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認識大腦:學習中的腦科學
Chapter 1 揭秘大腦: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一、學霸是長了“優秀的腦回路”嗎?
“你的腦子要是有×××這么好用,就不用再愁你的學習了!”
這可能是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
當我是一名學生的時候,老師和家長就不斷地告訴我:想要考得好,就要向身邊成績好的同學學習。因此,我特別留心:成績好的同學究竟有什么樣的訣竅?又是什么原因讓另外一些同學的成績不如人意?可是,我一直沒找到明確的答案。
我觀察到:有些同學不僅在學習方面表現優異,還擔任了班長、學生會主席或團委委員等職務,也喜歡打游戲、踢足球,這些興趣愛好似乎占用了他們大量的時間,也耗費了他們許多精力,可是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成績。還有些同學,筆記記得仿佛外科醫生的處方,只有自己能看懂,平時看起來松松垮垮的,也貪玩,上自習課時偶爾還會睡覺,可是人家就是成績好!
而有些同學似乎一整天都在學習,從來不參加課外活動,也沒有什么興趣愛好,甚至扎著印有“發奮圖強”字樣的紅頭繩,看上去頗有“頭懸梁、錐刺股”的決心!還有的同學上課、看書都特別認真,書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筆記,還用各種顏色的筆標注好,整本書就是一個藝術品、一道風景線!可是這樣的同學,往往成不了學霸,成績大多數就處于中游或者中上游!
這究竟是為什么?老天爺怎么這么不公平!
其實我的成績也不錯:一路上的是重點小學、重點初中、省級示范高中,并以超越清華北大的分數考上當年國內最難考的醫學院校——復旦大學醫學院,一直讀到了博士畢業,還拿到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的榮譽,后來又到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韓國亞洲大學留學。
這一路走來,也有不少同學向我請教學習經驗,而我竟然答不出來。我都不好意思說,其實我也會偷懶,愛睡覺,也會背著父母偷偷打游戲、看電視,我就是在該學習的時候學習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考好了。但這些話講出去沒人信,我只能說一些“要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之類的話。來請教的人點點頭,似乎懂了,又似乎沒懂,也不知道他們回去試過之后效果怎么樣。
我在復旦和UCLA總共學習了接近12年的時間,身邊不乏經過重重篩選留下來的學霸同學和朋友。可是當我問起他們是如何取得學業上的成功時,他們竟然也是支支吾吾的,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來,成績優秀的同學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變優秀的,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成功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成功,失敗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失敗的。
因此,其實我在學生生涯中并沒有發現大腦學習的秘密。直到我學習了腦科學,成為一名腦外科醫生,無數知識和病例的積累讓我終于有一天頓悟:原來有些人成績好是因為有意無意地踩中了大腦的節奏,順應了大腦的規律,充分發揮了大腦的效能。
他們的大腦確實有所不同,而這些不同的背后有著深刻的腦科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