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體系研究
- 周俊
- 1129字
- 2025-01-02 10:17:30
二、“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融資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詳細闡述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則、思路、重點和機制。
當前學界對涉及“一帶一路”的國家的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政府間合作備忘錄、合作文件、諒解備忘錄等政府間合作文件的國家。這些國家并不一定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地理位置的沿線,但基于“一帶一路”的開放原則,依然將這些國家視為“一帶一路”的研究范圍。截至2023年8月底,中國已經與152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二是在地理位置上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共有65個國家。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帶一路”研究范圍。
三是在實際研究中,由于“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情況差異較大,尤其是缺乏統計資料和研究渠道,因此我們常常選擇一些“一帶一路”重點國家來開展研究。其中比較權威的是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發布的《“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投資促進研究》中,通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篩選出的“一帶一路”投資促進重點國別市場,共計31個國家,分別是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文萊6國,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2國,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2國,西亞北非的阿聯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卡塔爾、科威特、阿曼6國,中東歐的羅馬尼亞、波蘭、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北馬其頓共和國、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11國和獨聯體及俄羅斯、白俄羅斯、蒙古國、阿塞拜疆4國。這些國家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的所有區域,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本書主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第二類和第三類國家范圍來進行研究。
本書所稱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融資或“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均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范圍內開展的基礎設施融資活動。從實踐情況來看,一般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由沿線國家國內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道路、農田水利、城鎮化等各個方面,這一類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依靠國內財政資金支持,由來已久,屬于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范疇。從本書“一帶一路”的研究范圍來看,這一類不屬于本書的討論范疇。
第二類是由沿線國家國內政府以外的其他資金提供者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國外資金(包括公共資金和私人資金)支持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并且發生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在“一帶一路”沿線或區域范圍內的流動。這一類基礎設施融資是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