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們的感知是由自然選擇塑造的,確保我們在世界上能夠生存下去。

它不是為了向我們反映現實,而是盡可能地向我們隱藏現實。

——唐納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

推薦序一
重塑人類意識:技術、心理學與行為設計的交匯點

心理學,作為一門探究人類心智和行為的科學,歷來被視為解開人類行為之謎的關鍵。本書是一本心理學、技術與行為設計交織的著作,作者利拉斯·馬加利特在書中通過深入淺出的敘述,將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在數字時代,心理學不僅是理解個體的工具,更是理解和塑造群體行為的重要途徑。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對于當代心理學的深刻洞察。

在探索人類行為的深邃走廊中,作者發現了一個引人入勝的交匯點:心理學的精細觀察、技術的突破創新,以及行為設計的巧妙應用。本書圍繞這個交匯點展開,深入探討了這些元素如何塑造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并在無形中操縱我們的意識。這本書帶領我們沿著歷史的脈絡前行,從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ued)的精神分析理論出發,到愛德華·L.伯內斯將這些理論應用于大眾媒體和消費文化的實踐(有意思的是,伯內斯不僅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侄子,更是現代公共關系和宣傳策略的先驅),最后到當前的數字時代,了解這些理念如何被重新詮釋和利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見證技術如何成為行為設計的重要工具,以及這種設計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潛移默化地施加影響。在這本書里,我們將一同探索伯內斯如何借助弗洛伊德的理論,識破并利用人類無意識的力量來影響大眾。隨后,我們會轉向弗雷德里克·斯金納(Frederic Skinner)的行為心理學,了解它是如何在數字時代被重新定義,成為行為設計的核心理論的。斯金納的理論在早期因簡化了復雜的人類行為而受到批評,但在數字化世界里,這種簡化卻變成了一種強大的工具,被用來影響和改變人們的行為。

對于行為的改變,這本書中對情緒操縱、強化、獎勵等案例的講述與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和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的著作《助推》(Nudge)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本書不僅聚焦于理論和歷史,還著重于實際的應用和影響。作者探討了如何通過數字平臺、社交媒體和各類應用程序,對人類的決策過程、生活方式乃至認知狀態進行微妙且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有時顯而易見,如廣告和市場營銷策略;有時則隱蔽而深邃,如算法所引導的內容推薦和社交網絡上的互動模式。

工作在心理學科研一線的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產生了深刻的共鳴。我和牛津大學、清華大學的合作者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都在探討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通過多個感覺通道的刺激呈現去改善消費者的體驗,以及助推他們的健康飲食行為。這些多感官的信息可以來自現實生活環境,可以來自數字平臺、社交媒體,也可以來自“元宇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我們研究的對象可以是大家經常會吃的薯片,以及每天都會想點的奶茶。牛津大學的查爾斯·斯彭斯(Charles Spence)教授發現,當我們吃著薯片同時聽著咔嚓咔嚓的聲音時,會帶來全新的味覺享受,這讓我們更容易對這個薯片給出更高的評價。這是典型的聽覺和味覺的交互。同樣,我們近期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當奶茶店的環境主色調改成積極的紅色,同時在奶茶店里播放積極愉悅的音樂時,消費者會不自覺地認為手里的奶茶更甜,哪怕他(她)只是點了一份三分糖或者不加糖的奶茶。這是視覺因素和聽覺因素整合在一起共同影響了人們的味覺體驗。而這些來自不同感覺通道的信息對我們認知和行為的改變都是無意識的。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套路”,在這本書里我們都可以看到。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們讀者會被引導去思考一個深刻而根本的問題: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是我們決策的主導者?自由意志在這個被數字技術和行為設計所塑造的世界中還存在嗎?在數字時代,自由意志的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者通過深入的探討,引導我們反思數字化操縱和行為設計如何影響個體的自主選擇。隨著技術的進步,個體的決策過程是否仍然具有真正的自主性成為一個重要的討論點。數字技術的設計和推送算法的使用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選擇,使我們更容易受到特定信息和產品的影響。這也引發了更深刻的思考,即在數字時代,我們人類是否仍然能夠真正自主地塑造自己的命運,抑或我們的選擇被更強大的社會和技術力量所左右。

因此,我能想象閱讀這本書可以給我們帶來的三點好處。首先,我們會在作者的引導下有更多的“認知自主性”,也就是人們如何在面對信息時能夠更自主地思考、分析和做出決策。通過對心理學原理的理解,讀者可以培養更強的自主思考能力,減少外部因素對決策的潛在影響。其次,我們會對操縱手段有“更高的警覺”,書中介紹了一些數字技術是如何設計來影響我們的行為的,從而增強讀者對心理操縱手段的警覺。這種警覺使人們更能夠識別和抵制那些試圖操控自己決策的技術策略,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自由意志。再次,我們也會適時地產生對“行為選擇的理性思考”,通過深入了解數字時代的心理學,讀者可以更理性地對待自己的行為選擇。這可能包括對社交媒體使用、在線購物和信息獲取等方面的選擇,使人們更有能力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而不是受到外部操控的影響。

總結來說,這本書可以為我們提供對自由意志和心理操縱的深層次理解,提高我們在數字時代中保持獨立思考和自主選擇的能力。通過獲取這些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潛在的心理操縱,更自由地塑造自己的行為并做出決策。

黃建平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岢岚县| 德保县| 昌图县| 基隆市| 恩施市| 双城市| 会昌县| 安国市| 神木县| 利津县| 景洪市| 赤峰市| 洛宁县| 且末县| 西林县| 乳山市| 连州市| 行唐县| 阜康市| 广灵县| 珲春市| 酒泉市| 土默特左旗| 县级市| 宜宾市| 姜堰市| 和林格尔县| 泰宁县| 靖江市| 牙克石市| 林甸县| 宣武区| 革吉县| 揭阳市| 怀远县| 星座| 福建省| 海安县| 久治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