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念(壹)
- 零序散記
- 孤暮笙
- 1836字
- 2024-12-20 18:30:59
小沙彌是這廟里土生土長的小童子。
幼時被人遺棄在廟口,唯一的和尚本不想收留,奈何雨夜雷聲陣陣,暴雨如注,和尚實在不忍。
這一遭,廟里便就有了兩個和尚。
廟里的大和尚號慧慈。
慧慈,會慈,存一份善意,意欲普度眾生。
小沙彌法號一念。
一念之間,思緒萬千;可辨善惡,可分苦樂。
小和尚三歲時,大和尚慧慈把他抱在懷里,盤腿坐在佛像前講故事:
慧慈的師父法號納海,已經(jīng)圓寂四年多六個月了。
這個小桃花廟是納海師父一磚一瓦和工匠們一起建起來的。
“師父,為何要取名叫‘小桃花’?”
慧慈笑笑,告訴他因為納海喜歡桃花,別的寺廟名字太隆重了,受的供奉香火也絡(luò)繹不絕。
他偏要做個散人,他只是謝謝這座廟宇讓他有留身之地不至于露宿街頭。
我佛慈悲,納海給眾佛和各路神仙都塑了小小的金身,全部放在這個殿里,滿滿當(dāng)當(dāng),卻井然有序。
每每上香都一個一個、全都拜拜。
納海樂在其中。
這是個小村子。
人們喊這個地方叫做“山拐子”,因為這附近有好幾個山頭,一座比一座高,團團圍繞,只一條前后蜿蜒的路。
起先是幾個村民來到這座山上采藥草,遇到了小桃花廟,燃了幾個線香在廟里頭拜了拜。
一次兩次,來的不算勤快,但偶爾也會送上些許野菜。
村民和村民聊天說,看著納海一個人待在這廟里,怪心疼了——每每瞧見納海,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他害怕自己在外務(wù)工的娃娃也艱苦。
“那這個村民是好人嗎?”
一念好奇的仰歪著頭看著慧慈的臉,小眼神亮晶晶的。
“是,這里的村民都很好?!?
村子雖然窩在山溝溝里,但也是繁榮的。
村里小道邊上也會有孩童嬉戲,也有婦人或夫妻經(jīng)營鋪子。
有的年輕人選擇出去,去了更繁榮熱鬧的地方去;有的人選擇繼續(xù)生活在這里,與煙火氣相伴,舒適愜意。
“那納海師父呢?”
納海師父偶爾也會從山頭的小桃花廟里下來,他走走停停,看看田里的莊稼,又或者和路邊孩童一起玩鬧一會……
他也出去的,他從這頭走出去,出門一兩個月,然后再從另一個出口回來。
有時候帶回來一本又一本的書冊,有時是一些甜果,分給孩童而食。
有一天,他回來的時候抱著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已經(jīng)瞧著五六歲了,納海淚眼婆娑,用那熟睡孩子的衣衫擦淚。
幾個年長些的老婆婆幫忙照顧著那個孩子。
但那個孩子膽大,在山拐子里混熟了以后,便天天跑到小桃花廟里頭找和尚。
我只是喜歡小桃花廟,才不是心疼廟里的和尚一個人呢!
孩子心想。
納海沒有辦法,收拾了個廂房作孩子的住所,取名為慧慈。
“呀!是師父!”一念笑道。
慧慈朝一念做了個鬼臉,又緩緩說起以前。
慧慈認(rèn)識納海的時候,納海已然而立。
這期間,納海把書冊上的東西一點一點教給慧慈,告訴慧慈要心懷天下,體諒蒼生困苦。
有時候也會帶著慧慈一起出遠(yuǎn)門,帶慧慈見識山拐子外的生活。
可善,但不可愚善。
可貪,但貪而有度。
納海一路行走,也教導(dǎo)著慧慈許多道理。
慧慈陪伴著納海到了不惑的年紀(jì)。
納海說,慧慈應(yīng)該出去看看走走,給了引薦信和許多盤纏,添了個樊樊村學(xué)子的名頭,叫回了從前的名字——劉學(xué)義。
慧慈,不對,劉學(xué)義有些恍惚,叫了那么久的山拐子,原來還有個不算難聽的名字。
再后來,這個名字掛在了二甲的紅榜上。
不算太起眼,但也是衣錦還鄉(xiāng)。
村民們簇?fù)碇鴴炝思t花的駿馬,馬上的人面容清秀,身著村里的人不曾見過的錦衣富貴。
他們歡呼著,臉上都是有與榮焉的笑容。
劉學(xué)義也是高興的。
他回了小桃花廟,納海正煮好一頓晌午飯。
相較于平常也豐富些許。
兩個人吃了一頓愜意的飯菜。
納海恭祝學(xué)義前程似錦,學(xué)義祈愿小桃花廟平平安安。
可是朝堂爾虞我詐,劉學(xué)義從納海那學(xué)的好多東西都與之相悖。自此苦惱不已。
日頭一年年得過去。
劉學(xué)義也一日比一日順風(fēng)順?biāo)?。只不過,迷了心。
不說是一手遮天的權(quán)臣,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也娶了和親的公主,有了一雙兒女和兩房小妾,日子風(fēng)光無限。
只是人上人做的久了,生了許多不該有的心思來。
他謀反了。
當(dāng)今坐在高堂的人,是他和其他擁護者一手送上去的。
劉學(xué)義在一日突然想到,自此一生,除了兒時的天災(zāi)以外,好像一切都太過順?biāo)臁?
許是造化弄人,他的妻子一族,為了些許蠅頭小利,竟攻打我堂堂泱泱大國。
不自量力。
這一場戰(zhàn)役,那小族慘敗,被高堂之上的人全部賜了毒酒,再一把烈火焚燒殆盡。
劉學(xué)義的妻兒亦不例外。
唯獨落下了劉學(xué)義,他有些恍惚。稚子何罪之有!未曾沾染分毫的老弱婦孺究竟何罪之有!
他失了圣心,亦對圣心失望了。
這一生的大喜大悲皆浮現(xiàn)眼前,最后定格在小桃花廟。
罷了罷了,了然拂衣去。
他想小桃花廟了。
再見到納海時,慧慈不惑有余,納海已經(jīng)古稀之年。
兩位年長的人手談了整整一夜。
化作了一陣陣嘆息。
納海眨巴著閃爍著的淚眼,喚了一聲又一聲的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