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余暉漸漸褪去,喧囂的集市上人頭攢動。
朱璃帶著蘇嬤嬤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琳瑯滿目的商品讓她目不暇接,但她心中卻另有打算。
此行并非為了游玩購物,而是為了家族利益,尋找結交權貴的機會。
“小姐,這集市魚龍混雜,咱們還是早些回去吧。”蘇嬤嬤緊緊跟在朱璃身后,神色擔憂。
朱璃一身華服,氣質出眾,難免引人注目,蘇嬤嬤生怕她在這熱鬧的集市上受了委屈。
朱璃微微一笑,安慰道:“嬤嬤放心,我心里有數。”她目光堅定,掃視著周圍的店鋪,試圖找到那些權貴經常光顧的地方。
忽然,一陣刺耳的笑聲傳來,打破了集市的喧鬧。
一個衣著華麗,手搖折扇的年輕男子帶著幾個跟班大搖大擺地走來。
這男子正是綢緞商李家的公子,李公子。
他平日里游手好閑,仗著家世橫行霸道,在城中頗有些惡名。
李公子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朱璃,頓時眼睛一亮,輕浮地湊上前來,搖著扇子說道:“喲,這不是朱家小姐嗎?真是稀客啊,怎么有空來這市井之地?”他說著,眼神肆無忌憚地在朱璃身上游走,語氣輕佻。
蘇嬤嬤見狀,連忙擋在朱璃身前,厲聲呵斥道:“李公子,請你自重!”
李公子卻絲毫不理會蘇嬤嬤的警告,反而更加放肆,伸手就要去摸朱璃的臉,“朱小姐,你這細皮嫩肉的,可真是讓人心癢難耐啊。”
蘇嬤嬤拼命阻攔,卻被李公子的跟班粗暴地推搡到一旁,差點摔倒在地。
朱璃又氣又急,但她知道,此刻不能沖動行事。
李家在城中勢力龐大,若是正面沖突,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她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冷冷地看向李公子,眼神中沒有絲毫懼意。
“李公子,”朱璃的聲音清冷而堅定,“你如此輕薄于我,就不怕傳出去,損害你李家的名聲嗎?”
李公子哈哈大笑,輕蔑地說道:“名聲?我李家家大業大,還怕這點流言蜚語?再說,像你這樣的美人,就算強搶了去,又有誰敢說什么?”他身后的跟班們也跟著哄笑起來,言語更加不堪入耳。
朱璃的目光掃過周圍看熱鬧的人群,他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幸災樂禍,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她說話。
她攥緊了拳頭,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然而,就在這時,她注意到人群中一些商人的眼神,他們雖然不敢出聲,但眼中卻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朱璃心中一動,一個念頭閃過腦海。
她緩緩開口……“李公子,你以為這綢緞生意,真的那么容易做嗎?”朱璃的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刃,直直地刺向李公子輕佻的笑臉。
“李公子,你以為這綢緞生意,真的那么容易做嗎?你只看到眼前的繁華,卻不知這背后的危機。”
李公子一愣,收斂了笑容,上下打量著朱璃。“你什么意思?”
朱璃環視周圍,聲音提高了些許,吸引了更多商人的注意。
“各位想必都知道,今年江南的蠶絲產量銳減,市面上的生絲價格已經翻了一倍。而李公子家的綢緞莊,卻依然維持著原價售賣,這其中的虧損,可不是小數目。”
周圍的商人紛紛點頭,他們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只是礙于李家的勢力,不敢多言。
“你一個閨閣女子,懂什么生意!”李公子惱羞成怒,但他心中卻隱隱不安,朱璃的話戳中了他的痛點。
朱璃輕蔑一笑,“我懂不懂生意,李公子很快就會知道。江南絲綢減產,而北方的棉織品卻迎來了豐收。如果李公子現在轉而經營棉布,不僅可以彌補損失,還能大賺一筆。只可惜,”她頓了頓,眼神銳利,“李公子目光短淺,只怕錯失良機。”
李公子的臉色變得鐵青,他身后的跟班們也噤若寒蟬。周圍的商人則交頭接耳,對朱璃的商業見解贊嘆不已。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樸素長衫,鶴發童顏的老者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他拄著一根拐杖,目光炯炯地看向朱璃。
“姑娘所言極是,老夫佩服。”
朱璃心中一喜,這位老者雖然衣著樸素,但舉手投足間卻透著一股不凡的氣度,她感覺這是一個結交的好機會。
“老先生過獎了,小女子只是略知一二。”
老者捋著胡須,和藹地笑道:“姑娘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識,實屬難得。老夫姓趙,不知姑娘如何稱呼?”
“小女子姓朱。”朱璃恭敬地回答。
趙老先生與朱璃攀談起來,從商業聊到政事,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朱璃應對自如,談吐不凡,讓趙老先生對她越發贊賞。
李公子站在一旁,臉色陰沉,他沒想到自己原本想要調戲的女子,竟然如此出色,讓他在眾人面前丟盡了臉面。
他狠狠地瞪了朱璃一眼,帶著跟班灰溜溜地離開了。
蘇嬤嬤看到朱璃和一個陌生老者聊得熱火朝天,心中焦急萬分。
她覺得朱璃一個未出閣的女子,在集市上拋頭露面,與男子談論生意,實在是有失體統。
“小姐,咱們該回府了。”她上前拉住朱璃的衣袖,低聲催促道。
朱璃正與趙老先生聊得興起,被打斷后有些不悅。“嬤嬤,我……”
蘇嬤嬤不由分說地拉著朱璃就要離開,“小姐,這里人多眼雜,咱們還是早些回去吧。”
朱璃掙脫開蘇嬤嬤的手,語氣堅定,“嬤嬤,我還想……”
“嬤嬤,我還想和趙老先生多聊幾句。”朱璃語氣堅定,目光中帶著一絲倔強。
她知道蘇嬤嬤的顧慮,但這次機會來之不易,她不愿輕易放棄。
蘇嬤嬤臉色一沉,“小姐,您是千金之軀,怎可在集市拋頭露面?若是傳出去,對您的名聲不好。”她用力拽著朱璃的衣袖,生怕她再次掙脫。
朱璃深吸一口氣,壓抑著心中的不耐煩,“嬤嬤,我知道您是為我好,但這次機會難得,我必須把握住。”她輕輕拍了拍蘇嬤嬤的手背,“您放心,我會注意分寸的。”
見朱璃態度堅決,蘇嬤嬤無奈地嘆了口氣,只好松開了手。
她站在一旁,緊緊盯著朱璃,生怕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朱璃向趙老先生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繼續與他攀談。
這時,朱璃的目光被一個賣字畫的攤位吸引了。她走上前去,仔細地端詳著攤位上的一幅山水畫。
“這幅畫的筆法雖然流暢,但意境不足,山峰的輪廓不夠清晰,水流的動態也顯得有些僵硬。”朱璃點評道。
攤主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聽到朱璃的點評,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姑娘好眼力,老夫這畫確實還有不足之處。”
周圍的文人墨客聽到朱璃的點評,紛紛圍了上來,他們對朱璃的見解十分贊賞,開始與她交流起來。
朱璃談吐優雅,見識不凡,很快就贏得了他們的好感。
其中一位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自我介紹說是翰林院的學士,他對朱璃的才華十分欣賞,邀請她參加下個月的文人雅集。
朱璃欣然接受,她知道這是一個結交權貴的好機會。
又過了一會兒,一位衣著華麗的年輕公子走了過來,他自稱是禮部尚書的公子,對朱璃的字畫點評也十分感興趣。
朱璃與他寒暄了幾句,得知他正在為父親尋找一幅名家字畫,作為壽禮。
朱璃心中一動,她想起家中珍藏的一幅唐伯虎的真跡,這幅畫價值連城,如果能將其獻給禮部尚書,必定能為家族帶來巨大的好處。
她不動聲色地向禮部尚書的公子打聽了他父親的喜好,然后暗示自己家中珍藏著一幅名家字畫,或許能符合他的要求。
禮部尚書的公子聽了之后,頓時來了興趣,他向朱璃詢問字畫的詳情,并表示愿意高價收購。
朱璃心中暗喜,她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引起了對方的注意。
就在朱璃覺得一切順利的時候,一個家丁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神色慌張地對朱璃說道:“小姐,老爺讓您趕緊回府,說是有緊急事情。”
朱璃心中一沉,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心中充滿了擔憂。
她匆匆向趙老先生和其他人告辭,然后跟著家丁離開了集市。
“小姐,路上小心。”蘇嬤嬤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