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給永樂帝畫大餅
- 大明敗家好太子
- 小六的世界
- 1918字
- 2024-12-10 11:30:00
“神機營?”
永樂帝更是疑惑。
朱慈烺說出自己的擔憂:“神機營在此次北伐中大放光彩,孫兒喚走神機營,情形就變了……”
“孫兒聽過一句話:‘在東海的一個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中原就可能刮起狂風’,一點小小的變化,時期很可能大有不同。”
“哈哈哈~”
永樂帝笑了。
朱慈烺不知他為何發笑。
他的比喻很奇怪嗎?
永樂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拍得他生疼。
“你也太小瞧朕了,幾十萬大軍在手,別說少一支神機營,就是少兩支、三支,朕也能贏!”
這才像是印象中的永樂大帝。
自信而強大。
但朱慈烺還是得打擊一下他。
“皇爺爺贏了,然后呢?”
“然后?”永樂帝顯然也沒想到孫兒會有此一問,想了想才回道:“自然是蠻夷臣服,草原諸部為我大明驅使。”
令永樂帝奇怪的是,提出疑問的孫兒又點頭認可了他的說法。
“想說就直說,莫要學你爹扭扭捏捏。”
朱慈烺組織了一下語言,接連發出三問。
“皇爺爺,草原諸部縱使臣服,可草原廣闊而大明難以管轄,大明真管得了他們?”
“若一戰顯威,如馬哈木等懼威勢而臣服,可一場戰爭的記憶在紛爭不斷的草原,又能維持多久?”
“今日馬哈木所部興起,則擊馬哈木,馬哈木敗其牧場必被其他部落占據,生聚數載則有一草原霸主興起,如此我大明豈非每過數年便要勞師北伐?”
永樂帝有些不高興。
三問每一問都觸及北伐的尷尬處境。
漢人以定居耕田為生,草原以游走畜牧為生,用大明的官、大明的法管草原的人,管不來。
加之草原寬廣而人數稀少,大明打得贏草原部落卻無法完全控制草原部落。
大明只能盡力維持草原各部力量的平衡,讓每一個部落都無法具備統一草原的力量,可為了達成這一點,耗費的人力物力何以萬計,在付出大于收獲的持續放血政策下,大明又能頂多久。
草原雖弱,各部無定居之所,無定耕之土,無統一定行之法,致使其族人四方游走行蹤難尋、資產隨行難以控制、八方分裂難以一統,但——
在某一方面也意味著,中原王朝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擊敗草原。
只是暫時的擊敗,無法始終將其納入掌控之中。
如此重復,輪回不止,草原和中原的紛爭,不休止地從上古延續至今。
“歷代雄主,莫不如朕。”永樂帝的回復很簡單直接。
往上追憶漢唐,漢武、唐宗等等每一代雄主,莫不是選擇在國力強盛之后,使用武力大力打擊北伐游牧民族。
史書上的赫赫功績,無不證明此舉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永樂帝以漢武、唐宗為榜樣,朱慈烺并不奇怪,但——
“時代變了!”
“敢問皇爺爺,神機營之所以犀利是否在于其所持之火器?”
永樂帝承認火器是神機營的優勢,但不絕對,火器的缺點也很明顯。
有作戰準備太久,裝填速度太慢,一旦遇到陰雨天無法使用等等致命缺陷。
“神機營之所以善戰,在人不在器。”
朱慈烺要的就是永樂帝進行反駁。
在十五次輪回中,他也曾以為弓馬才是王道,可直到他見到西洋犀利的火器。
一切都改變了。
什么騎射,什么滿萬不可敵,只要火力夠猛,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皇爺爺可否想象一下,有一種火器可以快速裝填會如何?”
快速裝填?
孫兒的想法也太超前了。
不對,若他真去過二百年后,說不定——
這是真的!
永樂帝眼前一亮,以他久在行伍的目光看來。
若是真有如此神器,只要在一開闊地擺開架勢,以四方陣成隊列射擊,則——
四方之敵俱滅!
“你所言當真?”
永樂帝的呼吸驟然急促了起來。
聯想到方才自家孫兒所言,可將二百年后之后再度召喚回來之事。
能將人召喚回來,是不是也代表能將二百年后的武器召喚來。
上鉤了。
朱慈烺心頭一喜,面上卻裝作淡定。
嘴上繼續畫著大餅。
“不……”
永樂帝聞言心跟著一緊,正當他準備開口,就聽見——
“火銃快速裝填只是一個開始。”
快速裝填還只是開始?
永樂帝只覺得自己好似在做夢。
“若炮彈能開會會如何?”
從孫兒嘴里冒出一個奇怪的問題。
炮彈……開火?
怎么開花?
“一發炮彈射出后,方圓數步乃至十數步內,人畜皆死。”
永樂帝只覺口舌干燥,不可置信道:“一發炮彈?”
又見孫兒一臉確信地點點頭:
“一發,孫兒見過!”
永樂帝再也淡定不下去,發出狂言:“若有此等神物,什么蒙古騎兵,朕親率神機營便可橫掃漠北!”
完美中勾!
是時候起桿了!
“皇爺爺,孫兒所言乃西洋之物。”
西洋。
對永樂帝來說,這是一個有些陌生的名詞。
他卻因此不滿地皺起了眉頭。
因為火器——
起于中原!
為何、為何此等神器不是出自大明,而是出自西洋。
“大明落后了。”
一句平淡的話,卻讓永樂帝心頭一緊。
在他手上雄踞四方的大明,竟——
落后了。
“西洋人占著船堅炮利,甚至開始侵占我大明領土。”
又一句讓永樂帝大為震驚的話。
在他的印象中,中原心腹之患當在北方,就在漠南、漠北的草原上。
他不可置信地問道:
“你是說那些色目人,橫渡遠洋,萬里奔襲我大明?”
“皇爺爺認為弓馬騎射,能抵抗槍炮嗎?”
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朱慈烺在心里松了一口氣。
看樣子他成功釣上了一條大魚。
他成功——
忽悠一個畫餅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