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兩宮不和
書名: 我嘉靖是明君作者名: 十七蕭蕭本章字數: 4071字更新時間: 2024-12-09 23:56:11
宸妃邵氏乃是明憲宗朱見深眾多嬪妃中的一員。
說起這位苦命皇帝,那可真是與眾不同……
放著如花似玉的年輕女子不愛,偏偏鐘情于年長自己整整十九歲的萬奶媽子。
不過盡管如此,邵氏卻也能與萬氏一同獲封貴妃之位。
細細想來,這其中恐怕少不了她為皇帝誕下三個皇子的功勞。
邵氏與明憲宗共育三子,分別是興獻王朱佑杬、岐惠王朱佑棆、雍靖王朱佑枟。
但是這幾個兒子存活率都不長,也就長子興獻王超過了四十歲,而孫子輩如今更是只有朱厚熜一人健在。
……
前些日子,老太太聽說自家的寶貝孫子已經入主紫禁城,她還半信半疑來著。
要不是現在蔣氏在身邊,她還真的難以置信。
難道說命運的齒輪又要再度轉動了嗎?
四十多年前,她因誕下皇子朱佑杬而得以母憑子貴,榮升為貴妃。
如今時過境遷,沒想到竟又能借著孫子的光,再度享受這份尊榮。
看來距離搬出這未央宮,住進更為尊貴之所的日子已經為時不遠了。
一念及此,邵氏不禁感慨萬千。
“我的乖孫子......他在哪里?”
邵氏淚眼朦朧,雙手不停地在寢殿門前摸索著。
蔣氏見狀,鼻頭不由得一陣發酸。
當即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她,輕聲安慰道:“娘,您先別著急,熜兒這會兒正在外邊跟他的皇嫂商量些事情呢。”
聽到這話,邵氏稍稍定了定神,慢慢坐了下來。
但淚水依舊不停地滾落下來。
半晌后,她才止住了眼淚,旋即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剛剛皇后過來探望過老身了,她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唉……只可惜命運多舛,也是個苦命之人啊......”
或許是由于自身的經歷,邵氏心里很是同情明武宗的皇后。
蔣氏感同身受,不可否認地說道:“是啊,這孩子命實在太苦了,年紀尚輕便已守寡,身邊連個子嗣都沒有......”
話語至此,忽地聽到寢殿外面傳來些許輕微響動。
接著,一道清脆的聲音驀然響起:“祖母,孫兒前來給您請安了!”
朱厚熜邁著沉穩的步伐徐徐走了進來。
“好,好,好孫兒啊!可算把你給盼來了,快快過來讓祖母好生瞧瞧。”
邵太妃聽到皇帝的聲音,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雙手向前胡亂摸索著。
但因雙眼患有眼疾,眼前一片迷蒙,根本無法看清任何事物。
見狀,朱厚熜趕忙三步并作兩步迅速走上前去扶住她。
“祖母莫急,孫兒就在您身邊。”
感受到皇帝那溫暖有力的手緊緊握住自己的瞬間。
邵太妃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波動,一把撫摸前者的頭。
“好啊,果真是我的乖孫兒......”
“真沒想到,像我這般半截身子都快入黃土的人了……竟還有幸能夠與我的好孫兒重逢相見。”
邵太妃一邊擦拭著眼角的淚花,一邊感慨萬分地繼續說道。
站在一旁的那些太監和宮女們,親眼目睹了如此感人至深的祖孫相聚場景,亦是深受觸動。
一個個都忍不住掩面而泣,嚶嚶嗡嗡的抽泣聲此起彼伏。
這叫做哪怕領導講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也得抽抽嘴,向領導表示自己的態度……
“祖母,從今往后咱們一家人要永遠地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朱厚熜緊緊握著邵太妃的手,一臉認真地說道。
邵太妃微笑著輕輕撫摸著孫子的頭,雖然她的雙眼已經失明,無法看清孫子的面容。
但此時此刻,她的眼里仿佛若有光,喜悅之情溢于表。
祖孫三人圍坐在一起,又絮絮叨叨地聊了好久,朱厚熜母子這才滿心不舍地起身準備離開。
“祖母,孫兒和娘親等會兒還要去坤寧宮向伯母請安,就先不能陪著您了。”朱厚熜有些依戀地看著邵太妃說道。
“祖母您放心吧,過不了幾天,孫兒一定讓您搬出這個地方,住到更好更舒適的宮殿去。”
“好孩子,快去吧。你們能時常來看望祖母,祖母就很開心了。”邵太妃滿臉欣喜地回應。
“娘,我讓嵐兒先留下來陪陪您吧......這孩子可是我從小養到大的,就跟親生女兒一般,完全就是咱自家人。”
蔣氏說完,隨即便指向身旁站著的一名女子。
只見此女生得眉清目秀,身材更是婀娜多姿,宛如仙子下凡一般。
朱嵐得到示意后,立刻快步走到邵太妃身邊,乖巧地行了個禮。
她明白眼前的這個老太婆……
不,太皇太后娘娘是如今后宮里最具權威性的幾個女人之一。
伺候她就等于在伺候皇帝……
朱嵐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聽到邵太妃寵溺地說道:“好孫女。”
朱厚熜看了一眼她,他有點印象,此女比原身還要大三四歲,是蔣氏的貼身侍女。
“朱嵐,替朕好好照顧祖母。”
朱厚熜千叮嚀萬囑咐要她照顧好邵太妃。
“陛下放心,奴婢一定會照顧好太妃娘娘。”朱嵐回道。
……
坤寧宮。
“姐!”
“現在那個蔣氏進了宮,姐姐您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而且這皇帝自從頭一天進宮拜訪過您一次后,就再也沒有來過……他眼里分明就沒有姐姐你這個太后啊!”
張太后的弟弟張鶴齡放下筷子,咬牙切齒地說道。
張太后聽了這番話,心中不由得一緊,眉頭緊緊皺起。
皇帝自從第一天進宮拜訪過她之后,就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露過面。
而讓她更心煩意亂的是,蔣氏竟然順利的入了宮。
以后,這后宮里怕是要變天了!
一念及此,張太后心情異常煩躁,兒子沒了,甚至就連一個孫子都沒有……
如今這皇位竟然就這般輕易地落入了旁支的手里,怎能不讓她心生憤恨與無奈。
“姐!”
張鶴齡見姐姐愁容滿面,心中更是焦急萬分。
“事已至此,人都已經來了,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
張太后頓了頓,接著說道:“就連楊廷和那樣在朝中門生眾多老臣都攔不住這局勢的發展,我一個婦道人家又能做些什么呢。”
“……”
正當姐弟倆陷入沉默之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隨后,張太后身邊的紅人魏彬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
“啟稟娘娘,陛下和他的生母一同前來拜見您,此刻就在殿外。”
一聽此言,張鶴齡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哼,真是說曹操曹操到……晦氣!”
“姐,我要不要先找個地方躲躲?”思索片刻后,他看向張太后低聲問道。
“躲什么!”張太后一臉不悅地斜睨著他,“這里是我的地盤,難不成你還怕他把你吃了不成?!”
“況且我這滿滿一桌子精心準備的飯菜,難道就這么白白便宜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嗎!”
片刻后,張太后朝著魏彬擺了擺手:“讓他們進來吧。”
……
半晌后,朱厚熜母子緩緩地從外面走了進來。
旋即,母子二人紛紛向張太后請安問好。
“侄兒向伯母請安了......”
“皇嫂,您最近身體可還好啊?”
眼見蔣氏滿面笑容,張太后卻只是冷冷地瞥了她一眼,心中頓時涌起一股寒意。
剛剛胞弟張鶴齡說的那些話,讓她本就糟糕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此刻見到蔣氏這般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向自己請安,更是覺得心煩意亂。
于是,張太后毫不客氣地直接無視了蔣氏的話。
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皇帝,陰陽怪氣地說道:
“皇帝日理萬機,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國家大事,如今又恰逢與家人重逢這樣的大喜日子......”
“怎么今晚竟然還有空屈尊降貴來看望我這個婦道人家呢?莫不是突然想起還有我這個人存在!”
朱厚熜聽到這番話,不禁微微一愣,旋即臉上露出些許尷尬之色。
連忙解釋道:“伯母勿怪,侄兒近日確實事務繁忙,實在是抽不出時間前來向您請安。”
“今日好不容易得了些空閑,便立刻趕來探望您了,還請伯母體諒侄兒的難處。”
皇帝盡管心中略感愧疚,但蔣氏可不這么想。
此時此刻,她內心也是極度的不快。
我母子二人心懷好意前來探望你,你不熱情好客也就算了。
怎的竟這般陰陽怪氣?給你臉了,難道真當我們好欺負不成?!
哦,對了……
聽說內閣刻意刁難我母子二人這事兒,好像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吧?!
一念及此,蔣氏毫不猶豫地予以回擊。
口中突然冒出一句古詩來——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聽到這句話后,張太后氣得渾身發抖。
她死死地盯著蔣氏,恨不得即刻沖上前去,親手撕爛那張可惡的嘴巴!
此女竟敢暗諷自己是臭水溝?!
哼,你以為你有多清高、多了不起嗎?
什么狗屁明月……
不過也是個守寡之人罷了,居然還有臉面在這里說我。
若不是你那兒子走狗屎運得了勢,我就算給你一百個膽子,諒你也絕不敢在此放肆張狂!
……
“本宮突感身體不適,二位請回吧!”張太后冷冷地說道。
說罷,她便轉身頭也不回地徑直走向寢殿。
“……”
見狀,朱厚熜頓時面露尷尬之色。
一邊是伯母,一邊是生母……
剛剛見面怎么就吵起來了?!
一起坐下來吃飯它不香嗎?
他還想著讓蔣氏與張太后能夠和睦相處呢。
在歷史上,張太后與蔣氏關系不和。
所以嘉靖帝對張太后極為無禮,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因此,張太后的晚年生活過得非常凄涼。
朱厚熜看著張太后逐漸消失的背影,心中若有所思。
片刻后,才意識到身旁還有他人存在。
定眼一看,原來是壽寧侯張鶴齡。
說起這張鶴齡和他弟弟,那就是一對大禍害。
當年明孝宗在位之時,這二人便常常肆意妄為。
據說有那么一回,明孝宗正在如廁,這倆家伙居然膽大包天地拿起皇帝的翼善冠戴在了自己頭上。
后來此事不知怎的被太監給告發了出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喪命之人并非這對作惡多端的兄弟,反倒是那個揭發的太監。
回過神來后,朱厚熜看了一眼此人,鄭重交代起來:
“壽寧侯啊,此次還需煩勞你替朕好好照料太后了。待到明日,朕再過來探望她。”
聞言,張鶴齡不禁微微一怔。
“媽的!”
真空氣……
敢情這屋里只有三個人唄?
我堂堂一個大活人站在這里這么久,你現在才看到我是吧?
剛才進門那會兒,怎么也沒見你叫我一聲‘壽寧侯’啊……
盡管心中這般腹誹,但張鶴齡還是迅速浮現出一抹諂媚的笑容,拱手說道:
“請陛下放心,臣定當謹遵圣命,照顧好太后娘娘。”
“嗯。”朱厚熜微微點頭,旋即和蔣氏一同離開了此地。
......
張太后寢殿。
張鶴齡靜靜地佇立在門口。
“姐,他們已經走了。”
“剛才你也看到了吧,那蔣氏母子心里根本就沒有你這個太后……”
坐在榻上的張太后臉色陰沉如水。
聽到弟弟的話后,冷哼一聲:
“還用得著你來說!”
言罷,姐弟二人陷入了沉默。
許久之后,張太后才幽幽地嘆了口氣,語氣中充滿了懊悔:
“唉,早知今日,當初真應該給我兒過繼一個孩子啊......也不至于現在讓那個臭女人這般囂張跋扈!”
聞言,張鶴齡不敢輕易接下姐姐的話頭。
于是,連忙轉移話題:“姐......”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如今楊廷和與皇帝關系緊張,我們為何不與其聯手?”
“若繼續這般坐以待斃,恐怕日后這皇宮里再也難有我們姐弟的立足之地了!”
張太后眼前一亮,沉聲說道:
“你說的有道理,只是不知道楊廷和是否愿意與我們合作?畢竟他身為朝廷重臣,未必看得上咱們......”
張鶴齡:“姐,我覺得你多慮了。雖說這些大臣明里暗里彈劾了我兄弟二人數次……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我們與他有著共同的敵人。”
“相信只要我們拋出橄欖枝,他定會權衡利弊,選擇與我們聯手的。”
說到此處,他臉上閃過一抹狠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