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化機理研究: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視角
- 張傳統
- 1925字
- 2024-12-02 16:08:57
前言
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形成城市經濟發達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帶。無論是從土地資源配置來看,還是從現代城市發展需求來看,京津冀地區傳統大宗農產品生產規模將相對縮小,同時,京津冀域內農業生產中,初級農產品供給過剩,高精優品牌農產品供給不足。北京都市農業發展迅速,但是農業品牌化發展滯后,農產品競爭還停留在產品種類競爭和價格競爭等初級階段,不能適應北京新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要求——提供高精優品牌農產品。品牌農產品已成為北京消費者信賴和消費的主要選擇。農業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標志。北京農業品牌化發展需要由農產品區域品牌來帶動。農產品區域品牌是傳遞產品質量信息的新途徑,有助于北京小規模、高素質農業生產者以較低成本實現品牌化。發展農產品區域品牌,能提攜農產品品牌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形成穩定市場份額。同時,發展農產品區域品牌,能夠挖掘區域農業原生資源價值,強化北京農業品牌發展基礎,促進北京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繼而促進京津冀地區農業協同發展。
農產品區域品牌是一種較優制度設計,但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存在現實和理論困境。因此,基于京津冀協同視角來研究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機理,既有助于經濟學、管理學相關理論在農業經濟領域的應用,為北京農業經濟發展、農產品品牌發展和區域農業協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又有助于推進北京農業產業升級,解決北京農業生產分散、小規模化和品牌化滯后問題,并有效提升農業競爭力,為政府制定農業品牌政策提供依據。
本書依據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在梳理農產品區域品牌及其特性、原產地效應理論、農業產業化理論和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影響因素等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現狀,分析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機理,研究多品牌案例,探索性構建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影響因素模型,并采用SPSS22.0和AMOS24.O統計軟件,以北京60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樣本數據進行實證檢驗,進而提出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對策。
本書的研究結論主要有:①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整體態勢良好,一方面,品牌數量多、地域性強、區域分布差異大、在優勢區域內集聚、發展速度快、類別集中;另一方面,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境,主要是農產品區域品牌管理滯后,建設方向不明、建設措施不力、建設權責不清和缺乏頂層設計,區域品牌發展受重視不夠、品牌意識弱,品牌產品鏈短、初級農產品占大多數、農產品質量有待提高,品牌建設主體力量薄弱、農業優勢資源挖掘不夠等。②多案例研究表明,區域優勢、農業產業優勢、經營管理優勢和政府扶持優勢是影響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的關鍵因素。北京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優選有優勢的農產品類別,通過充分挖掘區域優勢、凝聚農業產業優勢,強化品牌經營管理優勢,充分發揮政府扶持引導優勢,發展農產品區域品牌。③影響因素模型實證研究表明,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是基于政府強力扶持優勢,及其對區域優勢、農業產業優勢和品牌經營管理優勢等因素實施正向調節的結果。④區域優勢通過正向影響經營管理優勢,進而間接影響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自然地理環境依賴為農產品區域品牌提供自然功能價值,人文因素和歷史傳承為農產品區域品牌塑造出獨特文化情感價值。⑤農業產業優勢通過正向影響經營管理優勢,進而間接影響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農業產業規模化、農業產業現代化和農業產業經營服務一體化等農業產業優勢發展促進了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⑥品牌經營管理優勢對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成為區域名牌具有顯著正向促進作用。品牌經營管理優勢的充分發揮依賴于品牌授權、監督規范、服務指導和營銷推廣等農產品區域品牌管理機制建立。⑦政府扶持方向和力度,尤其是對區域優勢、農業產業優勢和品牌經營管理優勢等實施正向調節引導,主導著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發展方向、發展速度及可持續發展能力。⑧發展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必須大力發揮區域優勢,推進和優化農業產業優勢,強化品牌經營管理優勢,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優勢,謀劃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頂層設計,建立統一的北京農業品牌管理機制。
本書的研究特色與創新有:①從農產品區域品牌及其特性、原產地效應理論、農業產業化理論和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影響因素等方面研究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開辟了農產品品牌研究的一個新視角,豐富了農產品品牌研究的內容,拓寬了農產品品牌研究的內涵。②探究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現狀和發展機理,通過多案例研究,構建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影響因素模型,實證檢驗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是基于政府扶持引導的區域優勢、農業產業優勢、品牌經營管理優勢等實施正向或間接互動影響的必然結果。③研究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對策,為北京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提供有意義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