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皮革商標的真真假假
皮革行業不僅是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品牌競爭的主戰場。而在商標分類中,皮革及相關產品歸屬于第18類,包括人造皮革、毛皮制品、箱包、旅行袋、雨傘等。這一次,恒信致遠商標代理公司接到了一起關于皮革商標的案件。這場案件不僅涉及商標的歸屬問題,更牽扯到真假皮革品牌的暗戰。
商標之爭:真假“歐萊皮具”
案件的委托人是“歐萊皮具”的創始人趙安,這是一家中高端皮革制品企業,以高品質的皮包、旅行箱和皮夾聞名。趙安的品牌已經成立10年,商標“歐萊”早在8年前就注冊在第18類,覆蓋了皮革、旅行袋、雨傘等多個品類。然而,最近的一場商標糾紛讓趙安措手不及。
“徐律師,我的商標‘歐萊’被一家南方的小公司起訴了。”趙安焦慮地說道,“他們聲稱‘歐萊皮具’商標是他們先用的,說我搶注了他們的名字!”
徐明宇皺眉:“對方提供了什么證據?”
“他們拿出了一些早期的宣傳材料和發票,但我從未聽說過他們的品牌。”趙安憤憤地說道,“我懷疑這是一次惡意訴訟,目的就是逼迫我支付高額賠償。”
第18類商標的范圍
第18類商標涵蓋了以下主要品類:
皮革及人造皮革:包括真皮、人造革、仿皮。
毛皮及其制品:如毛皮服裝、毛皮飾品。
箱包及旅行袋:手提包、公文包、行李箱、旅行袋等。
雨傘及遮陽傘:包括戶外傘、折疊傘。
其他相關產品:如皮帶、動物用皮革制品等。
“歐萊”商標注冊覆蓋了所有這些類別,顯然是一個全品類的皮革品牌,而對方的商標申請則僅限于皮包和錢包。
“他們很可能是看中了‘歐萊’的市場影響力,試圖通過部分商品類別的先使用權制造混淆。”徐明宇分析道。
皮革品牌的真假爭端
徐明宇的團隊通過調查發現,發起訴訟的公司是一家名為“歐萊實業”的企業,成立時間比趙安的公司略早,但其注冊信息中并未提到與皮革相關的業務。
“他們在幾年前突然開始經營皮包,但從未申請過商標。”林妍遞上一份企業信息查詢報告,“而且,他們最近在商標局提交了幾個與‘歐萊’相關的商標申請,顯然是針對趙安的品牌進行布局。”
更令人意外的是,“歐萊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曾因多次偽造商標注冊信息而被罰款。他們的訴訟,很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勒索行為。
“這不僅是一次商標爭端,更是一場關于皮革品牌的真偽較量。”徐明宇說道。
趙安的品牌故事
“歐萊皮具”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趙安多年辛勤耕耘的結果。
“我從小就對皮革制作感興趣。”趙安回憶道,“大學畢業后,我去意大利學了兩年皮具設計,回來后就想創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品牌。”
創業初期,趙安每天親自跑市場、挑皮料、監督工藝。他的堅持和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讓“歐萊皮具”逐漸在國內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歐萊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個商標,更是我追求品質的象征。”趙安堅定地說道,“但現在,他們試圖用假材料來毀掉我的品牌,我絕不會妥協。”
商標糾紛的幕后陰謀
在進一步調查中,徐明宇發現,“歐萊實業”不僅試圖通過商標訴訟打壓趙安的品牌,還悄悄注冊了多個與“歐萊”近似的商標,例如“歐萊爾”“歐萊仕”等,試圖通過這些商標進入市場。
更令人憤怒的是,“歐萊實業”已經開始在線上銷售低價皮包,這些皮包不僅使用了“歐萊”標識,還在宣傳中暗示自己是“歐萊皮具”的子品牌。
“這是一次赤裸裸的市場侵占。”徐明宇冷冷說道,“如果不及時制止,‘歐萊皮具’的品牌信譽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制定反擊策略
為了保護趙安的商標權和品牌聲譽,徐明宇制定了以下策略:
商標無效宣告:對“歐萊實業”近期提交的近似商標申請,提交無效宣告,阻止其通過商標擴展市場。
不正當競爭訴訟:針對“歐萊實業”假冒“歐萊皮具”品牌的行為,提起不正當競爭訴訟。
市場混淆調查:通過消費者調查和市場分析,證明“歐萊實業”試圖利用相似商標混淆市場,侵犯趙安的品牌權益。
“關鍵在于,必須讓法庭相信,‘歐萊皮具’的品牌價值完全來源于趙安的經營,而非對方的虛假宣傳。”徐明宇說道。
法庭上的較量
在商標聽證會上,“歐萊實業”的律師辯稱:“我們的公司成立時間早于‘歐萊皮具’,而且我們早在數年前就開始使用‘歐萊’這個名字,用于皮包的生產和銷售。”
徐明宇則從商標法的基本原則入手,逐一反駁:“根據商標法,商標權的歸屬應以注冊時間為準。而我方商標早在8年前就已注冊,且覆蓋了所有皮革相關類別,對方在注冊商標前并未提出異議,顯然缺乏合理依據。”
他隨后提交了一系列證據,包括“歐萊皮具”的銷售記錄、廣告宣傳材料,以及消費者認知調查,證明“歐萊”在皮革行業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品牌影響力。
更具殺傷力的是,徐明宇揭露了“歐萊實業”的商業模式,通過提交產品質量檢驗報告,證明其低價皮包的材料并非真皮,而是劣質人造革。
“對方不僅在使用假冒的商標,還通過劣質產品破壞市場公平,誤導消費者。”徐明宇在法庭上直言,“這是一次典型的商標侵權與不正當競爭行為。”
案件的結果與品牌的延續
最終,法院裁定:
“歐萊實業”提交的近似商標申請因惡意注冊被駁回;
“歐萊實業”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被判賠償“歐萊皮具”經濟損失,并公開道歉;
“歐萊皮具”商標的獨立性和在先使用權得到保護。
案件結束后,趙安重新梳理了品牌策略,并在徐明宇的建議下,注冊了一系列與“歐萊”相關的防御性商標,同時加強了對產品質量和市場渠道的管控。
“徐律師,謝謝您幫我守住了‘歐萊’。”趙安感慨地說道,“這不僅是一個商標,更是我對皮革工藝的執著追求。”
“商標是品牌的盾牌,而品質是品牌的生命線。”徐明宇微微一笑,“希望‘歐萊皮具’能在未來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