形勢,只要穩打穩扎,不出數年便能平定天下,陛下又何必如此著急。”
杜如晦還想勸他,長孫無忌擺了擺手說,“克明放心,我很冷靜。”
“三天之后,我會當眾駁倒勞什子薛稷的所謂妙計,否則,他還真當滿朝諸公都不如他了,也好勸陛下打消這個心思。”
說是,他再不管其他,抬腿往外走。
……………
薛萬徹回到家中,臉色有些黑,直接找到了書房里的薛稷。
“我兒,你把那兩種弓獻上去了?”
薛稷放下了手中的史記,道,“正待與父親說,確實如此。”
“原本孩兒確實不打算把制弓之法上交,可想想,制弓之法恐難保密,不如交給朝廷,好為我薛氏添些本錢。”
薛萬徹原想說些什么,聽了此言,點了點頭,也是說道,“罷了,交上去就交上去了吧!”
“你向來有主見,說得也有道理,我們確實不缺那點錢財,現在缺的是陛下的信任,之前是為父短視了。”
薛稷有些訝異,沒想到薛萬徹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
薛萬徹看著薛稷的表情,笑罵道,“怎么著,難道在你的心目中,為父就是那么短視的人?”
薛稷扯了扯嘴角,想起了薛萬徹之前鐵了心跟隨隱太子的事情,說道,“那自然不是。”
薛萬徹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問出了一直以來藏在心頭的問題。
“聽聞,你向陛下建言高句麗之事?”
薛稷沒有否認,“沒錯,確實是我。”
“糊涂。”薛萬徹忍不住罵了薛稷一句,本來想訓斥薛稷,可他看著薛稷坦然的眼神,又皺了皺眉頭,終究還是苦口婆心地說道,“你年齡還小,不明白里面的水有多深。”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為父是親歷過的。”
在遼東城前面,尸體堆得跟山一樣,恐怖的那一幕還印在他心里。
薛萬徹坐在椅子上,苦笑道,“他們說得也確實沒錯,現在征伐高句麗,確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候,你做了一個蠢事。”
薛稷說道,“我并非是建議陛下此時征伐高句麗,以前是隋煬帝用過的辦法,我也不會勸陛下用。”
“為了一個高句麗,根本不值得傾國之力,反倒把隋朝都給整崩了。”
薛萬徹也知道薛稷不可能那么蠢,皺著眉頭說道,“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薛稷把自己的辦法說了出來。
“我打算讓朝廷分出一支兵力,去騷擾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