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賣柑者言: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初階)

故事篇

我想你可能聽說過或者在課本里看到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成語。它用來形容一些人或者事物外表光鮮,內里卻是一塌糊涂。這個成語出自劉基的《賣柑者言》。你可能不是很熟悉劉基這個名字,但劉伯溫對你來說肯定不陌生。民間故事里,劉伯溫號稱諸葛孔明再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用神機妙算幫助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但故事畢竟是故事,歷史上的劉伯溫,也就是劉基,他可沒有那么神奇。

不過劉基確實是元末明初一位有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才能充分體現在“寓言”這一體裁上。什么叫寓言呢?你熟悉的《龜兔賽跑》就是寓言。寓言是一種很特別的小故事,可以說明一些有用的道理。

劉基的這篇《賣柑者言》,說的是杭州城有位賣柑子的,他家的柑子皮色鮮亮,但是剝開一看,里面的果肉卻如同舊棉絮一般。劉基跟他理論,他卻笑了,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柑子來諷刺那些在朝廷上裝腔作勢,內里卻像草包一樣的人,這些人會連累國家百姓一塊兒遭殃。這便是借著一個柑子,折射出天下興亡的道理。

寓言的特點

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一般有三大特點。第一,有很多隱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比如《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狼和小羊》《烏鴉和狐貍》都是拿動物當主角,這就是擬人。第二,寓言一般都是以小見大,從一件小事反映出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比如《龜兔賽跑》,告訴大家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要驕傲自大。這個教訓從古希臘到今天,依然發人深省。第三,寓言大多短小精悍,不會長篇大論,所以一般都是小故事。

前面所提到的都是外國的例子,其實我們國家也是一個寓言大國。早在先秦百家爭鳴的時代,就涌現出一批寓言大師。比如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儒家的圣人孟子,還有集法家之大成的韓非子,他們個個都是出色的寓言家。你會不會好奇,為什么古代的大思想家們會如此賣力地編寫寓言呢?這是因為深奧的思想,一般人接受起來有難度,而通過生動形象的寓言故事表達,就容易讓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拿韓非子來舉例子。你有沒有聽過一個詞叫矛盾?在哲學和邏輯學當中,“矛盾”都是深奧的概念,韓非子為了批評儒家學說自相矛盾,就講了一個與賣東西有關的故事。有一個楚國人在街頭賣兵器。他先拿出一面盾牌,向大家吹噓:“我的盾牌是天下最堅固的,什么東西都刺不穿它!”說完,他又拿出一把長矛,自賣自夸:“我這把長矛是天下最鋒利的,什么東西都能刺穿!”一旁有人問他:“拿你這把長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么樣呢?”這個楚國人剛才還在吹噓,一下子便被問得啞口無言。不同的說法互相抵觸,“矛盾”的這個概念就是出自韓非子的這個故事。

中國寓言源遠流長,諸子百家以后,唐朝的柳宗元也是一位寓言大家,我們后面會專門談到。劉基的《賣柑者言》也同樣是古代寓言的杰出作品。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這篇寓言里的賣柑者,還真有兩把刷子。一般的水果放久了,表面便會腐壞,顧客一看就不會買了。可是這位賣柑者的柑子放了一年,拿出來還是“玉質而金色”,而柑子里面的果肉已經失去原先的色澤,干得像舊棉絮一樣。但是買回去的顧客不僅不挑果肉的問題,也沒有人回頭來找他的麻煩,這才是這個故事耐人尋味的地方。

罵一個人是草包容易,可是識穿草包的真面目,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紙上談兵的故事流傳千古,大家都嘲笑趙王不識人才,居然用只會夸夸其談的趙括來替換身經百戰的老將廉頗,讓趙國徹底輸掉長平之戰,還導致四十多萬趙國士兵丟掉性命。為什么趙王一開始沒能認清趙括草包的本質呢?

當初趙括身為名將之后,身上有“少年天才”的耀眼光環,有了這層包裝,誰又會真的去關注他到底有沒有實力呢?

賣柑與治國

再繼續深挖《賣柑者言》,其中還有一層含義值得注意。買回去的柑子品質不好,最多損失一點錢;可是一旦讓徒有其表的草包大官們掌握天下的命運,那危害便無法估算了。劉基這篇寓言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封建統治者:難道你們挑選人才的時候,也是只看外表的嗎?選用官員,當然不能只看外在,可是統治者怎樣才能知人善任呢?實際上,很多封建統治者并不在意這些,他們統治下的封建王朝走向覆滅,也許就是從有眼無珠,不會任用人才開始的。

韓非子還說過一個類似的寓言。因為燕王喜歡小巧的東西,所以有個衛國人跑去跟燕王說,自己能在棘刺的頂端刻一只猴子。燕王一聽很開心,重重賞賜了這個工匠,只求看一眼這個神奇的微雕。可工匠做成的微雕不是隨隨便便就看得到的,燕王必須半年之內不能吃肉、飲酒,不能親近后宮嬪妃,還要等到雨后初晴的日子,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下,才能看到棘刺頂端的猴子。燕王因此供養了這個衛國人。有個鄭國的鐵匠聽說此事,便跟燕王說,雕刻東西一定得有刻刀,在如此細小的棘刺頂端雕刻,刻刀也需要十分精巧才行,燕王只要先查看衛國人的刻刀,就知道他有沒有本事在棘刺頂端雕刻了。于是燕王提出要查看衛國人的刻刀,衛國人眼看大話被拆穿,趕緊落荒而逃。

這個故事是不是有點類似《皇帝的新裝》?古今中外的騙子都明白一件事:只要對統治者投其所好,就能利用統治者的愚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論哪個國家,無論哪個時代,愚蠢的統治者總是不乏其人,而有勇氣戳穿謊言的鐵匠和小孩,卻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劉基寫《賣柑者言》是為了諷刺元朝末年的社會風氣,但到兩百多年后,明朝還是同元朝一樣覆滅了。韓非子寫寓言的時候,一定認為自己為統治者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過了約一千五百年,《賣柑者言》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騙子仍大行其道。這可真是一個大問題啊。

這一講,我是用寓言來解釋寓言,因為借用寓言是中國文學的一個偉大傳統。下一講我們再來仔細閱讀這篇有趣的寓言小故事《賣柑者言》。寓言的表現手法和特點,你都知道了嗎?如果你都掌握了,就看看我們這套書的目錄中還有哪些文章屬于寓言這種體裁,再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有名的中國寓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仙居县| 西藏| 新密市| 扶沟县| 中山市| 温宿县| 民县| 通辽市| 慈利县| 固镇县| 盘锦市| 五家渠市| 即墨市| 德清县| 勃利县| 莎车县| 九台市| 民丰县| 大石桥市| 明水县| 福鼎市| 剑河县| 霞浦县| 柳河县| 兰州市| 仙桃市| 沁水县| 通许县| 镶黄旗| 当阳市| 班玛县| 湛江市| 桃江县| 泸西县| 舒兰市| 旬邑县| 宁武县| 平南县| 崇信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