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未來會發生的事

李易看著痛哭的李世民,還有不斷柔聲安慰的長孫皇后,臉皮抽了抽。

有些嫌棄的朝著邊上挪了挪,這一幕,實在是過于辣眼睛。

另外這唐高宗李治,李易著實也有些看不上他。

無他,就憑他立武后,將國玩沒這件事,著實有些亮瞎眼。

盛世的容錯率其實是很高的,作為繼任之君,李治真的非常幸運。

而他最后交上來的答卷是什么呢?

對外,諸族多叛,吐蕃成長為唐王朝的心腹大患,對內,李唐改朝換代,太宗皇帝的子孫被屠殺大部。

本人死了第二年合法繼承人被廢,不到七年時間,國家直接被過戶。

新舊唐書基本都指著鼻子罵。

誠然,在權術,厚黑,掌控拿捏群臣面前,李治算是極有天賦手段,他在位期間,唐朝疆土擴大到極盛。

簡要的黑他幾句:

出生靠媽媽,長孫皇后所出,有繼承權;

上位靠舅舅,長孫無忌推了他一把,雖然長孫無忌最后被他整的不要不要的,也不知道最后長孫無忌后不后悔;

中年靠老婆,白手套武則天;

爛攤子靠孫子,玄宗李三郎兜了底。

名譽方面,后有神龍政變,權歸李唐;流量方面,有一代女帝武則天,成了后世影視劇的常客,出鏡率極高,就是存在感不強。

哭了半晌,李世民漸漸止住。

長孫皇后默默招呼內侍來將被砸壞的茶具換走,重新換來新的,并且還親自煮茶,為李世民和李易都斟滿倒上。

看著妻子遞上來的茶水,李世民順手接過,吹了吹杯中漂浮的碧綠普洱茶葉,飲下一口熱茶,逐漸冷靜下來。

“方才朕有些失態了,卿家見諒。”

李世民幽幽的歉聲道。

李易非常識趣的配合:“人之常情,陛下不必介懷。”

“哼,你說的倒是輕松,雉奴那小混蛋,連個女人都掌控不住,將我李唐江山葬送,朕安能不怒!”

李世民將茶杯重重的砸在石桌上,依然有些憤憤不平,翻臉比翻書還快。

“陛下其實無需憂慮,縱使有過些許動蕩,不過到了最后,依然有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陽紫微城發動兵變,逼迫女帝退位,復辟唐朝,史稱神龍政變。”

“而后經過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努力,大唐逐漸走向極盛,國力達到空前,鑄成了歷史上中夏的最巔峰的盛世,開元盛世!”

“雖說有過短暫的混亂時期,但至少結局的是好,江山雖短暫旁落,但那只是些許無關痛癢的芥蘚之疾。”

李易大咧咧的說道。

李世民聞言,人都被氣笑了。

“你小子說的倒是好聽,如此駭人聽聞的事跡,到你口中卻只是無關痛癢?”

“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后世將大唐的歷史分為兩個階段,自高祖皇帝李淵起事建國,至玄宗皇帝治下達到巔峰開元盛世,此為第一階段。”

“在一階段里,雖說過程有些曲折,但總得來說,國力卻還是不斷攀升。”

“而自開元盛世的一場大浩劫后,大唐的歷史走向第二階段,唐朝自此由盛轉衰,直至滅國,對比大唐中后期的問題,武周代唐,實在不算什么。”

“那女帝繼位后,雖說改了國號,但大體的制度和規則,還是沿襲舊制...”

李易侃侃而談道,在他提到滅國時,李世民眉頭的青筋跳了跳。

“武周代唐?!那女子姓武?”

李世民很敏銳的提取到關鍵詞。

“......”李易不小心說漏嘴了。

“回答朕,是不是?”李世民追問道。

見避不開,李易只得點點頭道。

“其實告訴陛下也無妨,那女帝確實姓武,不過現在不過只是個幼女,難道陛下要舉起屠刀,因為未來尚未發生,甚至不會發生的事情殺害一幼女?”

“非常之事行非常手段,知曉有此禍患,朕必將其扼殺!!!”

李世民堅定道。

這一幕,讓李易略微皺起眉頭。

“陛下你手下,可有一武人名叫李君羨?”

“嗯?李君羨?不是談論女帝么?為何會說起此人?”

李世民有些不解道。

“貞觀二十二年,民間流傳一句讖語,“女主武王有天下”,為此陛下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李君羨。”

“在未來,竟有如此奇異之事?那這李君羨,難道與那女帝有關?”

李世民忙問道。

“事實上,李君羨完全是冤死的,當時是這樣,太白星屢現于白晝。史官占卜認為是女皇登基預兆。民間又廣傳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

“貞觀二十二年,宮廷宴請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講各自乳名。李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陛下聞之一驚,遂掩飾笑道:“你既為女子,為何如此雄健勇猛?”當時李君羨官職左武衛將軍、這是第一個武,而他的封號為武連縣公、這是第二個武,屬縣為武安縣、這是第三個武,乳名又叫五娘子。陛下因此疑忌,遂革其禁軍職。此后御史借機彈劾,李君羨落了個全家被抄沒的結局!直到女帝繼位后,為了證明天命在自己,下詔追復李君羨官爵,以禮改葬。”

“陛下認為,李君羨冤不冤?”

“這......”李世民語塞了,思慮再三后,方才說道:“確是朕的過失,枉殺一良將。”

“因為個莫須有的罪名,李君羨被枉死,這還是史料所載的人物,而那些未記錄在史冊,和‘武’扯上關系的人呢又被陛下殺了多少呢?”李易反問道。

對此,李世民只得沉默。

李易道:“我告知陛下未來之事,其中擔憂的一點,便是我的話語有借刀殺人之嫌。倘若這天下間有人得罪我,我故意羅織個莫須有的罪名告知陛下,陛下又當如何?”

“我猜陛下的答案,應當是即行誅滅,防患于未然。”

李世民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若如此,陛下可尋紙筆來,我將未來那些造反的,女干臣,全都寫下,或許他們此時尚未出生,但陛下大可找他們的父輩,爺輩,祖宗輩尋仇,陛下認為妥否?”

李易提出個大膽的計劃。

“此....雖說兒孫有過失,但千百年后的罪過,卻不至加于當前無辜者身上!”

李世民憂慮再三,方才慎重道。

“李君羨也好,女帝好,未來在大唐攪局的人也好,那都是時代造就的產物,殺了一批人,歷史因此改變,可隨著時間流逝,又會冒出新的反賊,難道陛下還能把天下人殺絕嗎?”

李易又問,這次李世民答不上來了。

“那女帝,為大唐開國功臣武士彟次女,貞觀十一年十一月,陛下駕幸洛陽宮,聽說此女“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我已經告訴陛下,至于如何處理,陛下就自己去定奪吧~”

李易沒隱瞞,況且從他直面李世民的爆出來自未來后,這些東西也瞞不住。

“朕固然知曉你所說的道理,可為保我大唐江山永固,許多事,無論朕愿不愿意,出于防范,也是不得而為之!”

李世民倒也坦蕩。

“陛下,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歷史記載,唐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實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在我們后世之人的眼中,大唐是顆非常耀眼的明珠,陛下作為開創者和繼任者,理應感到高興才是。”

“笑話,你在朕面前說出如此誅心之言,便不怕朕治你的罪?況且,那一次王朝建立,不是多少能人將相奮斗半生的成果,朕為天子,怎能不想讓我大唐國祚連綿不絕?二百八十九年雖說不短,卻遠遠不夠!”

李世民冷著臉沉聲說道。

“陛下真覺得世上能有萬世一系的朝代?你的子孫后代,個個都是明君,代代有賢臣?”

李易皺眉,非常不客氣的說道。

“遠的不說,你作為皇帝,水平不錯,交出了一份令歷史足以心服口服的答卷,可你的繼任者高宗皇帝,把國家玩沒了。”

“而后經過玄宗皇帝的治理,大唐再次變得偉大,然后呢?陛下認為我口中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位明君?”

“既能開創盛世,如何不能稱為明君?”

李世民非常不解問道。

“呵呵,單就玄宗早年的功績,稱他一聲千古一帝又如何?可晚年的玄宗又是如何呢?”

“怠慢朝政,重用宦官,寵信奸臣,加上一連串的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陛下應當知曉,能被史家筆觸定性為‘亂’的大事件,破壞力該有多大?”

“個人小節方面,玄宗設法將兒子的媳婦變成女道士,后又下詔令其還俗,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玄宗為了討貴妃的歡心,可謂費盡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我不知道陛下知不道有一水果,叫荔枝,此水果產自嶺南,玄宗為了讓貴妃吃上喜歡的荔枝,下令開辟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里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后有唐人寫詩曰: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此后,大唐奢侈之風越來越盛,大臣、貴族、宗室為了巴結皇帝,投楊貴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貴族巴結逢迎。貴妃兄長也平步青云,雖無任何才能,卻做上了唐朝宰相。楊貴妃的姐姐們都得到了實惠,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

“你看,這位締造開元盛世的明君,可他晚年的所作所為,與昏君何異?,這位帶領大唐走向極盛的君主,亦是安史之亂的第一責任人,陛下認為,他是明君,還是昏君?”

李易半點不客氣。

既然你們那么想知道歷史的走向,那就干脆劇透到底。

而這一樁樁,一件件,如同一根根鋼針扎在李世民的心頭。

“難道就沒有諫臣言官,指出國家與皇帝的弊病?”

李世民想起他所設下的諫言官職,不死心道。

“陛下真以為所有的皇帝都像是你,所有的臣子都是魏征?”

“跟你說個玄宗的小趣事,這位玄宗皇帝,曾在一天之內以“謀反”的名義,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名皇子先是全部廢為庶人,后來又全部賜死,連其家眷也沒有放過,親子尚且如此,區區諫官,哪里還敢多言?”

“便是陛下你,未來照樣有被魏征說的憤怒不已的時候,數次想要殺了哪位名臣。”

“其中最著名莫過于“朝服進諫”事件,某次陛下下朝回宮后,十分氣憤地對長孫皇后說:“我以后找機會一定要殺了那個那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問道:“是誰惹怒了陛下?”陛下回答說:“魏征經常在朝堂上羞辱我。””

“長孫皇后當時面對盛怒中的陛下,既沒有順水推舟出言煽動,也沒有唯唯諾諾,默不敢言。她暫時沒理會你,退到里間,換上了正式的朝服。然后走到你面前表示祝賀,陛下感到十分驚奇,詢問皇后的用意。長孫皇后答道:“我聽說君主開明則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為陛下的開明,我怎能不祝賀呢!”陛下聽了這才轉怒為喜,此后更加重視魏征。”

“你看,當時若無皇后居中調和,魏征尚且性命不保,咱們做個假設,倘若當時陛下真把魏征殺了,你猜的臣子們還敢不敢繼續進諫?”

李易反唇相譏道。

說的同時,刻意捧了捧了長孫皇后。

“陛下乃一個性情中人,手下諫臣眾多,盡管你善于調整心態,聽取意見,但難免有被沖撞的時候。盛怒之下,也會出現過失。這個時候,長孫皇后就會發揮她的柔性力量,安撫陛下,護佑賢良。”

“自古國家將興,必有明君臨朝,而又有哲后作配。關雎美后徳,長孫皇后維護中正之臣,實不負關雎之美。”

“我們后世之人,將皇后娘娘列為古代四大賢后之一,在我看來實至名歸,得娘娘安撫庇佑,不知多少朝臣幸免于難!”

“貞觀朝就流傳過一句挺有意思的話,得罪陛下可以,開罪娘娘不行,得罪陛下,娘娘會出言安撫,開罪皇后,那就是九族誅連,屬于不用審,直接判的罪過!”

“歷史上,未來皇后娘娘逝去后,陛下你的殺心可謂是陡然增大...”

......

“住口,別在朕面前提及觀音婢的死.....不幸之事,否則朕定不饒恕!”

李世民打斷李易,怒道。

“二哥莫要如此,生老病死,自然規律,李卿家所言,妾身還能侍奉陛下七年,雖說不長,但妾身已經很滿意了。”

“甚至還能被后人稱為賢后,已經是莫大的殊榮。”

長孫皇后輕輕握住李世民的手,細聲細語的安慰道。

“不可,觀音婢莫要如此,有李易在,你定可長命百歲,萬萬不能說那些不吉利的話,朕與李易說過,只要能治好承乾,為你調身養氣,不過多大的代價朕都愿意付!”

李世民反手握住皇后的小手,一改對李易的憤怒臉色,和風細雨的夾著聲音安慰道。

“觀音婢大可放心,無論承乾還是你,李易要是治不好,朕定要狠狠懲戒他!”

李易:“??????”

安撫完老婆,李世民繼續道。

“朕的不肖子孫,安敢如此!”

“此后,難道我李唐皇族便沒有爭氣的子孫?代代昏君皆是不成?”

“那倒也是不是,安史之亂延續八年,對大唐破壞巨大,但最終也被平定,并且之后,唐朝還存在了一百四十四年,其中不乏明君匡扶社稷,比如大唐中后期的憲宗,武宗,宣總,能力并不差,并且數次出現中興的局面,但那也不過是讓垂垂老矣的帝國再次煥發一絲生機而已。”

“陛下您的子孫,并沒有丟你的臉。當初高祖皇帝起兵于晉陽時,或許并未想過這個國家能延綿二百八十九年!”

“有唐一朝,經歷過安史之亂,奉天大難,甘露之變,黃巢起義,最后帝國被藩鎮,朋黨,宦官,農民起義裹挾,國都六陷,天子九逃,大唐能撐二十八十九年,生命力已足夠頑強。”

“陛下想要防患于未然,覺得一柄屠刀就能將威脅徹底掃除,但經由我所述之事,陛下難道沒發現,未來的走向,無論你如何掙扎,歷史自會尋找到它的出路嗎?”

李易一席話,將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說盡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乐东| 喀喇沁旗| 于田县| 恭城| 洛川县| 杂多县| 南丹县| 兴义市| 聂拉木县| 正定县| 宝兴县| 会昌县| 台中县| 罗源县| 视频| 建始县| 体育| 通城县| 黄浦区| 德惠市| 将乐县| 孟村| 临邑县| 吴川市| 渑池县| 信宜市| 邳州市| 板桥市| 彩票| 老河口市| 新巴尔虎左旗| 永州市| 许昌市| 鲁山县| 平乡县| 上杭县| 广水市| 周口市| 久治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