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東漢之楚國崛起
- 諸葛山頂凍人
- 2871字
- 2025-02-19 20:16:42
張飛還想去追擊逃竄的敵軍,項汶一把拉住他,勸阻道:“大哥,隨他們去吧,有三弟和關羽在,必定能大敗敵軍。你我就在此地稍作休息。”
“聽你的,二弟。有了這法子,往后攻城豈不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張飛興奮地說道,對未來的征戰(zhàn)充滿了信心。
項汶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大哥,你可別想簡單了。使用這辦法是有諸多講究的。第一,城里不能有武藝高強的猛將;第二,城墻不能太高;第三,還得有這身特制的甲胄,三者缺一不可。”
張飛認真地將這些要點一一記下,打算日后慢慢鉆研琢磨。兩人手持武器,在城內四處巡查,清除那些藏匿起來的殘敵,同時收納投降的士兵。
張飛滿臉不悅,嘟囔道:“收降兵這種事就該三弟來做,我就適合沖鋒陷陣,對付這些沒骨氣的軟蛋,實在提不起勁。”
“大哥,你這話可就不對了。真正的上將之才,必須方方面面都要精通。大哥以后若要獨當一面,統(tǒng)領大軍,收納降兵可是必備的本領。而且,這里面的門道可多了,你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項汶語重心長地勸道。
“二弟,你就別繞圈子了,直接告訴我不就行了,我哪有那閑工夫琢磨這些!”張飛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項汶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唉……要想讓降兵死心塌地地跟著我們,首先得給他們描繪美好的愿景,建立共同的信仰,讓他們清楚明白為何而戰(zhàn)……”
張飛越聽越迷糊,腦袋里一團漿糊,眼神中滿是困惑。
一個時辰后,張遼凱旋而歸。
“大哥,二哥,城內的叛軍已經全部清理干凈,我們還收編了三百多個降兵。”張遼興奮地匯報著戰(zhàn)果。
張飛聽后,哈哈大笑:“我和二弟也收攏了兩百多降兵,這么算下來,咱們的兵馬已經達到一千人了!”
項汶皺了皺眉頭,問道:“三弟,劉備和關羽二人呢?”
張遼頓時氣憤不已,說道:“關羽那廝斬殺了敵將,劉備趁機收攏潰軍,竟然收了不下五百人。我當時忙著指揮作戰(zhàn),分身乏術,根本沒法阻攔他們,他們就這么離開了開化縣。”
張飛一聽,頓時暴跳如雷:“啊呀呀呀呀!氣死我了!三弟,隨我去追!”
張遼卻沒有動,項汶連忙說道:“大哥,不用去追了。劉備既然敢這么做,肯定早就計劃好了退路,追也追不上。”
張遼仍在氣惱,說道:“這家伙看著忠厚老實,實則心機深沉。他借著我們的兵力,收攏降兵為己所用,二哥日后與他打交道,可得千萬提防著點。”
張飛也附和道:“聽三弟這么一說,還真是這么回事。那劉備帶著不到三十個兵卒,竟然能收攏五百降兵,手段確實不簡單。”
項汶感慨道:“大哥,你總算意識到我們的短板了。”
張飛撓了撓頭,結果撓到了頭盔上,憨笑著說:“二哥,我們的將官太少了。要是有人盯著劉備,他也不可能這么輕易得逞。”
項汶思索片刻,點了點頭,說道:“是我安排欠妥,二位兄弟別再生氣了。就讓他占點便宜吧。我們先收攏軍隊,休整三日,三日后繼續(xù)南下。”
再說劉備這邊,關羽一馬當先,沖鋒在前,劉備則跟在后面,趁機收攏降兵。戰(zhàn)場上一片混亂,士兵們根本分不清誰是誰。劉備就利用這一點,大肆收攏潰兵。張遼既要追擊敵軍,又要指揮部隊,實在抽不出時間去管劉備。隨著關羽斬殺了劉石,劉石率領的潰軍紛紛向關羽投降。再加上劉備那三寸不爛之舌,不斷勸說,張遼哪里爭得過他。畢竟,這些降兵是向關羽投降,而不是向張遼投降,張遼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劉備心里也清楚自己理虧,不敢再回開化縣。他伙同關羽,率領著降兵向西南方向而去。他深知,如果回到城內,項汶等人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張飛和張遼也不是好惹的,他劉備有自知之明,自然不會自投羅網。
路上,關羽憂心忡忡地問道:“玄德,我們雖然有了這么多兵卒,可糧草卻成了大問題,這可如何是好?”
“云長不必擔憂,我自有打算。往西有座小城尚未被黃巾軍攻陷,憑借我漢室宗親的身份,向縣官借糧想必不是難事。”劉備胸有成竹地說道。
其實,劉備心里早有算計。到了縣城,先將其圍住,如果縣官不借糧,就直接攻打下來。他見識過項汶的登城之法,覺得有了這個辦法,攻城并非難事,所以自信滿滿。說著,他還不自覺地將目光投向親兵扛著的竹竿,沒錯,他第一時間就讓親兵把竹竿收了起來。
關羽雖然心里有些不滿,但為了實現(xiàn)光復漢室的理想,堅守忠義之道,也只能默認了劉備的行為。
七日后,項汶率領大軍穿過濟州,進入了豫州地界。
張飛好奇地問道:“為什么一路上都沒再遇到黃巾軍呢?”
項汶耐心解釋道:“黃巾軍大致分為三部,一部由張角親自統(tǒng)領,一部由大渠帥統(tǒng)率,還有一部則是由底層教徒帶領。我們之前遇到的都是底層教徒率領的隊伍。數(shù)百里都不見黃巾軍的蹤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官軍已經和黃巾軍的主力對上了。渠帥們正在收攏教徒,準備進行一場大戰(zhàn)。戰(zhàn)場大致分布在巨鹿城、濟南城和汝南郡這三處。”
張遼接著問道:“二哥,你為何對這些情況如此了解?”
項汶一時語塞,總不能說自己是因為看過歷史吧?他只能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這個……是我猜的,哈哈哈。”
張遼又追問:“那朝廷統(tǒng)軍的將領都是誰呢?”
項汶看了一眼張遼,意味深長地說:“你就不怕我騙你?”
“二哥,你這是說的什么話?你我是結義兄弟,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張遼誠懇地說道。
“既然如此,我就跟你們詳細說說。”項汶清了清嗓子,說道,“統(tǒng)軍將領分別是盧植、皇甫嵩和朱儁。而我們接下來的對手,是張曼成的部下韓忠和趙弘!”
張遼聽后,半信半疑,陷入了沉思。
張飛卻滿不在乎,哈哈一笑:“二弟謀劃了這么久,我們聽他的準沒錯。以二弟的武力和謀略,成就大事指日可待,三弟你就別瞎操心了。”
三人率領大軍繼續(xù)一路南下。
項汶發(fā)現(xiàn),他們領軍作戰(zhàn)殺敵同樣可以獲得積分,不過要打個對折。經過三場戰(zhàn)斗,累計獲得3128積分,再加上統(tǒng)軍積分和原始積分,已經有五千多了,達到了預期目標,不用再刻意去殺敵。目前,項汶只需到指定位置進行部署,耐心等待即可。
當然,如果能遇到小股叛軍,那自然是再好不過。既能補充兵員,又能獲取物資。這些黃巾軍四處劫掠世家大族,個個富得流油。雖然他們有錢也買不到兵器鎧甲,但糧草儲備卻十分充足。
“報……,大老爺,前方五十里發(fā)現(xiàn)黃巾軍,約莫三千人,將旗上寫著‘龔’字。”一名探馬匆匆趕來,向張飛匯報。
這些探馬都是張飛招募的親信,所以匯報對象自然是張飛。
“再探!”張飛大聲下令道。
探馬領命,迅速起身離開。
三人都聽到了探報。
“大哥,三弟,我們遇到小渠帥了。這和一般的黃巾軍可不一樣,他們的戰(zhàn)斗力要強很多。就憑我們這一千人,就算能取勝,也必定是慘勝,所以不能與他們正面交鋒。”項汶神色凝重地分析道。
張飛原本高漲的熱情,瞬間被一盆冷水澆滅。
張遼則若有所思,問道:“二哥,你有什么謀劃?”
項汶思索片刻,說道:“三弟,你推算一下行軍速度,最好能讓我們到達那里時正好是半夜。如果能讓步卒抵達后,還能休息一個時辰而不被敵軍發(fā)現(xiàn),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遼一聽,立刻明白了項汶的意圖,這是要夜襲敵軍。這可是他擅長的戰(zhàn)術,他立馬開始仔細推算起來。不一會兒,他說道:“大哥,讓探馬半個時辰回來匯報一次,最好能畫出敵軍的駐防圖,這樣我們偷襲起來就更有把握了。”
張飛立刻叫來五個下屬,仔細囑咐一番后,五人騎著快馬疾馳而去。他們這支隊伍配備了五十名騎兵,主要負責打探消息。
項汶暗自納悶:不對啊,龔都不是應該在汝南嗎?怎么會出現(xiàn)在豫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