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
城門之下,人聲鼎沸,咸陽城的百姓們被召集至此,圍觀著一張張貼在城墻上的告示。
陽光透過薄薄的云層,照在金黃色的告示紙上,顯得格外耀眼。
一位身著官服的秦官站在告示前,揮舞著手中的鞭子,提高嗓門解讀告示內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農政司工匠新制曲轅犁,功效非凡,特舉辦展示會,以昭告天下。
三日之后,咸陽子民皆可前往觀瞻,親見新犁之奇效也!”
聽完官差的解讀,人群中議論紛紛,懷疑和不相信的情緒彌漫開來。
“曲轅犁?聽起來怎么這么玄乎?難道真的比舊犁好那么多?”一個中年農夫皺著眉頭說道。
“哼,朝廷又想出新花樣來糊弄我們吧?舊犁用了這么多年,也沒聽說有什么不好。”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搖著頭,表示不信。
“三倍以上的效果?這怎么可能?我種了一輩子地,還沒見過這么神奇的犁具呢!”一個中年莊稼漢嘲諷道。
“是啊,說不定又是那些官員為了討好皇帝,故意吹噓的呢!”另一個百姓附和道。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名身穿農政司服飾的官員走了過來,十分自信地說:
“諸位黔首,曲轅犁實乃本司新近研制之利器,其功效非妄言所能及。爾等且耐心等候,三日之后展示之期,自見分曉。”
眾百姓聞言,雖仍心存疑慮,但見農政司官員言之鑿鑿,也不免心生一絲期待。
他們相互交換著眼神,竊竊私語,討論著即將到來的展示會。
“好吧,既然官府如此說,那我們就去看看這曲轅犁到底有何奇妙之處。”中年農夫摸著下巴,決定道。
“對,去看看也無妨,萬一真是利民之器,我們也能早點受益。”另一位年輕農夫接茬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咸陽城的百姓們對曲轅犁的討論愈發熱烈,消息像野火一樣在城中傳開。
百姓們紛紛在家中、市集、酒肆中議論著這件新鮮事。
……
咸陽城內,一座不起眼的府邸。
曲轅犁之事跡在城中傳揚開后,潛藏于咸陽城中的六國遺民亦有所耳聞。
聞聽秦國朝廷即將推出一款新式耕犁,且其犁地效率遠超舊式三倍有余,潛藏于城中的六國遺民迅速聚集一處,共商新式耕犁之事。
在府邸的密室之內,昏暗燈光映照下,六國遺民的面容愈發顯得嚴峻。
他們昔日各為其國翹楚,如今卻隱姓埋名,于秦國的威勢下茍且偷生。
曲轅犁的消息,于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則至關重要的情報。
“諸位,秦廷此次推出新式耕犁,若真如外界傳言,恐怕將大幅提升秦國國力,對我等復國之業大為不利。”一位曾是趙國謀士的長者沉吟道。
“正是,農事為國之根基,若秦國農事昌盛,則百姓得以安生樂業,秦之統治將愈發牢固。”一位出自韓國的劍客接口道。
“然則,吾等當如何應對?”一位燕國的智者蹙眉詢問。
“依在下之見,我等需派遣人員前往展示之處一探究竟,若新犁確有其效,或許能尋得破綻,或設法阻撓其普及。”一位魏國的貴族提出建議。
眾人聞魏國貴族之言,紛紛點頭,認為此計可行。
然而,一旁久未發言的張良,此時緩緩開口,其聲平靜而堅定,與眾人激動之情形成鮮明對照。
“諸位,張良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張良拱手道。
“但說無妨,張子房素來智謀過人,必有高見。”趙國長者鼓勵道。
“誠然,新犁若真如傳言般神效,必對秦國國力有大幅提升。
但張良以為,此舉實為利國利民之策,若我等阻撓,恐與我等為百姓謀福祉之初衷相悖。”
張良語氣誠懇,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此言一出,密室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有些人面露疑惑,有些人則是不以為然。
“張子房,你莫非忘了我們肩負的使命?此乃秦國,非吾等故國。秦之強,即是我等之弱。”韓國劍客反駁道。
“非也,張良未曾忘卻使命,但吾等行事,當以天下蒼生為念。
若新犁真有奇效,為何不能讓天下百姓共享其利?或許,我們可以另尋他法,以達成復國大業。”張良辯駁道。
密室內陷入了沉默,眾人各自沉思張良的話。良久,燕國智者打破了沉默。
“張子房之言不無道理,但吾等亦不能坐視秦國日益強大。或許,我們可以兩策并行,一方面派人探查新犁真相,另一方面,尋找其他削弱秦國之機。”燕國智者提議道。
最終,眾人達成共識,決定按照燕國智者的提議行事。張良雖心中仍有不安,但也只能隨眾人之意。
……
三日之后,咸陽城外的農田上,人山人海,百官與百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曲轅犁的效用。
陽光明媚,萬里無云,金黃的麥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始皇帝親臨現場,坐在臨時搭建的觀禮臺上,兩旁是文武百官,皆神情肅穆,期待著見證農政司新耕犁之效率。
百姓們則站在觀禮臺下方,踮起腳尖,爭相一睹新犁的風采。想要親眼目睹一下曲轅犁是否如告示中所宣稱的那般神效。
不多時,農政司官員指揮著工匠們,將曲轅犁套在牛背上,準備演示。
那曲轅犁造型獨特,犁頭彎曲,看似輕盈,實則堅固耐用。牛兒拉著曲轅犁,開始在田地里行走。
只見曲轅犁所過之處,土地翻滾,泥土被輕松切開,仿佛有神力相助。
耕地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在場所有人驚嘆不已。
不多時,一片土地便已耕作完畢,而那牛兒似乎并未費力。
在牛耕演示完畢,土地被輕松翻耕之后,農政司的官員們并未就此結束。
他們緊接著宣布,將進一步展示曲轅犁的另一大特點——即便是由兩人人力驅使,也能發揮出驚人的效率。
兩名身強力壯的農夫被選中,他們走到田地邊,將曲轅犁從牛背上卸下,準備親自操作。
圍觀的人群好奇地議論著,不少人對人力能否驅動這款看似復雜的犁具持懷疑態度。
官員一聲令下,兩名農夫各執曲轅犁的一端,開始了人力耕作。
兩名農夫步伐穩健,配合默契,曲轅犁在他們的拉動下,竟然也輕松地切入泥土,翻起土浪。
雖然速度不及牛耕,但比起傳統的人力犁,效率卻提高了數倍。
在場的人們見狀,無不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