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歌來到御書房,此時的皇帝正愁眉苦臉。
“陛下因為何事而犯愁。”
“朝歌,此次輝煌大公的叛亂,讓我深感不安,不過好在已經被鎮壓了,但是我擔心以后還是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我想要削弱一下這些貴族的權利,但我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出合適的政策。”
“陛下,臣或許有辦法。”
“哦,朝歌,你有什么好辦法跟朕說說。”
“陛下,臣認為我們可以頒布一道法令。”
“法令?”
“沒錯,臣將法令內容分為了以下幾條?”
“第一條就是允許分封子弟,法令規定,爵位除嫡長子繼承外,其他子弟包括庶子,也可在原封地內分得土地,建立小國。”
“第二條就是侯國隸屬城鎮,新封的小國不再受原公國的管轄,而是直接隸屬于城,地位與縣相當。”
“第三條就是分封土地的持續性,分封過程可以持續進行,即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直到土地分割完畢。”
“第四條就是避免直接削藩,通過法令的方式,名義上是施恩于諸侯王的子弟,實際上卻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避免了直接削藩可能引發的武裝反抗。”
“第五條就是中央直轄土地擴大,隨著王國被分割為多個侯國,王國的規模逐漸縮小,而中央政府直轄的土地相應擴大。”
“通過這些條款,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鞏固了中央集權,同時避免了激化矛盾。”
“因為法令的核心是‘推私恩’,即通過貴族將自己的封地分封給子弟,表面上看似皇帝施恩于貴族及其家族,實則是一種削弱貴族勢力的政治手段。”
“這一法令的由來與民間的孝治觀念密切相關。在社會的背景之下,孝道被視為重要的道德規范,而法令正好利用了這種觀念,讓貴族將封地分給所有子弟,既體現了家族內部的公平與親情,又符合民間的倫理道德問題。”
“因此,這一政策在名義上被視為對諸侯王家族的恩惠,但實際上卻削弱了貴族的權力,鞏固了中央的權力,所以臣將其命名為‘推恩令’。”
皇帝聽后大喜道。
“朝歌,真乃大才,不光帶兵打仗是好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啊。”
“陛下說笑了,臣一介武夫,不過是略懂一些治國之策罷了。”相比于皇帝的大喜,王朝歌卻和平時一樣平淡至極。
“朝歌,既然如此,你還有什么限制貴族們權力的方法嗎?”
“有是有的,陛下。”
“快快說來。”
“目前,朝中大臣,大多出身貴族或者世家,對此臣決定創立一種制度。”
“該制度的初衷便是,打破門閥壟斷,選拔優秀人才,在之前官員的選拔主要依賴于世襲和舉薦,尤其是當今朝廷所沿用的九品中正制,這種制度導致權力被少數門閥士族壟斷,出身寒門的有才之士難以進入官場。加強中央權力,削弱地方勢力,通過該制度可以選拔出更多忠誠于中央政府的人才,從而削弱地方豪強和士族的勢力,增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這種制度使得官員的選拔不再依賴于地方勢力的推薦,而是通過統一的考試選拔,確保中央對人才的主導權。促進社會流動,穩定社會秩序科舉制度為社會底層的子弟提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打破社會階層的固化,促進社會的流動。這種制度可以使得更多人有機會進入官場,從而穩定了社會秩序,減少因階層固化導致的社會矛盾。推動文化教育的普及制度的推行,可以使得讀書成為社會風尚,推動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發展。考試的內容主要涉及政論文章,這不僅促進了思想文化的傳播,也可以推動了文化教育的繁榮。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目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制度的創立,為國家提供大量具備文化素養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綜上所述,朝歌你發明的這種科舉制度的初衷是為了打破門閥壟斷、加強中央集權、促進社會流動、推動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如此甚好。”
“陛下此種制度有利也有弊,有利的話,可以打破貴族壟斷,擴大統治基礎,科舉制度打破了世襲貴族對官職的壟斷,使更多平民有機會通過考試進入官場,極大地擴大了統治基礎,增強了國家的穩定性和凝聚力。促進教育普及與發展,科舉制度推動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重視,激發了更多人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熱情。我們日月的印刷技術的發展為科舉用書的普及提供了支持,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的普及。推動文化繁榮,科舉制度注重文人的文化素養和學術造詣,推動了思想文化的傳承和普及,促進了文學、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的繁榮。增強社會流動性,科舉制度為平民提供了上升通道,增強了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倡導了讀書明理的社會風氣。選拔人才的公平性,科舉制度通過公開考試選拔官員,減少了官員任命的隨意性,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體現了相對的公平公正。”
“弊端的話,考試內容不能多余的單一,抑制創新,科舉考試內容不能局限于一種,這樣的話會導致選拔的人才過于單一化,抑制了思想的多元化和創新能力。考試制度存在弊端,科舉考試中存在舞弊、賄賂和裙帶關系等問題,影響了考試的公平性和官員隊伍的質量。社會分層固化,盡管科舉制度提供了上升通道,但成功者比例或許會極低,許多有才能的人無法施展抱負,甚至加劇了社會矛盾。制約國家發展,科舉制度的弊端會逐漸凸顯,缺乏靈活性的人才選拔體系和對科技、經濟等領域人才的忽視,會導致我們日月落后于其他國家。”
“因此,科舉制度應當不斷增強在科舉選拔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注重多元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
“綜上所述,臣認為,科舉制度的作用具有兩面性,其積極影響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其弊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會的多元化發展。”
別看王朝歌今年才十四歲,主要工作都是在軍隊之中,但他的才能可一點不輸那些帝國的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