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朱元璋讓諸多皇帝們驚嘆連連!
- 皇帝排位賽:政哥單刷武王伐紂
- 秋與林
- 2062字
- 2024-11-25 22:42:24
第二十二章:朱元璋讓諸多皇帝們驚嘆連連!
老劉家門看著熱鬧,這個時候,劉邦卻也好奇起來。
【劉邦:劉恒你兒子劉啟還行,我看了下資料,看樣子我們老劉家就是也比老宋的趙家要強很多,還真別說,就這點,哪怕我們沒有吐蕃,但是我們有西域呀,不過老趙家被噴也是應該的了,就跟老秦家一樣,都不如我們大漢朝】
劉邦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是要DIS一下秦始皇,這簡直就是來自于推翻前朝統治的恨意呀,完全就是不顧及人家政哥的臉面了。
【千古一帝:你這個地痞無賴,真是沒的說,你要陰陽就陰陽,怎么一天天暗搓搓的呢,你果然就是一個地痞無賴真是沒有一點兒臉面,你老陰陽老秦人干嘛?要是我在后世,我早就把全世界給打下來了。】
【成吉思汗:千古一帝,打全世界難度很大,哪怕是我們極限也就是那里了,真的,哪怕是你我也不覺得你真的可以打下全世界,也不是全世界都是傻子,這一點不現實,從我兒子拔都西征的時候,我學到了東西,與你分享】
【千古一帝,哼,朕是什么人?始皇帝,注定是要千秋萬載的皇帝,諸位都是跟著我步子來的罷了。】
副本之中的朱元璋,今日又是早朝。
朝臣們都開始勸他撤軍回來。
覺得就是勞民傷財了。
朱元璋很是無語。
怎么就又勞民傷財了?
大宋這么有錢,他老朱就沒有打過這么富裕的一仗。
說起來朱元璋甚至覺得現在的軍費還是太少了,小小的南宋就這么的有錢,北宋的時候估計更有錢,他一點兒也想不通,為何這么有錢還會被北面給打成這個樣子,他是真的搞不懂,同時心底里也是一陣無語。
果然一個好的領導對于古代而言是很重要的,他老朱就是一個好領導一個好皇帝。
朱元璋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做好制度上的安排,然后將計劃穩步的推進。
這本身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但是此時在直播間的一眾皇帝們看來,朱元璋這些操作有些過于太多了,其實很多沒有必要。
他現在竟然開始代入自己真的就是南宋的皇帝,甚至開始為后世設置制度起來了,這可不是一個好事情,一個人怎么能考慮到千秋萬代以后的事情呢。
就在這個時候,秦始皇嬴政給出了一個看法,
【千古一帝:我說老朱其實就是想太多了,就跟老劉家那邊漢景帝和漢文帝一樣,他們就是美名好聽,但是設置的一些制度那就是給后人留下了很多的問題,這一點還是很關鍵的,所以呢,還是我家好,我留下的制度,那幾千年來都在用。】
【劉徹:始皇帝你過分了呀,不如說你的制度早就在我的時候被改變了很多,你真以為你秦制度真是在用了很多年,那不過是后世讀書人們趨炎附勢的說法,要知道真正奠定制度和經濟玩法的那就是我的漢朝,而且還是從我這一代開始的。】
劉徹的發言讓老劉家的人一陣驕傲,大家也不由得圍觀起來,這一個劉徹的事跡,甚至連成吉思汗也很好奇當初的劉徹到底制定了什么玩法。
竟然敢這么跟一個始皇帝叫板的。
此時大家紛紛細細的研究起來,劉徹之前大家就有所了解,但是那只是武功上的問題,只是沒有想到這個家伙居然還有制度,也就是文治上的東西。
【千古一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嗯,你是第一個用一個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也是第一個開始辦太學這個教育的人,這就是你開始的制度?從你開始后儒學就成為了正統的思想學說,一直延續了幾千年是吧?】
千古一帝看完后,忽然有點兒羨慕,為什么老劉家的皇帝后人都這么給力,就是他老秦人的兒子就不太行。
不行,待會還是要再去揍一頓胡亥才行,不然心情一點也不愉悅了,至少現在不會愉悅,真是打從心底里的不高興。
畢竟一想到大秦居然就十幾年沒了,換做是任何一個大心臟的人都不會高興。
更別提是這個始皇帝了。
嬴政這么一說,頓時就引起大家對于劉徹的一個關注。
這時,上仙林風開始拱火了一句,
【他開始第一個下罪己詔的皇帝,就這一點領先你們這里很多人,大家都是皇帝,知道了吧?人家敢于自我批評,他是皇帝,但是他也自我批評,知道這含金量了?】
這么一說一眾皇帝們不由得也是佩服不已。
確實敢于向全天下承認錯誤這一點,那就是很多人比不了的。
朱元璋開始布局向著全天下進發。
直播間的皇帝們聊著天,也關注著他。
同時也時不時為劉徹做出來的一些舉措,而感到不由得振奮。
甚至一些后世皇帝們,不了解這些的,那也都是覺得有趣。
似乎這對于他們而言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
這無疑也改變了許多朝代的歷史。
至于副本之中,此時的趙耑,那也是繼續神神叨叨的,都不知道如何維系住自己的權力,所以就想著借助神鬼的迷信來維系權力。
但是沒有想到,他這么一搞,還真是收回了一些權力,使得不少臣子們相信,他這個“趙構”那就是趙宋家的希望。
所以收回權力也算是歪打正著了,但是要他跟北方的金人拼命,趙耑顯然是不敢的,別說是金人了,當初他跟遼國那也是不敢的。
就單單這一點,哪怕是趙耑收回權力了,也是一點兒作用都沒有。
算得上是一個什么忙都幫不上的皇帝。
還是不知道每天在做什么。
有一點兒無所事事的感覺。
這五個皇帝中,趙耑不算笨,但是沒有做事情的毅力,顯然也就只是到此為止了。
至于司馬炎和胡亥,那也已經沒有希望了。
現在就剩下楊廣和朱元璋了。
楊廣那里的問題,也很快就暴露了出來。
這是很多皇帝們其實都預料到的。
他的做法太急了,也不合適。
一個國家不是著急就可以的。
治大國若烹小鮮。
這個道理楊廣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