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記載著天地演化初始,創世無極歷經先天五太。生為太極,太極陰陽未分,混元一體,是謂混沌。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
盤古一日九變,神力變化巨斧,一斧劈開混沌分清陰陽,有陽炁上升,陰炁下降。天地為之分開,盤古身體漲大一丈,使天地間隔一丈,如此萬年往復、永不相合。
而盤古的無窮力量,被混沌虛無開辟所消耗殆盡。宇宙擴展到無窮大,盤古隕落倒下,身體化為一片無邊無際。直追宇宙邊際的大陸,號稱盤古大陸。其開天神斧仍握在手上化為昆侖。
盤古左眼化為始陽、右眼化為始月。頭發化為建木、睫毛化為玉樹。氣息化大風,皮肉化為山穿地脈,精血化為銀漢天河,脛骨為擎天之柱。其余骨骼化為神祇巨人族,剩余皮屑毛絨演化萬物生靈…
道經傳文: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
盤古大陸在始日和始月的孕育下,陰陽元炁逐漸滋養中出現勃發生機,孕育萬物生靈。此時天道在大陸,地皇氏神祇后土,也在盤古大陸接掌天道,視為鴻蒙第三任天帝。
數千年后,后土引退入冥界成為地皇。由人皇氏敖洪繼地皇氏接掌天道,視為鴻蒙第四任天帝。而人皇氏原本是巨人族與神龍所生,相貌生的人首人身,頭上長著龍角。
生來神通無窮廣大,意志蠻橫。執掌天道為時不久,便為己謀私。放任麾下蛟龍·敖淵危禍三界、枉顧生靈涂炭生殺任與,由此為三界所怨已久。
此前混沌初開在盤古斧下,殘留一縷先天一炁,與盤古精氣融為三清祖炁。三清祖炁化為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始祖太古尊神,稱為三清道祖。
三清道祖演化仙道脈絡教化萬物生靈,同時有燭龍次子雷澤之神,稱為雷神。后來在機緣之下,雷神與太母尊神·華胥氏在雷澤之地結緣。華胥氏腳踩雷神腳印,與其神交誕下伏羲,伏羲即為后天神祇。
伏羲乃雷神長子,身為人首龍身,可化作巨人姿態,自幼有神通血脈潛力,能洞徹天地。及至成年尋得昆侖神殿,拜鴻鈞道尊為師,道尊一并座下有上清、玉清、太清始祖尊神。后得鴻蒙道經自身感悟燭龍血脈,激發體內通天神力。
后在人界玉陽山創陰陽八卦、通曉天道法則,秉天道意志代掌。以通天惻地神力在神殿大戰人皇氏,經過三日夜鏖戰,最終以浮生八卦道法擊敗人皇氏,任鴻蒙第五任天帝。
以創造陰陽太極八卦為道義,賜予伏羲道書于盤古大陸,用來教化眾生傳承文明。并且將連通天地的權力與職責賜予巫人,自稱為大巫,號為人皇,使得神權與王權相統一。
同時期的盤古精血與雷神精氣結合,所化太古尊神女媧,也是伏羲的妹妹,后來也同一眾后天神祇,造化世間萬物神靈。
傳聞女媧規劃三界五行,所創有六道有天、地、神、人、鬼、幽。諸天生靈歸為卵、胎、濕、化等四生。并且分注本精元氣,劃分為善惡、陰陽、正邪、智癡、殺生合稱周天十類。
當時盤古大陸不可思議幅員廣闊。因此所造之物,皆為山岳巨獸。女媧在伏羲建議下所造物種,即為一日造鼠牛,二日造虎兔,三日造龍蛇,四日造馬羊,五日造猴雞,六日造豬狗。
又造萬物生靈、參照眾神祇形象,仿造人首蛇身和牛頭人首神祇,造了牛頭蛇身的蠃、鱗、毛、羽、昆。和造人首人身的人類,吹入自身靈炁所生,為頂天立地的人。
而人作為由萬靈之長、萬物之宗的地位所造,這種地位并不是生來就有。為在萬靈眾生中贏得天地首位,人族與世間萬獸進行艱苦斗爭。為此而身死、神魂俱滅者,不計其數。
最終人族以大精神力和堅韌意志拔得頭籌。眾神祇遂決定推以人首人身為萬物靈掌,尊為萬靈之尊。遂此時天道在人,而后天帝伏羲冊封女媧造十二獸,為生肖神獸掌管人界生辰,人族因此大興繁衍。
后因先天與后天神戰達成協議,與女媧、共工等諸神。歷經數億載仿造盤古大陸,隨天地演化的過程化為一方世界。
伏羲女媧神交生有熊氏,即少典。放置于仿盤古大陸孕育文明,女媧降下一縷發絲,化生女媧氏。伏羲降下一縷胡須,化生為伏羲氏。
此所化神念又認作兄妹,也成為夫妻,以此輔助少典教化眾生。此后少典與龍族蛟氏女,生神農軒轅二子,大道文明開始分傳給炎黃人皇神系。
同期盤古大陸,有前天帝人皇氏的精氣不散,凝聚化生帝俊,乃是太陽神·羲和之夫、也是太陰神·常曦之夫,為十日與十二月的父神。此后傳給羲和、常曦等十一座神國,故為帝俊天皇神系。
另有先天太一混沌生與先天天一陽炁所化生兩者雙一體,稱為太二古尊神。傳帝俊所敕令太一傳大司命·東王公,下設一眾男性神祇,為太一太陽神系,東王公乃先天太一混沌化生道體,于人界化名君明。
相傳帝俊所敕令的西王母,下設九天玄女并一眾女性神祇,為金母太陰神系。西王母乃太陰祖炁具象道體,人界化名楊回。掌管著先天地一陰炁所化生的太初之炁,又稱不死神藥,此為太古神話四大神系。
而人皇伏羲氏期間,有三清四神系存在紛紛化生,仿盤古大陸這方世界,教化世間萬靈。等到之后伏羲氏隱退,由少典執掌人皇。
有雷神·羲父所孕五子化龍乘云,將至人界輔佐人皇。少典尊為皇伯、皇仲、皇季、皇叔、皇少分管仿盤古大陸一方,世稱五龍氏,此時無天帝名號統御五方。
仿盤古大陸人神共居,有夸父氏、提挺氏、巨靈族、夸娥氏、防風氏、九黎族、盤瓠氏等太古七十二氏,都是巨人半神部落曾是盤古骨骼所化。由女媧施大神通從盤古大陸,人族部分部落移居至此。
然而相對于地域狹小此方小天地,太古巨人族體型就顯得格外龐大。身居龍伯國巨人立于海中深處,海水勉強才漫到巨人的膝蓋,而泰山堪堪高過其脖頸。
而女媧所造巨人族之中,有追求長生巨人者,可入三清道祖門下習得仙道、一時有人、神、仙、獸并存于世,后世修成得道,有巨靈神一族。
此時地上靈炁極其充沛,修仙者可直接煉化靈炁、轉化本源精氣。煉炁有成者就能掌握,神祇一般神力,是謂為法力故稱仙人,不過大多為神祇的徒子臣屬。
當世有太二古尊神天一和太一,分別開拓天上神界與地下冥界,后與人界合稱為三界。所以此時天一尊為天皇、太一尊為地皇,而少典號人皇。
由于天界和冥界剛開始創造,神仙巨人仍在人界地上活動,所以人皇最為尊貴,故號效仿盤古大陸人皇伏羲,并稱天帝。
此前盤古大陸人族也逐漸興盛,數量趨近于飽和,同時盤古無窮力量所擴展宇宙邊界,進入尾聲。擴漲到極限后,按照盤古隕落前的意志運行著。而另外的崩壞破滅的意志,阻止著無盡的擴漲,并化身為八億四千萬諸魔神力量抗衡著。
長此以往,盤古的意志消耗完。宇宙現有的都會如狂風撕裂般崩壞,洪水沖擊般湮滅,爆炸燃燒的坍塌。故稱風災大崩壞,水災大寂滅、火災大坍塌,為宇宙運行必然所遭遇三災。
為了阻止風災到來,有諸多后天神祇奉伏羲天帝之命,征戰于宇宙邊界虛空,將眾多魔神本命真炁轉化成無數個小世界,用來支援盤古創造的意志。
其中就有十尊苦陀羅神魔,演化三千大世界,燃其本命真炁所化生,號稱無量天尊·本初佛祖,傳金剛菩薩、法藏丘比,為下設眾金身羅漢為佛道一脈,帶領一宗佛婆沙征戰勇猛,而后佛道為神所接納,一直積極地開辟小天地,傳遍文明之本源。
然不久后,神佛發覺長期以往,又會引發水災,所有能量都會耗盡,萬物如死水般寂滅。為了躲避這兩災難,古神決定重開混沌,但是在重開混沌之前,無窮大的宇宙又會先重歸混沌,一切會像火焰熔爐般炙烤坍縮消失,故稱火災大坍塌。
為了阻止三災,神獸仙佛圍繞是否滅世展開了驚世后天神戰。同時剩余四億八千萬諸魔神趁機入侵,與諸神祇對抗中產生,無窮無盡神力。將盤古大陸打散四分五裂,地上的巨人族死傷殆盡,其中有八個最大板塊散落無盡虛空。
歷經數萬年之久,以同歸于寂諸多神祇仙佛為代價,最終平定了這場神魔大戰。始祖尊神伏羲,再次施展通天徹地大神通一畫開天,將盤古大陸八塊碎片,重新化成八個大洲。
分別名天皇洲,貪狼洲、巨門洲、祿存洲、文曲洲、武曲洲、廉貞洲、破軍洲。而將仿盤古大陸化為紫薇洲,合稱為大九洲。
與斗姆九皇道體遙相呼應,每洲一日一月對應星辰,其中最廣的天皇洲,繼承盤古大陸的名號。剩余神祇和仙佛紛紛爭奪,其中天時地理,定居于此。
由于神、仙、佛大多聚集在此。伏羲傳令尊神·天一神界與天皇洲合并為天界。而除了炎黃神系外其余三大神系,也紛紛進入其中,其化身便降臨神洲大陸,以便創世造物教化萬靈。
然而盤古大陸因破碎的變動,此前伏羲女媧所造仿盤古大陸,便成為眾神祇所選的天地,而伏羲、女媧仍居盤古大洲,欲修復盤古大陸并與對抗剩余四萬八千神魔。不再過問此方天地,而留其須發所化伏羲氏、女媧氏輔助人族文明成長。
上古神祇大多決定在大九洲上面,重新創造萬物以及造人,由女媧氏率領四大神系來到仿盤古大陸,便是天地演化中‘女媧’第二次造人。同樣和之前一般萬靈神獸為半神半人,只不過體型縮小萬倍。
同樣是在人族與世間萬獸進行艱苦斗爭,之后成為萬物靈掌,萬靈之尊。而因大陸神祇、神獸、半神人共居此地,改稱此方世界為神洲大陸,此后三界三皇并存,以人皇為尊。
太二古尊神自負量力不足,而從三皇之位引退。土神后土以盤古地母為尊,成為神洲大陸冥界地皇。而人皇少典因其父諄誨也引退,因而人皇與天皇未定。
此時有太古尊神·有巢氏從盤古天界,降臨神洲大陸立巢居國,領人族步入巢居時期。有太古尊神·燧人氏,在神獸·畢方鳥啄天精起火,發明保留火種方法,創立燧明國,使人族步入熟食時期。
有太古尊神·華胥氏帶領族人創立華胥國,其兒子胡須所化伏羲氏主政,收服世間飛禽異,人族步入畜牧時期。由伏羲氏執掌三大神國,為中洲中原氏族部落,并與母華胥為名,定人族為華胥族。
當時在東方日出之處,有太昊志國,原本是盤古洲昊天上帝在神魔大戰遭劫身死,道消前所分身的太昊以帝俊之名所創立。
其國內有太古尊神·目魚氏所建牧魚國,能制作工具石斧漁網,用來砍伐樹木和捕撈水中魚獸,人族步入漁樵生活。有太古尊神·螺祖所建蠶螺國,傳至東夷人族養蠶抽絲制衣,人族逐漸知到羞恥禮儀穿衣。
因神州大地文明教化,二分功德相持,遂有伏羲氏與太昊人皇之爭,后續也延伸為從太古時期,延續至春秋之時的華夷之爭。而后神獸巫族也隨之降世,在玉門找尋日月交替神山,名巫山作為天梯。
山中有不死神藥等靈植,掌管者治病救世、祭祀占卜代神宣旨。勢力在三界之中甚至抗衡人皇、雖人皇也是大巫,但巫族以占卜為準,時常不聽從王令假借神祇名義、背后的勢力逐漸壯大。
歷時悠悠數百載,當時人神獸共存,與地上人皇唯尊,而伏羲氏依據大功德和天道造化,是眾臣子神祇所遵奉為共主,稱號人皇。
于是伏羲氏在昆侖山脈筑鼎九洲大鼎,代表九大盤古大洲四界寰宇,是謂大九洲,皆為臣服人族氣運。太昊功敗垂成之后,攜一眾親信羲和常曦等上天登位天皇。
至此帝俊為天皇、后土為地皇,伏羲氏為人皇三皇并存。人皇為天帝掌管三界執天道,昆侖山為天帝下都。收神獸陸吾守護西面,神獸開明獸守護東面。由西王母降臨昆侖瑤池輔助,種神樹蟠桃掌控周天元炁。
而太一自從地皇之位引退后,就遁入碧海歸墟,歸墟乃盤古大陸上神魔大戰所波及破碎的天地,號稱扶桑大帝東王公。在此后歸墟有十座仙島,地下與不知海相通,所以經常潮水翻波,激蕩仙島。
東王公·君明便命北海海神·禺疆,從蠻荒洲調來十只上古異種巨鰲駝山拔海,這些巨鰲也和巨人一樣,是女媧從盤古大陸轉移遺留。巨鰲乃仙人鎖付駝山神物,卻被巨人·伯龍釣出取樂,蓬萊仙山故崩塌數座。便引起上古巨人和仙人的第一場大戰,而后十仙島也僅存蓬萊三島。
而后天神祇因仙島毀壞,因而降罪于巨人族使后輩神力漸下體型漸小,以至后世體型僅有十數丈,巨人神姿隨時間推移,逐漸消亡于世間。
等到三清始祖太古尊神降下三道神念化生降世傳道,一為太上道尊、二乃元始天尊、三稱通天教尊。奉鴻蒙天道太一祖炁,原第一天帝鴻鈞道祖為其始祖師尊。
太上道尊其下門徒金童玉女、南極翁。元始天尊其下門人容成子、寧封子、赤松子、廣成子為上古四大仙人。而通天教尊碧游宮,有公明道長、火靈、龜靈二圣母、長耳定光仙等,門人萬數無量。
設蓬萊仙島于東海歸墟,同東王公太一道場共掌,與昆侖元始天尊及西王母,共設金母道場并列。兩大神系為平衡炎黃,和帝俊之間皇道治世之功德。以獲紫薇天道氣運加持,紛紛開始傳布仙道教化,遂并為仙道東西二尊。
由于天界為盤古大洲所化,日月綱常浩瀚于神州大陸,運行極緩。故為天界一日,為地上一年。此時天皇太昊·帝俊自盤古大陸始,已執掌天界一千五百劫周,為三千量數,劫周乃地之七載。修行圓滿之時便德掌天道氣運,即有資格號稱人皇天帝。
此時人族在伏羲氏執政教化后,紫薇天道氣運恢弘,綿延不絕。伏羲氏遂執掌天道,引入天界,統御東方青天與真身伏羲,遙相呼應繼承氣運。自號為東方青運天帝,建五方天帝名號。
欲與天皇太昊,共掌天界相輔相持。統御五方神祇,木神句芒為其屬神,青龍為其神獸。少典再接掌人皇之位、地皇后土尊號未變,天皇仍舊為帝俊執掌。
帝俊后又生宴龍,宴龍即是少昊,繼承太昊屬國。并取得前地皇太一輔佐,于歸墟建立少昊之國。少昊國乃由神鳥筑城,臣子眾生均為神獸神鳥所化。
歷經數百載,少昊氏圖謀西進,欲奪取人皇政權,當世少典執政已歷經七百載而衰引退,及子軒轅氏代理參政。
(神洲之上太古神話流傳之久,而后三皇亦可從上古歷史窺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