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有模有樣
- 家族修仙:從凡人捕仙開始
- 曬鵝
- 4110字
- 2024-12-01 12:55:00
“哈哈,依我看,揚兒的意思是,這第一條,要咱盡快布下護山大陣,第二......孩兒猜不出,第三,就是要讓咱在鎮里尋出靈竅子,養自己的底子了。”
卓青山淡笑起來,擠出的褶子,是對事物洞察的深度,言:
“這第二啊,就是你弟給咱找的說法了,想讓你爹假裝成那受了大傷的筑基修士,好解釋你們幾個的仙竅來頭,倒也不錯,讓爹做回筑基大修的夢。
“不過,這窩還真得挪挪了,鎮里人多口雜的,又經了今天一番事,誰都會多在意咱家幾眼,免得讓他們查見了貓膩,瞎說一通的,我這就搬到山里去陪你妹......”
卓成岸神識往院里一掃,除了父子二人,并無其他,才說:“那滿滿呢?”
“也去,她知道咱家不少事,雖說家里都信得過她,但就怕年紀小,嘴上沒個把門的,我看她也挺喜歡后山生活,不委屈她的。”
卓青山起身,左右打探了一圈院落,還真有點不舍:
“這老宅就留給周家兩個娃子住吧,生水、生田老實,又有把子力氣,守得住家,老在那田邊茅屋里對付也不是個事兒,當時我答應過老周,要幫他照看一下的。”
卓成岸看得出他爹對這宅子的感情,也說道:
“爹,怕是不妥,這里好歹有咱家住過的痕跡,老大、老三一回來,說不定就來這里找哩,不如重新給他倆蓋一間,隔壁就有塊空地,新房也住得爽快。”
“也是,咱家入了這仙道,凡俗銀兩也不缺了,以前省吃儉用的日子過慣了。”
卓青山這才撇下自己的不舍,又想到了更要緊的說:
“該如何查驗凡人中的靈竅子,田上使可與你交代過了?”
“爹,之前跟您說過的,那尋人仙竅的法訣,記在上回老三交予我的玉簡內,我早已學會了。”
卓青山拍著腦袋:“哈,是爹糊涂了,難不難?”
“不難,也就一時半會兒的功夫。”
“那你教著高參吧,本來就不是啥秘密,你們干起活來也快些,咱家底子薄,得努力干了。”
卓青山饒有意味地從院中大樹下的椅子起身,還說:
“這回,終于躲在了仙宗這棵大樹下,我家也就不用再遮遮掩掩的了,光明正大地培養修士罷!”
父子倆商討完,卓青山在屋里收拾著東西,卓成岸正要出門去找高參。
一開門,卻只見外頭跪滿了人,鎮中三郎醫館的老大夫張仲安領在最前。
“張大夫......鄉親們,你們這是干啥哩,快快請起,成岸可受不住啊!”
張仲安還在跪著,低頭出聲,略帶顫抖:
“成.....卓上仙,以前是咱不知道,這街坊鄰居的,若是做了什么事礙了您的眼,您有氣就朝我撒,可千萬別介懷。”
原因是,張仲安今天在醫館坐診時,只見外頭一陣金光閃過,街上眾人紛紛跪下朝拜。
就趕緊探出頭來往天上一看,才見是卓成岸踩著飛劍,與另一位仙人在空中攀談,待他看清青年面容后,就感覺那小伙子面熟得很。
記性還算不錯的小童才提醒,大概三年前,張仲安給他妹治過病,人家想要窩在醫館的墻角熬一晚上,他們沒讓。
張仲安這才想起,自己可能得罪了上仙,真正的上仙,會飛的上仙,可不如那鎮里高鄉約一般,是個沒什么手段的“狗頭上仙”。
他就感覺天都要塌了,一開始家里人勸他說,仙人事務繁忙,誰會記得這些雜事,早就忘記了,讓他也別再提起。
可他自己琢磨了一陣,還是覺得不妥,不可抱有僥幸心理,免得禍及全家,這才帶了一些人過來跪拜致歉。
另外的一大半鎮民,眼看張仲安都在仙人府前跪著了,自己又怎會不懂這其中的門道。
一傳十,十傳百的,就這樣,大半個鎮子的人,都跪在這里了。
“張大夫,您這是說的什么話?小妹那日能醒過來,還全靠您高明的醫術哩,我感激還來不及,有啥氣的。”
“快起來,快起來,大家都起來。”
卓成岸這回的話中,可沒有“請”字。
那人群中最擅長察言觀色的一小撮人,一琢磨,就立馬意會,這是命令!不是商量!
才趕緊拍了拍膝上的塵土,起來站定后,依舊低著頭,不敢直視仙人。
卓成岸倒也無所謂,只說著他想說的:
“大家都來了也好,免得我再去挨家挨戶地一個個找了。”
“今日上午之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來使是那云遙仙宗上使,他來此地也不為別的,就是來宣布咱們這梅景一帶,已經正式歸屬了云遙仙宗,以后就再也沒有其他仙人,敢來欺負咱了。”
說完這話,卓成岸也學那田肅千,袖袍一揮,用金光術打出“云遙仙宗治下”六個金燦燦的大字,出現在了人們面前,可能是因為更近了,即便手段不同,看起來也比上午時的那道還要晃眼。
這神仙手段,對于梅景一帶的凡人而言,見第一次與第二次的區別不大,都是驚訝,底下之人一片嘩然,驚嘆之聲此起彼伏,又有不少人跪了下去,高參帶頭大呼:
“云遙萬歲!”
“佑我梅景!”
“吉星高照!”
“闔鎮之福!”
唯有那外出探親才回來的老先生韓言,聞訊趕了過來,也不知是該喜該憂了,只喃喃道:“這天,怕是要變了......”
等人群安靜下,卓成岸又一臉平和地說:
“起來,快起來,大家不必如此的,以前該怎么過,現在也一樣過的,我家是修仙的,不是那扒皮的,進駐梅景,斬妖除魔,是為了給大家平安的日子。”
“剛才說到哪了......
“哦,對,我家分管的梅景一帶,包括有一鎮,梅景鎮;一村,藩陽村;一崗,大渡崗;一道,普民道,若是誰家在這些地方有熟識,可先知會一聲。”
聽聞此言,眾人議論紛紛,多是些喜悅:
“藩陽村也在!太好了,我老父老母都不肯過來哩,這下也不用擔心了,一樣受仙人保佑。”
“我家在大渡崗也有親戚。”
“普民道才是最好的,直通陵川郡,這下有仙人護著,也就不怕那甚妖魔鬼怪了,咱也能踏實做買賣去,那邊糧價可好著哩。”
“剛才說的這些,鄉親們知道就好,這回我想找大家來,最重要的,是查仙竅!”說到要緊事,卓成岸的聲音比之前大了不少。
眾人立馬變得安靜,因為那是一頭霧水,大多數都沒聽懂這句話,就不知該如何議論了。
卓成岸只溫和一笑,再解釋道:
“說簡單點,就是看看咱們梅景人中,都能有誰,可修仙。”
“修仙!”
不如說是天方夜譚!
因為這幾乎是多數凡人不敢想象的字眼,他們這些靠天吃飯的農民,天時不好了,一鬧饑荒,那是成片成片地要餓死。
仙人斗法,也是成片成片地流血死。
再或者是鬧個什么瘟疫,還是成片成片地病死。
凡人如草芥、如螻蟻,亂世之風一旦吹來,必定會折一片,是數著指頭,能多活一天算一天的,終老都是奢望,哪敢琢磨“仙”這個字啊。
這種驚訝,也是卓成岸能想象出來,并且感同身受的。
三四年前,他家未得邪羅捕仙網,他也會是他們嘩然中的其中一個。
所以他并未對此再詳說什么,因為真的很難解釋清楚,就只是要求眾人遵照他的吩咐:
“大家有序排成一列,一個個來。”
“高鄉約,煩請過來一下。”
高參就一路小跑地迅速到了卓成岸面前。
“看好了,怎么查人靈竅,我教你,你學會了,就去幫我,咱們盡量在天黑前干完。”
“明白了,我讓府里人來幫咱登記,他們有經驗的哩。”
“高鄉約考慮得真周到。”
......
卓青山背在宅里的院墻后,只欣慰地抬著頭,對天說道:
“哈,老婆子,你看到了沒有,你生了個好兒,我家成岸,長大了,這事情安排得真妥當,我也就安心上山咯。”
等人全散了,天黑得徹底,卓成岸才把父親與楊滿滿送到了山上。
約莫三天后,這梅景一帶的靈竅子,幾乎已經全部查驗了出來。
是卓成岸帶著高參,與他府下的一些人手,親自到其余兩地查的。
他把靈竅子全部帶回了梅景,安置在鎮里客棧中,想當初才到這邊時的天價客房,現在卻是不收取他一文一兩,還真有點讓人感慨:
“這有錢了,倒是又花不出去了......”
然后又拿著已經完成登記造冊的書帛,進了山,給他父親看。
卓青山在院里支了一張木桌,端坐細念:
“梅景鎮:四百零一戶,藩陽村:二百九十八戶,大渡崗:一百二十一戶,普民道:六十二戶,共計八百八十二戶,四千八百余人,快到五千了。”
“有幾個可修仙的?”
卓成岸也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一旁,只管答話:“阿爹,四個。”
“這么多人,竟只湊出了四個靈竅子,近乎是一千多人,才有一個,修仙可真不容易......但我家一下出了四個......哈......還好之前有在刻意隱藏,沒叫人察覺。
“我這筑基修士,看來得當到底了,這輩子還能不能下山咯......”卓青山暗自慶幸著,只苦哈哈地打趣道。
“老二,這些人,這些地,你如何打算?”
“如今我家根基薄弱,力量還是不要過于分散為好,靈竅子我想要留在梅景培養,不知父親的意思是?”
“那其他地方的靈田,你是打算讓凡人種,然后再輪換著,派這幾位靈竅子,去施那什么靈雨術?”
“正是。”
“這回仙宗要的不是那什么靈棉嗎?這個法子能行?若是種子毀了,可不一定好補上。”
“阿爹,咱家剛入云遙,仙宗自是有過考慮的,這回的靈棉,是最下等的那類,不挑剔,很容易種活,只要靈田夠肥,及時降雨便可。”
“這事你一定要落實了,你也說了,咱家根基薄,可經不起什么折騰。”
卓成岸不嫌他爹的囑咐啰嗦,只是一直點頭道:“嗯,阿爹,我知道了。”
“你再說說地吧。”
卓成岸拿出那張田肅千交予的輿圖,靈力一打,梅景一帶的圖景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他爹面前。
“這圖,好生方便!”
“爹,這是田上使留下的。”
卓成岸仍然坐在木椅上,用金光術一個個地指著說:
“其實藩陽村那邊不需要過多干預,那頭的鄉約是真鄉約,不是徐財江之輩,放任自流便好。
“倒是那大渡崗,山野村夫居多,自由閑散慣了,都是一個個的小團體,疏于管理,其實高參挺不錯,我正猶豫要不要讓他去。”
“本來凡人之事,凡人管就是了,但就怕野慣了的人,不服管,高參怎么說也是修仙的,阿爹覺得先讓他去理出個大概,再交與他人,可能會利索些。”
“嗯,那我便找個機會同他說。”
“高參這人,爹也觀察有些時日了,除去那瘟疫一事不說,其實還是不錯的,有能力,也聽話,可以當作自己人使,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知道了,爹。”
“再說說這普民道,既是入了咱家,就也得管上,問題主要是盜賊猖獗,妖獸橫行,我想在鎮里拉起一隊刀斧兵,駐扎到那邊去,好護得鎮里人到郡城做買賣,等商路成熟了,也是便利。”
“嗯,那妖獸若是刀斧兵也對付不了的,正好也可以讓咱這幾個靈竅子,去漲漲見識,鍛煉鍛煉本事。”
這父子倆討論的一切,說起來好聽,但要實際干起來,非常困難,無論是哪一件。
先說那靈竅子。
他家現在多出來的引氣功法,不過就兩卷,一卷是那縱歌的古法《蟲豸混氣簡》,另一卷是蕭懷遠的《空谷回氣訣》,前者根本不知如何下手,后者,即便知道了也很難采到氣。
對于他家這幾個連學個金光術、靈雨訣都很是費力的靈竅子而言,根本就不合適,他再去仙坊淘上幾本,也不切實際,畢竟囊中羞澀。
老三卓成揚似乎對此有過預料,那玉簡里剛好就記述了如何靠吞服雜氣提升修為一事,卓成岸只得先讓他們照做,趕緊練出本事,好為族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