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鍋燉鴨?”
嬴政聞言,眉頭微微一挑,并沒有聽說過一道名為“鐵鍋燉鴨”的佳肴。
他轉目望向旁邊的李斯,李斯也輕輕搖頭,表示自己也沒聽說過。
‘看來,這或許是后世獨有的美味!’
嬴政心中暗自揣測,對接下來的未知佳肴充滿了好奇。
‘不知,這后世的美味究竟如何?真是令人期待!’
趙實簡短地介紹了即將烹飪的菜肴后,便提著鴨子步入了廚房。
趙實進入廚房后,嬴政和李斯在院中等候,期間不禁議論起這道“鐵鍋燉鴨”可能的風味。
嬴政好奇地問李斯:“李斯,你認為這道菜肴會是什么滋味?”
李斯沉思片刻,答道:“臣不敢妄加揣測,但既然是先生所選,想必有其獨特之處。先生曾言烹飪手藝不錯,想來味道不會差。”
時間在兩人的交談中悄然流逝,終于,趙實從廚房中走了出來,手中端著一鍋熱氣騰騰的菜肴。
鐵鍋燉鴨的香氣撲鼻而來,瞬間彌漫了整個小院。
趙實將鐵鍋置于案上,揭開鍋蓋,只見燉得金黃的鴨子在湯汁中浸泡,周圍還點綴著幾許翠綠的蔥花和姜片,色澤誘人。
“村長,趙大叔,趙蒙大哥,來嘗嘗我的手藝!”趙實笑著示意三人動筷。
三人看著色香味俱全的“鐵鍋燉鴨”,不由地咽了咽口水。
隨即,嬴政率先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了一塊鴨肉放入口中細細品嘗。
鴨肉肉質鮮嫩,湯汁濃郁,香氣四溢,與宮中御廚烹飪的鴨肉大不相同。
“妙哉!妙哉!”嬴政忍不住連聲贊嘆,“這鴨肉如此鮮嫩,湯汁如此濃郁,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李斯也隨后品嘗,他閉上眼睛,細細品味,片刻后睜開眼,點頭稱贊:“村長所言極是,這鴨肉燉得恰到好處,既有嚼勁又不失嫩滑,湯汁入喉,回味無窮。先生,您這手藝,堪稱一絕。”
“香,真香!”蒙毅最后動筷子,夾起一塊鴨肉品嘗起來,然后忍不住的贊嘆道:“這是我這輩子吃到過最好吃的鴨肉。”
“我的手藝,沒讓你們失望吧!”見嬴政三人吃得很香,趙實心里也得意起來。
“沒失望,沒失望,先生手藝一絕!”嬴政三人笑著齊聲贊道。
趙實聽了嬴政三人的贊譽,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先生,這道‘鐵鍋燉鴨’的風味獨特,我很喜歡,不知可否傳授一下烹飪之法?”嬴政放下筷子,認真地向趙實請教。
趙實微微一笑,點頭應允:“當然可以,其實這‘鐵鍋燉鴨’的做法并不復雜,關鍵在于選材和火候的掌握。”
接著,趙實便將烹飪“鐵鍋燉鴨”的步驟一一道來,嬴政和李斯聽得非常認真,不時地點頭。
蒙毅也在一旁聽得入神,心想若是能學會這道菜,日后兄長回來了也好讓兄長嘗嘗此等人間美味。
“首先是選鴨,要選肉質緊實、皮脂適中的,這樣的鴨子燉出來才既香又不膩……”
“燉煮時,先將鐵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鴨子煎至表皮金黃,再倒入足夠的熱水,加入香料包,用文火慢燉,直到鴨肉酥爛。”
嬴政聽后,不禁感慨:“原來烹飪這道佳肴,竟有如此多的講究。先生,您真是匠心獨運。”
李斯也附和道:“確實如此,先生之技藝,令人敬佩。”
趙實謙虛地笑了笑,說:“村長過獎了,我只是因為經常做飯,積累了一些經驗而已。”
“好了,不說這些,吃飯吃飯!”
趙實笑了笑,示意眾人繼續。
……
“多謝先生款待!”
“先生的烹飪技藝非凡,能品嘗此等美味,實乃榮幸。”
臨別之時,嬴政三人再次向趙實表達感激之情。
“嗐!別說這些文縐縐的話,”趙實不在意的揮揮手,笑著道:“要是喜歡且臉皮夠厚,以后常來蹭飯也是沒問題的!”
嬴政聽罷,不禁笑出聲來,趙實的直率和幽默讓他感到十分親切。
他笑著回應道:“先生真乃性情中人!”
李斯和蒙毅也跟著笑了起來,蒙毅接著說:“先生放心,我臉皮厚,一定來蹭飯的,先生到時別嫌棄我來就是。”
趙實聞言,呵呵一笑,“那趙蒙大哥,你就來吧!”
“那,我等就不打擾先生了。”
嬴政向趙實道別,然后在其目送下,朝著涼山村村口方向離去。
……
不久,嬴政三人便來到了涼山村的村口,那里已經有馬車等候。
臨上馬車之際,嬴政囑咐蒙毅道:“蒙毅,近來六國余孽雖然沒有異動,但也不可掉以輕心,畢竟他們曾派刺客刺探過村子。”
“陛下放心,臣定會嚴防村子,絕不讓六國余孽有機可趁。”蒙毅保證道。
“村子的安全就交給你了。”嬴政微微頷首,隨即在李斯的扶持下登上馬車。
馬車緩緩啟動,車輪壓過村口的泥土,發出吱吱的聲響。
嬴政透過車窗,望了一眼守衛涼山村的秦兵,這才放心了許多。
回到宮中,嬴政繼續履行身為帝王的職責,處理國家政務。
正當嬴政在宮中批閱奏折,深思熟慮國家大事時,李斯急匆匆地進入書房,面色凝重地跪報道:“陛下,邊疆有異動,蒙恬將軍傳來急報,發現有不明軍隊在邊境頻繁活動,疑似是匈奴的部隊。”
嬴政聽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如炬地盯著李斯,問道:“蒙恬將軍可否確定了匈奴的意圖?邊境守軍是否做好了應對準備?”
李斯答道:“蒙恬將軍正在邊境密切監視對方動向,尚未確定匈奴的真實意圖。
邊境守軍已經進入戒備狀態,但鑒于情況不明,蒙恬將軍請求陛下指示是否增派援軍。”
嬴政沉思片刻,然后下令:“立即傳令給蒙恬,告訴他朕會增派精銳部隊支援邊境,同時要他務必查明匈奴軍隊的動向和目的。
另外,通知各郡縣加強警戒,以防六國余孽趁匈奴之亂有所動作。”
“臣遵旨!”李斯領命而去,迅速安排傳達嬴政的命令。
李斯離開后,嬴政臉色沉重,轉身望向窗外,沉聲自語:“匈奴之患,久矣。若不除此后顧之憂,朕如何能安心治理天下,實現大一統之偉業。”
他閉上雙眼,仿佛在想象著邊疆的緊張局勢,片刻后,他睜開眼,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斷。
“來人!”嬴政高聲喚道。
一名宦官應聲而入,跪地聽命。
“傳朕旨意,召集朝中重臣,即刻在御書房召開緊急朝會,商討應對匈奴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