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椅子定價

張磊的記賬系統里,數字冰冷而殘酷。

他將承物椅的成本一項項拆解開來講給大家聽:

“第一個就是材料成本。柳條是精選冬柳,有百分之五十的淘汰率。

藤條是特定年份的老藤,需進山采集處理。還有耗費力氣的春柳絲,這些的成本是一千八百五十元?!?

“再就是工時成本,主要匠人120小時,輔助工80小時。這些加起來八千四百元?!?

“還有測試損耗大約九百元,終身服務核算未來可能產生的維護、物流、人力成本等,一千五百元?!?

“包裝、物流、管理攤銷等費用八百元?!?

“最后還有基礎成本,所有加起來總計要一萬三千四百左右?!?

會議室里一片死寂。這個數字像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心頭。這還只是成本,還沒算上任何利潤。

“這……這怎么可能賣得出去?”

王嬸首先打破了沉默,聲音發干,

“一萬多塊買一把……柳條椅子?”

在她認知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周明皺著眉頭:

“但我們不能按成本賣??!我們也要發展,要擴大,要有利潤投入研發!按行業慣例,怎么也得加一倍吧?”

那意味著逼近三萬。

張磊比較理性:“這個成本核算可能偏高了,尤其是工時和服務預提。但即使打七折,成本也在九千左右。定價確實是個難題?!?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柳青。

柳青沒有立刻回答。她讓周明去調研市場上類似定位的產品。周明帶回來的信息同樣令人壓力倍增。

國內頂尖竹藝大師的作品,價格在二到八萬不等;

北歐獨立設計師的手工實木椅,價格普遍在三萬以上;

甚至一些國際大牌的仿藤編塑料椅,也能賣到上萬。

“看,我們有得打!”

周明有些興奮,

“我們的東西比他們更有溫度,更有故事!”

“但人家認的是大師名頭,是國外品牌?!?

張磊給他潑冷水,

“我們清河柳編在外面,很多人還覺得是編菜筐的?!?

這話雖然刺耳,卻是現實。材質的卑微出身,是橫亙在高端化路上最大的認知障礙。

柳青打電話給程諾,直言不諱地說明了成本和定價的困境。

程諾在電話那頭笑了:“柳青,你陷入了一個誤區。你現在賣的不是柳條,是綜合價值體?!?

他快速給出了他的策略。

價格方面可以直接錨定三萬八千八這個區間,低于國外品牌,高于國內普通手工藝,傳遞輕奢藝術品定位。

接下來價值分解方面,可以在宣傳中清晰分解價格構成。

例如800小時匠心手作,傳承自抗戰時期的‘六角疊絲’絕技,獨一無二的專屬編號與檔案還有終身維護承諾等。

投放渠道要精準,絕不進入普通家居賣場。

只通過設計師渠道、高端民宿合作、畫廊藝術展、私人訂制會所進行露出和銷售。

故事包裝方面可以重點講述椅子異響事件與上門維修的故事,將終身服務從成本轉化為最具說服力的價值點。

程諾總結,“總之你要讓消費者覺得,他花的錢里,有一部分是為了一份未來的保障和一份獨特的情感連接。”

這些道理柳青都懂,但是事實依然讓她手心出汗。

會議再次召開,爭論更加激烈。周明支持程諾的策略,認為必須打破價格天花板。

王嬸和李嬸則覺得這簡直是騙錢,心里不踏實。

張磊態度居中,認為可以嘗試但需謹慎。

一直閉目養神的爺爺,忽然睜開了眼,敲了敲煙袋鍋。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爭啥?”

老人聲音平靜,

“我就問一句:你們編那把椅子,耗的那份心,費的那些勁,覺得它該值多少?摸著良心說?!?

他渾濁卻銳利的目光掃過每個人:

“覺得值,就別怕人嫌貴。覺得不值,現在就拆了當柴燒。”

一句話,讓所有的爭論都沉默了。

柳青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

“成本,我們無法壓縮,那是我們承諾的底線。利潤,我們必須要有,那是工坊發展的未來。”

她走到白板前,寫下了一個數字,三萬六千八。

“就這個價。”

她的聲音斬釘截鐵,

“而且,我們要把張磊的這份成本核算表,簡化后,印在我們的產品圖冊里?!?

“什么?”周明和張磊都驚了。

“瘋了嗎?哪有人自曝成本的!”王嬸也反對。

“我們要做的就是第一家?!?

柳青目光堅定,

“我們要告訴客戶,錢花在了哪里。材料、時間、承諾,這些不是成本,是價值。我們敢透明,就敢要這個價?!?

這是一種冒險,一種近乎偏執的誠實。

最終,方案定了下來。

第一把承物椅為零一號,定價三萬六千八百元。

圖冊的最后一頁,會有一張名為價值構成的示意圖,直觀展示價格的大致組成部分。

當柳青將最終定價告訴竹韻茶舍老板時,對方沉默了幾秒,然后大笑:

“柳小姐,你們是我見過最敢也是最有意思的賣家。行!就沖這份實在和自信,這椅子,尾款馬上打!”

憑借竹韻茶舍老板的人脈背書宣傳,前三把柳藤椅陸續被三家高端會所訂走。

緊接著一位上海獨立設計師訂走了第四把椅子,用于一個極受關注的私宅項目;

一位常居日本的華人收藏家訂走了第五把,看中的是其藝術性和投資潛力;

京城一家頂級私人會所也下了訂單,作為其茶室空間的點睛之筆。

雖然陸續有了客戶,但是真正的市場考驗,才剛剛開始。

定價發布后的幾天,工坊的電話和網絡賬號陷入了一種奇特的冰火兩重天狀態。

清河工坊的產品圖冊,尤其是最后那頁名為價值解碼的透明成本示意圖,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遠超預期的漣漪。

來自大眾層面的聲音卻并不友好。

工坊的社交媒體評論區充斥著冷嘲熱諷:

“瘋了瘋了,柳條編的金子?”

“非遺不是護身符,這么搞是在消耗大眾的情懷?!?

“坐等打骨折,三千八考慮一下?!?

“一看就是騙暴發戶的智商稅。”

但是在設計師、手工藝愛好者、小眾生活美學社群中,它幾乎獲得了英雄般的禮遇。

“這才是消費應有的樣子!知道自己為什么付費!”

“尊重手藝,尊重時間,尊重誠信。已關注,希望以后買得起?!?

“光是終身維護這項承諾,就值回票價。很多奢侈品都做不到?!?

“材料成本才占這么點?果然最貴的是人的時間和匠心?!?

這些聲音讓工坊的社交媒體賬號粉絲暴漲,咨詢量也增加了,但大多停留在贊嘆和咨詢層面。

然而,更多的聲音是質疑和嘲諷。在一個知名的財經論壇上,有人貼出了這張圖,標題是:

“扒一扒網紅柳編椅的智商稅,成本一萬賣四萬?”

帖子下面迅速蓋起高樓:

“笑死,柳條不是河邊隨便砍的嗎?這材料成本忽悠誰呢?”

“一天掙700?這匠人比程序員時薪都高了?鑲金邊了?”

“終身維護?這作坊能活過三年嗎?畫餅倒是會畫?!?

“典型的互聯網營銷,收割文藝青年韭菜?!?

更直接的壓力來自同行。

鎮上的另一個柳編戶老劉,直接在趕集時堵住王嬸:

“你們工坊是真行??!一把椅子賣我一年掙的錢!以后你們是高大上了,我們這些編筐賣簍的還怎么活?價格都被你們攪亂了!”

雖然語氣像是開玩笑,但話里的酸意和不滿誰都聽得出來。

周邊縣市的柳編工廠甚至聯合給鎮上遞了話,暗示清河工坊不正當競爭,破壞行業生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美姑县| 海口市| 云阳县| 玉山县| 仙游县| 舟山市| 高台县| 泗水县| 峨山| 临沂市| 双江| 漠河县| 石屏县| 德化县| 巨鹿县| 乳山市| 桃源县| 绥阳县| 赞皇县| 兰溪市| 夏河县| 稷山县| 永康市| 陈巴尔虎旗| 德格县| 丰镇市| 湖北省| 望谟县| 攀枝花市| 长宁县| 名山县| 崇州市| 余庆县| 宁安市| 沛县| 长春市| 高尔夫| 尼木县| 丰顺县| 贡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