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有狠人!
城外的叛軍驚懼城內守軍還能發起如此猛烈地攻擊,同時對外城無差別的攻擊,也讓李自成明白了一件事。
以他對崇禎皇帝的理解,自詡仁義的崇禎絕不會拉下臉面無視百姓安危發動襲擊。
可問題是,對外城發起攻擊是為何,是為了奪回外城,還是為了引他救援,或是有更大的算計……
“總不能朝我來的吧,城里才多少兵馬。”李自成甩掉一個他認為不切實際的想法,下令分一部分人去支援外城。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還是低估了城里那個狠人。
平地有風起,地面突地顫抖了起來。
戎馬一生的他立馬意識到,這是有騎兵朝他大營殺來,憑他的經驗足以判斷出敵騎數量絕對不少!少說也有三四千之眾!
“危也!”
李自成臉色大變,來不及想為什么被圍困的孤城之中有三四千能組織起夜襲的騎兵,來勢洶洶的五千營已如草原狼群獵殺獵物一般猛地沖入了前營。
“快快,快將營中兵將喚醒拒敵!”
其實已經不用他的命令,隨著五千營迅速接近,震天的鐵蹄聲響起,沒有比這更直接的叫醒服務。
當叛軍將士于混亂中驚醒時,他們驚恐的發現一切全被踩在鐵蹄之下,入眼竟是赤紅,官軍騎兵身上赤紅甲胄在大帳燃燒的火光下反射出血紅的光是那么刺眼,那滴血的長槍是那么令人恐懼。
“殺!”
叛軍慌了!
黑暗與死亡的恐懼下,大多數來不及穿上衣甲的叛軍在慌亂中意圖逃亡,叛軍大營頓時亂作一團,
“不妙!快快回援!”
方從大營被派去支援外城的一支叛軍見己方大營火光沖天,頓感不妙,再也顧不得救援什么外城了,匆匆掉頭回援大營。
兩股勢力,多方碰撞,這個夜混亂無比……
血與火在第一縷晨光出現在地平線上之時,恐懼早已深入每一名士兵心頭,驚魂未定的士兵面對一地的狼藉,倒在地上的有敵方也有友方,整座大營幾乎被夜襲的官軍燒為灰燼。
朱慈烺并不知道這一次夜襲給李自成帶去多大的損失,但當他看見幾乎人人負傷的五千營,在滿身血污的李提督帶領下回城時,心底頓時一沉。
他想過夜襲的代價會很大,卻沒想到代價如此之大。
五千營整整五千精銳騎兵,退回城內的尚不足三千人馬,其中還包括大量傷員。
一次襲擊竟損失近半,盡管有很多數人是在黑夜中迷失了方向,或許有不少趁亂躲到了山間或者是被叛軍俘獲了,但如此慘痛的代價不由讓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再來一次的話,昨夜還是完整建制的五千營就要在他朱慈烺手上徹底報廢了。
“敵似有準備,備有援軍在后,然臣不辱使命!”
李提督艱難地下馬,這時朱慈烺才看見在他的腰部有一個破開鎧甲的傷口,不用想亦知此次夜襲并沒有這位鐵血漢子嘴上所言那般輕松。
“將軍莫要亂動,快尋醫師來!”
慌亂之中,外城的制造混亂的敢死隊也回來了,但出城五百回返的卻不足八十人且人人帶傷。
好消息是,王提督雖重傷卻保住了一條命。
神機營和五千營上下皆用命,但總感覺還差了些什么,只能勉強使用卻始終無法發揮出兩支精銳部隊的戰斗力。
有兵無將啊!
兩個提督無疑很優秀,執行命令從不打折扣,更是敢打敢殺,可——
缺乏一個能統領全局的將軍。
皇宮、百官、百姓還有戰局等等,大量的事都需要他來處理。
分身乏術之下,哪一邊都無法很好的兼顧。
他需要一些幫手,尤其是能統領戰局的將軍,那將大大減緩他的壓力。
眼見天色大亮,城外叛軍無力再發動攻城,一直靠著一口氣硬撐的朱慈烺身子一軟險些摔倒在地,幸好身旁近衛反應迅速將他攙扶住。
“殿下!!!”
他這一倒不要緊,可嚇壞了隨行的一眾將士。
兩個日夜的時間,從岌岌可危的危局到成功打擊叛軍令局勢好轉,由他失信的一系列的重大決定和計策,讓所有人都明白了這位年輕太子的重要性。
一眾將士眼里早已是盡是尊敬,對于戰場廝殺漢的他們而言,想要收獲他們的尊重最簡單的辦法便是以智謀和勇氣折服他們。
毫無疑問,朱慈烺做到了。
“無妨,只是有些乏了。”
兩日兩夜不眠不休,若是算上穿越回來之前的那個白日,他已經整整三日兩夜沒有休息了,哪怕片刻的小憩都沒有。
來回在宮內外跑,慰問各個城門守衛將士,震懾群臣、思索良計,加上兩次足以令人當場暈厥的召喚,他的身體早已到了極限。
之所以能挺到現在,完全是靠胸口一口氣在那里死死硬撐著。
眼下危機有所減輕,那口氣也就隨之散了。
“殿下趕緊去歇息吧,防衛之時有臣等在。”神機營眾將見他并非染病心頭一松,又見他滿臉疲憊紛紛出言勸道。
“大明社稷存續便托付于諸位了。”朱慈烺也沒有再硬撐,但他并沒有第一時間修行,或是任憑屬下攙扶回宮,十五次輪回的經歷讓他明白一個道理,一個當權者無論在何時都不能表現出自身的虛弱。
“牽馬來。”
“殿下,依臣之見還是乘車吧,若是落馬……”
“無妨,取繩將我腳綁住以旗幟遮住,再令人在前牽馬便是。”朱慈烺拒絕了部下的好意,執意騎馬回宮。
當太子在大明旌旗下拿著敵軍的旗幟騎著高頭大馬回宮時,城中百姓無比側目,昨夜留下驚慌在這一瞬間消失,轉而是無盡的興奮。
對于這座城池中的人而言,已經不知多少時日沒有過好消息了。
他們已經習慣了每一個消息都是壞消息,當在絕望之際突然冒出一個勝利的消息,足以令所有人歡呼。
“大明!必勝!”
一身戎裝的朱慈烺強打起精神,高高舉起大明旗幟,隨行禁衛俱高呼“大明!必勝!”
這股磅礴的氣勢瞬間將氣氛帶到制高點,隨著第一個人跟著喊出“大明!必勝!”的口號,一個又一個的人在情緒的推動下扯著喉嚨大喊“大明!必勝!”。
震天的聲浪響徹整個城池,直到朱慈烺回到東宮仍能聽到不休止的歡呼,他很滿意自己一手推動的情形,但也為此榨干了身體最后一絲力氣。
幾乎是在回到東宮下半身繩子解開的一瞬間,他差點一頭扎下馬,好在身旁禁衛早有準備,這才好險沒讓他摔了一個大跟頭。
在東宮的期待他得勝歸來的帝后和公主、皇子,俱是一驚。
“烺哥兒……”
“皇兄……”
在親人的緊張地呼喊中,朱慈烺半張著嘴小聲安慰眾人:“父皇、母后、諸位弟、妹勿憂,只是乏了,睡一覺就好了……”
見兒無恙,帝、后松了一口氣,手忙腳亂地將兒子扶入寢宮歇息。
一沾床,朱慈烺立馬倒頭就睡,睡得格外的死。
而另一個他,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