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漕運
- 崇禎圣朝
- 神癢
- 2215字
- 2024-11-20 00:01:00
明朝大運河大致路線為從江南的杭州、蘇州、揚州等地出發,經過長江、淮河,進入山東,再經過會通河、衛河等河道,最終到達北京城,冬季時,氣溫較低,運河結冰,大約每年有四到五個月無法開船。
這條運河稱為大明的命脈并不為過,南方的糧食、絲綢、茶葉、瓷器都要通過這條運河運往北方,相關的造船、修河、運輸等產業也得到發展,無數民工百姓靠做些苦力活,也得以養家糊口,砸人飯碗猶如謀財害命,誰動這條河,他們都不會答應。
運河不會腐朽,但人會,你瞧河上那些不繳稅的一艘艘官船便是明證。
無數權貴挪用漕船,拉著一船船不繳稅的貨物,賣向北方,從中牟取巨大利益,也就算了,可你開的船,還得公家來修,就甚是難看了。
更過分的是,運河上的漕兵也會被調去為他們修府宅,建園林,甚至直接讓自己的貨夾雜在漕運物資中,讓漕兵幫忙運輸......
哎,有時候大明亡的確實是該!崇禎一人之力,可抗天下呼?
這條運河上最主要的有三個節點,第一便是天津,南方運來的物資在這里上岸,然后通過陸路運輸進入北京城;第二濟寧,運河上來的船會在此處短暫停留和補充糧食,第三就是南直隸淮安府了。
淮安地處運河的中部,南方的物資在這中轉和集散,然后再運往北方,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與鳳陽府互為犄角,守護南京。
淮安還設有常盈倉,用于存儲轉運的漕糧,可謂國之咽喉。
漕運總督府便設在此處,管著運河上一萬多艘漕船,和十二萬漕兵,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史可法便擔任過此職。
可如今這漕運總督府卻并不平靜,大堂內,氣氛沉悶,一眾官員看著坐在上首的二人,大氣都不敢出。
左一坐著的漕運總督畢自肅還好,可右一坐著的可是鼎鼎有名,殺人不眨眼的九千歲啊!他怎么也來了淮安?!
“咳咳”畢自肅咳了一聲,朝一眾官員笑著拱手道:“本督承蒙陛下厚愛,擔任漕運總督一職,如今初來乍到,還望諸位同僚多多幫持!”
一眾總督府官員急忙起身應道:“一定一定。”
巡漕御史李化與魏忠賢倒是相識,當初他便是投入了魏忠賢的門下,才被提為巡漕御史,他試探著問道:“九千歲此來,可有要事?”
轟!不說不要緊,他這話一出口,原本還在閉目養神的魏忠賢,猛然睜開了幽潭般的雙眼,死死的盯著李化。
他猛的起身,在眾目睽睽下步至李化面前,揚起那肥碩的大手,狠狠地朝李化那細皮嫩肉的臉扇了過去。
清脆的巴掌聲響起,李化的臉上瞬間出現一個紅紅的巴掌印,可這還沒完,李化還沒反應過來,魏忠賢的大手又揮了過來。
啪啪啪啪啪,李化被打得頭暈目眩,鼻青臉腫,卻不敢反抗。
魏忠賢一邊打,一邊罵著:“大膽!是誰讓你如此稱呼灑家的!陛下乃是萬歲!我若是九千歲,豈不是冒犯了陛下!”
其實魏忠賢沒必要發那么大火,畢竟李化是他的人,可他也是沒辦法,因為畢自肅旁邊還站著一人,身穿飛魚服,叫駱養性,很難說他會不會將此事上報,如今他故作姿態,雖是驚怒,可也是為了保下李化。
李化的臉被打得歪向一邊,嘴角流血,魏忠賢這才放過他,呵斥道:“日后再敢胡言亂語,灑家定不輕饒!”
魏忠賢掃視堂上眾官,像是在提醒,又像是在警告:“這天底下沒有什么九千歲!只有陛下!”
一眾總督府官員見李化這般慘狀,瑟瑟發抖,不敢開口,生怕引來大禍。
畢自肅也沒想到這位曾經的九千歲,會發這么大的火,出來圓場道:“呵呵,魏公公平日最是敬重陛下,如今只是一時激憤,非是針對諸位,諸位莫憂!”
???魏忠賢最是敬重陛下?你在說什么鬼話!誰不知道當初陛下登基時,最大的攔路虎就是他。可陛下掌握大權,卻沒將這攔路虎殺了,倒令人咂舌。
畢自肅看著依舊沉默不語的一眾總督府官員,對魏忠賢說道:“魏公公,宣布陛下的旨意吧。”
“嗯。”魏忠賢微微頷首,取出圣旨,待眾官雙膝跪地后才打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經查私通遼東建奴一案中,叛逆朱純臣等曾私自調用漕船運輸物資,輸送女真,朕聞之深為震怒,特派魏忠賢欽查此事。”
“另有皇室諸王上奏,愿與朕共護江山,朕甚欣之,當今家國困苦,諸藩當為表率,故諸藩過運河之船一并納稅,欽此!”
“諸位大人,接旨吧。”魏忠賢冷冷的看著這些人,心里不住冷笑,哼,灑家既然來了淮安,且有你們日子好過!
“臣等接旨!”眾官齊聲高呼。
“好了,都起來吧。”
待魏忠賢宣讀完詔書后,畢自肅下了上任后的第一道指令:“陛下有命,凡是諸位王爺的船只,一律要納稅,明白嗎?”
下面的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如何作答,要知道這運河里打誰的旗號最吃香?打朱家王爺的旗號最吃香,沒人敢查,這些船都是大搖大擺的一路直上,有時還要調漕兵幫忙卸船。
怎么?現在風頭變了,陛下和這些王爺不是一家的?舍得下手?
“都啞巴了?”見他們還是沒反應,畢自肅皺了皺眉,不悅道。
漕運參將楚之恒抱拳說道:“督憲,陛下是要鐵了心要收各位王爺的稅?”
“圣旨黃紙黑字,魏公公金口玉言,那還有假?”
聞言,楚之恒訕訕退下了。
“好了,都退下,回去各司其職吧。”畢自肅看著這幫呆頭呆腦的下屬,心中不免煩躁,揮手讓他們出去。
待眾人散去后,他才對魏忠賢和駱養性笑道:“魏公公,駱大人,來,我們去后堂。”
來到后堂,畢自肅的仆人已泡好熱茶,為三人端了上來。
魏忠賢品了一口,只覺此茶清香撲鼻,口感柔和,連日趕路的勞累也被撫去不少,他嘖嘖贊道:“畢大人這茶不錯。”
駱養性也嘗了一口,點頭附和道:“嗯,不錯,茶味綿長,滋味甘鮮,令人心曠神怡。”
“哈哈哈哈,此乃魚鉤茶,是陛下賜給家兄的,我自遼東返京之時,家兄以此茶相待,我當時便覺此茶清香潤口,乃茶中上品,求著家兄給了一些。”
畢自肅小心的抿了一口,眼睛微閉,像是在享受,又像是在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