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搶道!仙卿讓太子還是變道讓直行?
- 大宋儲君日常系造反指南
- 上官不水
- 2135字
- 2024-11-28 12:00:00
閏九月二十四日,清晨,汴京城。
一眾宗室外戚、士大夫官員的車駕紛紛朝著宣德門東南角的明堂所在地奔去。
明堂大饗,即祭祀天地、祖宗,并舉行宴饗。
說白了。
就是一場皇族與頂級士大夫官員們的團建表演。
以盛大的場面、奢華的儀式、冗長的祭文、繁瑣的流程,告知天下人:當下乃太平盛世、國泰民安。
此乃鞏固皇權常用的一種方式。
以玉帝之名冊封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的趙佶再次搞起了特殊化。
明堂之內,本應將皇家的列祖列宗全都供上。
但是他卻只供了兩個牌位。
一個是他天上的父親天帝,一個是生他的父親宋神宗。
其余祖宗靈位,全都安置在了大慶殿和文德殿。
今日祭祀,也只供奉這兩個牌位。
此舉,顯然不合禮制。
若放在仁宗朝,估計士大夫官員們能罵死趙禎,御史臺的官員們能紛紛撞柱死諫,唾液都能淹死人。
但放在當下。
蔡京、童貫、梁師成等人紛紛附和,官員們無一人敢反對。
從這里也可看出。
當下的趙佶使用道家神化皇權,已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他真正做到了天下一人,一人之天下。
其手中皇權,遠高于除太祖太宗外的歷任大宋皇帝。
這也導致林靈素權勢滔天,氣焰赫然,宰執們都不敢逆其心意。
……
此刻。
宣德門前的梁門大街上,滿是車馬。
一眾宗室子弟在太子車駕的帶領下,奔向明堂。
太子車駕居最前,鄆王車駕居于次,后面跟著一眾郡王、國公,儀仗甚是豪奢。
趙楷斜靠在馬車里,正在補覺。
他向來不喜這種無聊的場合,今日也不打算展現一番自己。
他當下的鋒芒已經夠盛。
若再壓制太子,那東宮的屬臣們恐怕就要日日盯著他了,這不利于他接下來暗中蓄積實力。
就在這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趙楷緩緩睜開眼睛,腦袋伸出窗口看向前方。
前方路口。
一輛豪華馬車露出半個車頭,一旁的騎馬者乃林靈素的大弟子、一身道袍打扮的張如晦。
顯然,馬車里坐著的是林靈素。
林靈素的車駕見到太子趙桓的車駕,絲毫沒有相讓的意思。
雙方都停了下來。
王佑伸出腦袋一看,不由得興奮道:“這下有意思了,仙卿與儲君爭道,孰大焉?”
雙方僵持了約數息后。
張如晦騎馬向前,來到太子趙桓的馬車前。
“太子殿下,明堂之內,以天帝為大,我家師尊乃神霄府仙卿轉世,太子乃地上儲君,煩請太子殿下讓道!”
此話聲音很高,一字不漏地傳到了趙楷的耳中。
張如晦秉持的理由是——
從天帝那邊論,林靈素是仙卿,太子不過是地上的儲君,理應讓仙卿先行。
太子馬車里,趙桓與耿南仲皆是一臉糾結。
他們自然是不想讓的。
太子雖無實權,但畢竟是國之儲君。
往昔林靈素凌駕百官之上也就罷了,若此時讓道,那東宮將一直被道官踩在腳下。
但是。
趙桓又害怕惹得趙佶惱怒。
林靈素能如此囂張,全是趙佶賜予的權力。
耿南仲猶豫了一下,道:“殿下,咱讓吧,東宮行事,皆應以官家的想法為重!”
趙桓面露糾結。
他知,林靈素搶道,并不是為了冒犯他。
對方代表的乃是道家至高無上的權力,而這番權力,也是趙佶帝王之權的一部分。
趙佶神化皇權,也神化了林靈素。
這三年來,朝堂官員為林靈素立碑刻石,許多百姓在屋內供奉林靈素的畫像。
皆是趙佶為了神化自己。
他冒犯林靈素,等同于冒犯趙佶神化的皇權。
“讓!”趙桓攥著拳頭,心中道:待本太子登基,一定將你們這些惡道全部除掉!
隨即,東宮的馬車與儀仗緩緩后退。
趙楷一愣。
沒想到太子竟如此慫,主道之車就這樣讓了變道之車。
趙楷看向王佑,道:“先生,若我是太子,咱讓不讓?”
王佑想了想。
“不讓,一步都不可讓!讓一步就把國之儲君的尊嚴與地位全讓出去了,史書必留罵名!”
“好,那今日咱們便再任性一次!”
趙楷突然鉆出馬車,朝著一旁駕車的皇城卒道:“你下去!”
此名皇城卒,一臉懵地跳下了馬車。
趙楷此舉,是讓他免受懲罰。
“駕!”
趙楷高喝一聲,抓住韁繩,駕馬向前沖。
就在東宮車駕完全讓出路口時,趙楷駕馬車沖了過去,直接用車身別住了林靈素的車頭。
馬車里的王佑也鉆出來,甚是興奮。
林靈素的馬車剛起步,駕馬車者突然拉住了韁繩。
“砰!”
馬車內一聲脆響,顯然是林靈素磕到了腦袋。
張如晦大驚。
他看向駕馬車沖在面前的趙楷,忍不住開口道:“鄆王殿下,太子都已讓道,你卻搶道而行,你比太子還要尊貴嗎?”
張如晦很聰明,先用太子之權壓制趙楷,暗諷趙楷犯上。
這時,趙桓和耿南仲也從馬車里鉆了出來。
二人都有些懵,不知趙楷沖出來要做何事。
趙楷淡淡一笑,高聲道:“本王乃是為太子兄清除路障!”
“元妙先生貴為仙卿,本王沒有絲毫不敬之意。然此非天上仙境,而是地上人間,大宋境內,官家最大,儲君次之,此乃常識,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皇權之上!”
“仙卿落在地上也是臣,自古以來,哪有東宮儲君向臣子讓道的道理!”
說罷,趙楷跳下馬車,朝著太子重重拱手。
“請太子兄先行!”
聽到此話。
趙桓和耿南仲的心里就像有人在剁餃子餡一般。
難受極了!
若先行,不但得罪了林靈素,大概率還要被趙佶斥責。
若不先行,那東宮儲君尊嚴盡失,一次讓道,次次都要讓道。
剛才讓也就讓了,含糊一下就過去了。
但現在趙楷一下子將此事放在了國之儲君的尊嚴上。
如同將趙桓架在火上烤。
趙桓望著趙楷一臉為國之儲君著想的模樣,一肚子氣只能咽下去。
他知。
趙楷此舉,不是為了“趙桓”的尊嚴,而是為了“儲君”的尊嚴,但受傷的卻是趙桓本人。
頓時,場面再次僵持了下來。
……
注1:《宋史》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詔:“明堂專以配帝嚴父,余悉移于大慶殿、文德殿”。
注2:《宋史》:林靈素出入呵引,與諸王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