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技術與資本的平衡
- 從泥土到星辰
- 墨盾青鋒
- 1185字
- 2024-11-24 13:00:00
學院的爭端愈演愈烈,何一鳴卻依然從容不迫。這種淡然并非源自漠視,而是因為他早已習慣了在多重身份中找到平衡。他并不是那種事必躬親的公司管理者,而是憑借自己的技術和研究成果,通過入股的形式掌控了公司的一部分核心話語權,而公司的日常運營,早已有專人負責。
幾年前,何一鳴通過多年科研積累,研發出了一套先進的材料力學分析軟件,這一成果不僅獲得了多項專利,更被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后來,國內一家新興高科技企業慧達科技主動找上門,提出用股份換取這項技術的合作協議。
彼時的何一鳴,正處于事業的瓶頸期。他既渴望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實際應用,又希望借助企業的平臺獲得更多資源支持。經過多次談判,他同意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成為慧達科技的股東,同時保留部分專利的學術使用權。
慧達科技在短短幾年內飛速發展,最終成功上市,而何一鳴的股份也讓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千萬富翁。然而,他從未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純粹的商人。在公司的日常運作中,他選擇全權委托給職業經理人團隊,而自己則專注于科研與教學。
“老何,你這公司上市了,怎么還這么拼?換了我,早躺平了!”學院里的同事有時會開玩笑道。
何一鳴總是笑著回答:“科研這條路上,躺平就是倒退。我做這件事,不只是為了錢,更是為了心中的那點理想。”
事實上,他與慧達科技有著明確的分工。公司的研發部門會定期與他進行技術溝通,但具體的管理事務,他很少過問。相比之下,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將自己的研究進一步轉化為社會價值。他深知,技術入股的優勢在于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學術,而不是被公司的日常事務牽絆。
這一天,他在辦公室內接到了慧達科技CEO高翔的電話。
“何總,最近公司在開發新的材料性能優化軟件,我們研發團隊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導,有空來公司開個研討會嗎?”高翔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恭敬。
何一鳴點點頭,拿出手機看了看日程安排,說道:“后天我可以過去一趟,不過時間有限,咱們盡量高效點。”
“沒問題,何總。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您的技術支撐,我們都很期待您的建議。”
掛斷電話后,何一鳴陷入了片刻的沉思。身為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他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早已超越了很多同齡人。然而,他心中依然清楚,自己真正的熱愛依然在實驗室里、在課堂上、在那些未解之謎的學術領域中。
他的選擇或許看似矛盾:明明擁有遠離學術紛爭、專注享受生活的資本,卻依然投入時間與精力在學院和博士后流動站之間奔波。但何一鳴明白,金錢只是手段,而學術與科技才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標。他可以暫時將公司事務交給高翔,卻無法割舍那份推動科學進步的使命感。
學院的風波還在繼續,而公司對他的依賴也在增加。但在何一鳴心中,二者并不矛盾。他清楚,只有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能讓公司立于不敗之地;而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也讓他能更安心地追求科研夢想。
這份平衡,正是他面對外界質疑時最有力的回擊。他不是誰的附庸,也不需要誰的恩賜。他腳踏實地,既仰望星空,也關注眼前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