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試一試水
- 大明敗家好太子
- 小六的世界
- 2079字
- 2024-12-13 18:00:00
“殿下何意?”
吳三桂瞇著眼。
太陽有些大,正好懸停在少年太子的背后的天上,刺眼的金光,照得他很難仰頭直視。
“打一場,打完再說!”稚嫩的聲音里帶了些得意。
比試!
城下從遼東趕來的騎士,笑了。
太子要派人和他們這些的虎狼之師比試。
簡直就是——
笑話。
大明京營不堪用,天下皆知。
以京營對戰他們這些有關寧鐵騎之稱的強軍,真是令人發笑。
不僅是想,甚至他們還笑出聲來了。
“休得放肆!”
吳三桂喝止屬下,敏銳的政治嗅覺讓他感覺其中恐怕有古怪。
與屬下不同,他見過太子。
就在去年皇帝在武英殿宴請各地勤王將領之時。
太子年歲不大,但言詞縝密,非尋常幼子可比。
他雖看不起一介泥腿子發家的李自成,可大順席卷半個大明卻是不爭的事實。
以京營的戰斗力,到底是如何擊退李自成的。
還是說李自成軍中出了事故,否則又怎會輕易放棄到手的鴨子。
想不通,實在想不通,但吳三桂還是應下了。
“那臣只好在殿下面前獻丑了。”
正好試一試城中兵將水準,瞧瞧京營是否真的改頭換面了。
他對自己安身立命的鐵騎有足夠的信心。
關寧鐵騎對陣京營。
他都不知道怎么說。
“請殿下制定比試項目。”
吳三桂答應得痛快。
朱慈烺也不含糊,當場定下規矩。
“那就五局三勝,一火器打靶、二弓、三馬、四騎射、五斗將。”
對于其他四項吳三桂都無所謂,可第五項——
斗將。
又是什么意思。
京城那些早在蜜糖里頭把骨頭泡軟的勛貴,也敢跟他對砍?
……
朱慈烺素來很小心。
就連派人出城比試,也是打開遠離吳三桂大軍的城門,以免被其趁機奪門。
此僚仗著手上的強兵,越發不安分了。
他之所提出比試,一來群情激憤,人心可用,二來若能取勝,正好滅一滅吳三桂的威風。
何況,此京營非彼京營。
來自跨越二百年的信任。
柳升聞訊而來。
“如此樂事,殿下竟不喚末將來。”
前來湊熱鬧的不止柳升。
一聽說太子和關寧鐵騎杠上了。
迅速趕來的,還有城中大量閑來無事的勛貴和官員。
其中就包括吳三桂的親爹——
吳襄。
吳三桂不知曉神機營的戰力,作為他爹的吳襄卻心知肚明——
這些人可不好惹。
“吳提督來得正好,依你之見,何方能取勝?”
太子詢問,吳襄不敢不答。
“邊軍自是不如京營。”
朱慈烺點點頭,沒有多言。
大明邊軍關系復雜,尤其是遼東一系。
吳襄既是吳三桂的爹,也是祖大壽的妹夫。
祖家本是世居遼西的望族,雙方聯姻之后,祖家勢力更加強大,整個遼東雖還在大明治下,可幾乎就是祖家說了算。
祖大壽降清,吳襄下獄。
吳三桂卻能替父職成為遼東總兵。
囚父而用子。
何其荒謬。
不是沒有更好的人選,實在是遼東一系不認其他人。
皇帝也無法,只能將吳襄扣押在京師。
以此作為威脅,迫使吳三桂聽命嗎,又加征遼餉以滿足遼東軍的胃口。
如此拆東墻補西墻,才勉強維持住了遼東局面。
然而也僅僅做到此等地步,滿清降服漠南草原各部后,整個大明九邊何處去不得。
舉全國之力維持的關寧防線,早已失去作用。
每逢敵寇入侵,數萬精兵坐視不理不說,數萬精兵的餉銀卻是一分都少不得。
大明看似號令統一,實則早已分崩離析。
這一點朱慈烺明白,他相信自己的父皇肯定也明白。
可他父皇脾氣太倔了,而且手里沒有可以打的牌。
他不一樣,他手里的牌還有很多。
足以和吳三桂叫叫板。
眼下的比試便是開始……
吳三桂派出的兵和他一樣傲氣十足,絲毫不將對手放在眼里。
“本來伯爺該隨意派一人,看在太子殿下的面子上,才派了我這個第一射手出來,免得說我欺負你,讓你先開火。”
神機營派出的兵看起來不起眼,論體型和身高皆不如對手,嘴皮功夫卻比對手高了不知幾層樓。
“本來殿下該派一精通火器之人,為了照顧平西伯的面子,才派了我這個營中最不堪的人來。”說罷,點火瞄準。
“砰!”
正中靶子。
對手十分難堪。
點火瞄準……
“砰!”
中靶,卻偏了些。
“幸虧殿下考慮得周全,否則平西伯可就難堪了。”
不知是接連的抽嘲諷令對手心思不定,還是風太多了,接下來的九發有三發靶不中。
對比之下,神機營的火銃手十發十中。
輸贏不言而喻。
“同我神機營比試火器,找死……嘶!”王提督看得起興,手重重一拍城墻,而后直呼痛。
神機營接觸火繩槍總共也沒幾天,奈何之前的基礎太好。
幾天的時間,足以讓一部分天賦異稟的火銃手,絲滑轉為火槍手。
吳三桂看向城上。
不對勁。
太不對勁了。
僥幸還是實力?
“下一場。”
弓馬騎射是騎兵的優勢。
方才輸乃是因騎兵少使用火器,比射箭定不會輸。
“李提督,讓你的人精神點,莫要給殿下丟份。”
在給兄弟上壓力這一事上,王提督向來擅長。
“哼!”李提督冷哼一聲當做回應。
于此同時,雙方弓手就位。
行外人看熱鬧,行里人看門道。
兩名弓手皆使硬弓重箭,平常弓手想要拉開都難。
二人卻能硬拉滿弓。
靶子立在八十步外,大小雙靶。
大靶高七尺,闊二尺,乃仿照人騎馬的大小。
重箭透胸,隔著八十步的距離,靶子險些被二人所射重箭穿透。
力度不分上下,比得就是準度了……
十箭、十射、十中。
二人均如此。
再看中靶的準頭,二人相差不多。
朱慈烺得知后,也不糾結誰贏了一分一毫,直接宣布:“切磋本是好事,太過細究未免傷了感覺,依我之見此局便算平局。”
太子發話,其他人自然無話可說,
至于城下吳三桂,被有意的忽視了。
吳三桂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什么時候需要別人來可憐了。
這是京營兵?
他不信。
“下一場,必須贏!”
“老爺放心,包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