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祖宗之法可以變

  • 我嘉靖是明君
  • 十七蕭蕭
  • 4816字
  • 2024-12-12 23:56:12

“怎么?蔣愛卿要幫朕擬定人選嗎?”

朱厚熜面無表情地瞟了一眼蔣冕。

這家伙手伸得太寬了……也不怕閃了腰?

地方主官的人事安排向來都是天子與朝廷說了算。

你蔣冕算哪根蔥啊?輪得到你來說三道四了嗎!

懂不懂朝堂規矩?!

……

見到皇帝投來的目光,蔣冕有些心虛。

但他畢竟久經官場歷練,很快便平靜了下來,旋即恭聲說道:

“啟稟陛下,臣之所以如此上心云南之事,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全然沒有自己的私心。”

“此事最終如何決斷,自然全憑陛下圣裁。”

“你最好是沒有自己的私心……”

朱厚熜敏銳地捕捉到了蔣冕眼神中的一絲躲閃,但見他迅速收斂神色,倒也并未深究下去。

轉而將視線投向群臣,面色凝重地沉聲道:

“諸位愛卿,大理銀礦對我朝財政的貢獻,朕自是心知肚明的,一刻未曾忘卻。”

“但朕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大義……若是繼續開采此礦,難免會與當地百姓產生利益沖突。經過深思熟慮后,朕決定即日起罷黜大理銀礦!”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覷,顯然對此決議頗感意外。

群臣還沒反應過來,又聽見皇帝沉聲說道:“歐陽重……”

“歐陽重!”

被點名的歐陽重更是愣在了原地,足足過了數十秒方才回過神來,急忙拱手應道:

“臣在!”

“朕現在任命你為云南巡撫,希望你能恪盡職守,治理好一方水土。”

“謝陛下隆恩,臣萬死不辭!”

待一切安排妥當之后,朱厚熜終于將今日早朝的核心議題緩緩道出:

“楊閣老,朕已經仔細閱覽了內閣呈上的關于裁減人員的奏本。”

“裁撤十二萬余人一事,實乃關乎國計民生之大事,絕非輕易之舉。在此事上,內閣需與六部通力協作,要確保萬無一失。”

“至于因裁撤人員節省下來的經費,朕打算撥出一部分用于加強京營的建設,以提升京城防務實力。”

“諸位愛卿,想必你們也都清楚,近些年來我大明朝的衛所可謂是每況愈下,一撤再撤!”

一句話就是要……

對現有的邊軍和衛所軍進行改制重組,打造出全新的神機營、三千營以及五軍營這三大精銳之師。

聽到這番話,文官啞口無言。

而武將則是目光炯炯,眼里似乎是有千萬道光芒在閃爍……

哦,那是激動的眼淚。

陛下他真乃圣德仁君也!

自從土木堡之變后,武將集團就被雪藏了好多年。

重建三大營意味著什么?

上陣殺敵,封狼居胥!

難道說父輩們的榮光……

終于流轉到我們的身上了嗎?!

這天子今日的舉動,不僅是想要牢牢掌控禮儀方面的話語權,更是意在將那至關重要的軍權也緊緊握于手中啊。

而且看這樣子,恐怕連財政大權他也是志在必得了。

……

“至于裁撤下來的這十幾萬人員……那可是相當龐大的勞力資源,朝廷必須得妥善地安置好他們才行。”

“此事若是處理不好,只怕是會引發民變。”朱厚熜一臉嚴肅地說道。

“為此,朕決定在天津衛、蘇州府以及松江府這三個重要地區逐步開放海禁。”

“無論是誰想要下海經商,都必須先向市舶司和海道副使登記注冊,以便朝廷能夠更好地管理和監督。”

現在正是大航海剛剛起步的時候,又恰逢資本主義萌芽之際。

開海禁是為了更好的擁抱世界。

當然,朱厚熜現在沒有把握,步子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都邁出去。

不然容易滑倒!

……

“……”

楊廷和此時卻早已聽得頭皮發麻。

一開始的時候,他覺得這位年輕的天子行事尚算“中規中矩”。

但當他聽到“開放海禁”這四個字時,整個人如遭雷擊一般,徹底驚呆了。

“瘋了!他簡直是瘋了!”

“大明歷代先帝啊……微臣楊廷和真是愧對你們啊!”

想到這里,楊廷和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和惶恐。

他直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高聲喊道:

“陛下!開放海禁之事千萬行不得的!”

“太祖高皇帝早就留下過訓令,明令后世子孫一律不得開放海禁。這可是祖宗定下的規矩,乃是我大明朝的國策,我們不能違背祖制。”

“此等大逆不道之舉……還請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陛下,楊閣老所言極是。此事萬萬不可,請您千萬要慎重考慮!”

一道道高呼聲響起。

只見蔣冕、李瓚等一眾文官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齊聲勸諫。

見狀,一大幫武將卻只是面面相覷,彼此交換著眼神。

對于他們來說,跪下就意味著向文官低頭,成為他們的附庸。

更何況,剛剛陛下已經提及要重建三大營。

如果此刻跟隨文官一同下跪,那日后自己還如何能夠實現封狼居胥的壯志雄心呢?

一念及此,這些武將紛紛心有靈犀地選擇了視而不見,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與自己毫無關系。

一時間,朝堂上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景象:文官跪地苦諫,而武將則冷眼旁觀。

……

半晌后,朱厚熜終于開口發話了:

“你們都給朕起來吧。”

面對皇帝的命令,這些跪著的文官竟然沒有一個人起身響應。

眼看著這幫冥頑不靈的臣子對自己的話置若罔聞,朱厚熜不禁眉頭緊皺。

“你們既然自詡為忠臣,那就應該有一個忠臣應該有的模樣!”

“這樣欺君罔上……不忠不孝之臣留下有何用處!”

“來人!把紅丸給朕拿過來!”

說著,朱厚熜猛地轉過頭,目光凌厲地掃向那群負責記錄的言官,冷冷地說道:

“把這一幕給朕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

此言一出,原本還跪著的楊廷和緩緩站起身來。

見此情形,其他文官也只好陸陸續續地從地上站起來。

朱厚熜眼見這幫家伙終于有所動作了,于是略帶嘲諷地說道:

“呵,你們還知道自己是忠臣啊……”

“還有誰要繼續跪下的么?朕現在就可以讓他白日飛升、青史留名!”

楊廷和緊緊咬著牙關,深吸一口氣后,低聲說道:

“陛下所為,臣等自當全力以赴、不遺余力地執行。”

“可是,這開放海禁一事……關系到國家社稷……”

“倘若貿然撕開這一道口子,恐怕會后患無窮!陛下您為何執意不聽勸?!”

“難道您就不顧及祖宗創下的宏偉基業了嗎?難道您真的想要親手毀掉本朝歷代先皇傳承下來的江山社稷嗎!”

說著,甚至都來不及等待皇帝的斥責。

楊廷和便心一橫,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俯首叩頭道:

“臣身為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此時若不直言進諫,那便是不忠不義之舉!”

“哪怕臣所說之言被視為對君父的不敬,有悖于君臣禮數,臣也心甘情愿承受責罰……可是天下的黎民百姓何辜啊!”

“我大明朝傳承至今已有一百余載,歷經無數風雨滄桑,方才擁有如今這番繁榮昌盛的景象。”

“老臣實在無法坐視不管,任由陛下您因一時沖動而將這大好河山葬送!”

楊廷和抬起頭來,目光懇切地望著皇帝,眼中滿是淚水婆娑:“老臣斗膽懇請陛下收回成命,萬萬不可開啟海禁啊!”

“楊閣老,你剛剛所說的那番話不覺得有些夸大其詞了嗎?”

朱厚熜目光平靜地看著他,也不生氣,旋即緩緩開口道:“祖宗之法當真就是一成不變的么!”

“楊閣老,你還是先起身吧,且聽朕細細說來。”

楊廷和卻仿若未聞一般,依舊靜靜地跪在那里低垂著頭,沉默不語。

“楊閣老,難不成您還想要朕親自過去將您攙扶起來不成!”

話音一落,楊廷和這才聞聲而起。

見到楊廷和起身,朱厚熜方才重新開口道:“祖宗之法固然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這里邊存在一些不盡合理之處,那么我們就必須要對其加以變革改進才行!”

“想當年,秦國起初不過只是位于西方邊陲之地的一個彈丸小國而已,常常遭受來自東方六國的鄙夷與嘲笑。但是秦孝公慧眼識珠,大膽任用商君實施變法圖強。”

“此后,數代秦王堅持不懈地推行這一國策......最終秦皇政終于得以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像這樣成功變法革新……從而成就千秋霸業的先例比比皆是,朕在此也就不再逐一贅述了。”

說著,他緩緩地將目光投向楊廷和,眼神平靜如水:“內閣前不久商議即將推行的一條鞭法,不知在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里可有提及啊?”

“沒有吧!”

“既然如此,那內閣這般行事,算不算是違背了祖宗之法呢?”

聽到這里,朝堂上頓時一片鴉雀無聲,群臣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輕易發言。

“依朕看來并非如此,諸位愛卿以為然否?!”

見無人回應,朱厚熜又繼續說道:“朕已經仔細看過關于一條鞭法準備施行情況的奏本了,不得不說,此法令的各項舉措確實相當不錯。”

“對于內閣將要推行的一條鞭法,朕并沒有任何異議。”

“朕開放海禁的本意是為了促進貿易往來,造福于民。朕希望諸位愛卿不要再拿所謂的祖制當作擋箭牌,推三阻四!”

楊廷和不禁一怔,這稀奇古怪的角度都讓你給說完了……

但是此時,饒是他絞盡腦汁,也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話能夠用來反駁皇帝了。

翻來覆去能說出口的,無非也就是那么幾句老話:

天下蒼生黎民都是無辜可憐之人;祖宗傳下來的規矩萬萬不可隨意更改。

“重建三大營和開海禁此事還請諸位愛卿盡快著手去辦。”

“倘若有人膽敢違抗朕的旨意,不肯奉命行事......哼!那便是不忠不義之臣!”

聞言,群臣悚然一怔。

不忠不義的臣子……

這頂帽子可太大了,一不小心就得九族消消樂。

“楊閣老,”朱厚熜看向了楊廷和:“此事……你以為如何?”

楊廷和只感覺自己已經麻了,你都上綱上線了……

我要是不同意豈不是落得一個逆臣賊子的惡名?

“陛下圣明!”

“楊閣老……”

楊廷和:“……”

不是?!你還有事???

只見朱厚熜微微瞇起雙眼,緩緩地說道:

“夏鼎傳歸啟,虞羹想見堯。”

“宜有至言來助我……”

“不知楊閣老是否知道朕所念的這兩句詞是出自何處,有何深意?”

“回陛下,這是北宋王安石的詞……至于其中深意,老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楊廷和心頭一緊,沉聲說道。

朱厚熜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如今內閣事務繁忙,僅有你、蔣冕、李瓚等寥寥數人處理,實在是太過勞累了。如此下去,恐難以為繼。”

“所以,朕決定幫你們找一個人去分擔內閣的壓力。”

說著,朱厚熜突然看向群臣高聲喊道:

“夏言!”

聽到自己的名字被皇帝喊出,夏言先是一愣,隨即便回過神來,急忙上前一步應道:

“臣在!”

朱厚熜看著他,朗聲道:

“今日,朕準你入閣擔任次輔一職。望你能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

聽到這話,夏言一怔,旋即叩頭謝恩道:“多謝陛下隆恩,微臣定當肝腦涂地,不負陛下厚望!”

楊廷和看了一眼袁宗皋。

你不是帝師嗎?

六十八歲了還在進步,這回皇帝怎么沒讓你這位老師進內閣啊?

哦,原來是故意的……

……

乾清宮。

“炳啊,我記得上次你跟我說過你手里有八佰死士......”

朱厚熜輕抿了一小口茶,而后將目光投向陸炳,緩聲說道。

“不過依我之見,這八佰死士遠遠不夠。”

“現在,我交給你一項重要任務……”

“今年年底務必將死士人數增至三千,而三年之后,則需擴增至三萬之眾,你可有把握完成此事?”

聞言,陸炳趕忙放下手里剛剛遞到嘴邊的茶杯:“大哥,雖說此事難度頗大,但我定當竭盡全力,爭取不辱圣命。”

朱厚熜微微一笑,對于陸炳的答復還算滿意。

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后,突然開口說道:

“哦,對了,‘死士’這個稱謂實在是難聽了點。我覺得不妨改個名號,從今往后,這些禁軍就稱之為‘北冥’吧。”

“這‘北冥’二字甚是霸氣,大哥英明!”陸炳連忙拱手稱是。

說著說著,他仿佛忽然間想到了什么要緊之事:“大哥,我還有一事稟報。近日兵杖局那邊秘密研制出了一批火槍......”

聞言,朱厚熜雙目放光,迫不及待地截話:

“快點帶我去看看。”

……

兵杖局。

此地位于宮廷深處,四周高墻聳立。

門口處更是有全副武裝的禁軍嚴陣以待,防衛可謂是固若金湯。

哪怕是陸炳過來了,也必須接受禁軍嚴格而細致的盤查。

只有他的大哥是例外……

朱厚熜登場的時候,所有禁軍在瞥見那張英俊非凡的面容之后,身體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齊刷刷俯身叩拜。

朱厚熜見狀,輕聲呢喃道:

“哎呀呀,這可真是沒辦法,誰讓我氣質如此出眾呢......”

伴隨著一道道此起彼伏的“陛下萬歲”的高呼聲,朱厚熜昂首挺胸地踏進了兵杖局。

這里是內廷八局之中至關重要的一局,其專職便是負責火器的制作。

在明朝初期,當時所使用的火炮大多是以銅來鑄造而成的,不過其中也夾雜著一部分由生鐵制成的部件。

一直到了明神宗時期,經過不懈地努力和技術革新,這才成功制造出了完全由鐵打造的火炮。

幾乎就在同一時期,遠在歐洲大陸的佛佛朗機炮卻已經發展得相當先進,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了。

這種火炮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強大的威力,在戰場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朱厚熜看了一眼那些火炮,說實話,他不是很滿意……

兩世為人的他,自然十分清楚。

對于一個國家或是一支軍隊而言,擁有利劍般的武器裝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有時可能不會實際投入使用,但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是否選擇運用這些武器是一回事,而有沒有則是另一回事。

唯有手中緊握利劍,你才不會成為別人餐桌上的菜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镇雄县| 平舆县| 响水县| 滦平县| 三原县| 商河县| 喀什市| 齐齐哈尔市| 巴林左旗| 繁昌县| 梧州市| 大姚县| 乌什县| 枣阳市| 上高县| 集安市| 玉屏| 正定县| 大埔区| 临澧县| 白城市| 马山县| 娄底市| 左权县| 天镇县| 泰顺县| 公安县| 千阳县| 石河子市| 敦化市| 永川市| 新乡市| 石首市| 武汉市| 江达县| 平安县| 平乐县| 河间市| 会同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