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間廣袤無垠,宇宙星河浩瀚無邊。
仿佛有股無名氣運,如同無形大手,推波助瀾萬事萬物演變。尋究大道,返本歸源。探尋世界本質與源頭在何處?
在中華文明歷史與神話中,古往今來太多向往,永生不滅和逍遙長生。
佛家有云,大日如來菩提座下,成就不滅金身。每五百紀元,仍有三災九難,不渡則身形皆滅。
可見真正永生不滅,并非后天仙佛所擁有能力。那么如何追尋逍遙長生,一切從神話與科學角度回到最初,還沒有宇宙世界概念。
從一無所有開始,一切都沒有意義,即是無極狀態。無名天地之始,復歸于無極。從剎那虛無間出現逆轉,存在基態真空狀態,即虛空充斥。
即沒有任何物質,而又存在的真真空。不過虛空依然一無所有,只不過賦予存在地意義。與有的概念相對應,誕生有產生可能,此即為太易。
即為陰陽未變、灰蒙太虛,無光無相、無形無名,寂寥空空、混沌未開,乃太易而未見炁也。
科學來說基態真空突然產生分裂,所激發的量子態真空與負真空。量子真空中蘊含無窮真空零點能,負真空中蘊含無盡負真空能,兩者正負抵消能量為零。也就是能量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瞬間兩者都變化。
元炁始萌,未見形謂之太初。此炁便是元始先天太乙祖氣,或稱為元始之炁。因本身狀態介于存在,與不存在間。遂元炁中蘊含無限純粹能量,為創造一切起點,萬物之源流,此謂太始而形未見始。
物理學中真空在真空零點能激發,發生量子漲落。無中生有的同時,產生一對虛粒子。粒子對一正一反,稱為正負能量核。在極短時間內,粒子對碰撞湮滅。所釋放的能量歸還于真空,以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科學來說,即正負電荷與不守恒,會有粒子對不能同時完成湮滅。能量值破壞,導致反物質湮滅更快,留下一個沒有質量,未完全湮滅正離子,為創造諸多物質的基本結構條件。
道經記載:啟蒙太始乃形之始,自一生而生形,有形卻未有質。始炁在無數太那年,無形之炁凝成天元點,而膨脹產出質量,亦稱為太素。
科學解釋為這種情況下,正離子即為暴脹子,在真空能激發下迅速暴脹成暴脹場。又稱為西格斯場,以賦予粒子運動能量。有形質而未成體狀態下、開始膨脹速度極快。
在遠不及微秒間暴漲,一點六乘于十的六十次方倍。持續從微觀量級沒有質量,一個粒子到達一枚雞蛋大小,此轉化運動稱為太極。
有此道經記載:太極始炁,形質混元一體,陰陽不分而謂混沌。陰陽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便是無極生太極,乃鴻蒙初開混沌無形。
太極元炁經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五階段,稱為先天五太。是虛無到實質、無中生有基礎形態。龐大元炁與虛無轉換,形成正反粒子對隨生隨滅,介乎于可有可無之間。形成大統一有和無共存狀態,稱之謂儀。
物理學稱為正負量子,即使相隔無數空間,也能相互影響能量,或稱為量子領域糾纏。基本狀態量轉換確認后,在大統一作用下,兩儀分解為四大基本力。
物理學分別稱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弱力與強力。道經稱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由四象力組成天地宇宙運行,最為基本規則力量,神話中稱謂天道法則。
靜態物質結構在四象力作用影響下,質量轉換成動態動能,雞蛋大小宇宙蘊含無數元炁,迅速充斥擴張開來。被混沌再度到擠壓至虛無,逐漸積蓄足夠大爆炸能量,于是大爆炸開始。
在光熱和作用力下混沌開辟,雞蛋空間分子無邊浩瀚,在四大基本作用力相輔作用下。空間產生各種粒子形態,后世發現稱為玻色子、光子、電子、渺子、陶子、膠子、中微子和夸克八大類。
沌中開始誕生宇宙十維空間,或是宇宙的十種狀態分裂,裂變成數兆計三維空間、層疊漂浮。而高維度空間在四象力作用下,極速坍縮至量子領域,又稱三十三重天·界外界。
龐大元炁充斥和虛無轉換成互相抵消、產生坍縮和爆炸。而轉換量稍許不對稱,其中沒有被抵消物質被殘留下來。高質量物質濃縮積壓,形成恒星釋放能量。空間中灰雜質凝結,形成浩瀚的星辰與無數星河。
歷經無數紀元歲月、一些星球上物質由靜態再次生成動態能量,衍生出無窮盡如大日這般恒星。闡述為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萬物。
宇宙雛形誕生、此后數兆紀元間,微觀無形元炁狀態、不斷進行反復轉換與衍生。其中所含物質空間星云數量,也從最開始一枚雞蛋大小。
以指數爆炸性質增長,成一片浩瀚無垠的宇宙規模。而宇宙大道期演化,我們祖先也早已掌握其奧秘,通過血脈文化傳承神話和歷史中窺看一二。
時間回到宇宙誕生之初,經歷一系列能量轉變膨脹期。為混沌開辟前之先天階段,爆炸后期為后天階段。由于先天靈炁的無窮增長,導致混亂出現。
物理學描述為設想玻爾茲曼大腦。以超低熵態在宇宙中,能量暴漲落中出現自我意識,此自我意識即為先天神祇。如此超低熵意識由靈炁具象,蘊含無窮能量亦或稱為神力。可使宇宙間混亂度降低,有序度提高,即為自然學中稱熵增。
而靈炁僅在宇宙熵極低情況下才會誕生,更早出現的意識能量體積更為龐大。神話中記載有諸位先天神祇,如盤古、燭龍、斗姆,稱為三大先天始祖太古尊神。
古有記載混沌如雞子、陰陽未分,有先天始炁化為胎盤、孕育出盤古。盤古于混沌沉睡萬億紀。終在剎那盤古蘇醒、感宇宙灰蒙,便站立起來,一日九變,以自身神力化巨斧,一斧開天。使陽炁上升、陰炁下沉,盤古身軀漲大一丈,便使天地間隔一丈,如此往復萬載永不相合。
而盤古無窮力量因無盡混沌,與虛無開辟所消耗能量殆盡。宇宙開始從雞蛋大小擴漲無窮大,以于多個位面。億萬年間盤古精力耗盡隕落倒下,其身體化為一片無邊無際,直追宇宙邊際的大陸,號稱盤古大陸。
盤古的開天神斧仍舊握在手中,散放出光華,最后融合化為昆侖。盤古左眼化為始陽,右眼化為始月。
頭發化為建木,睫毛化為玉樹。氣息化大風,皮肉化山川地脈。精血化為銀漢天河,脛骨為擎天之柱。其余小骨化為神祇巨人族,身軀附著皮屑毛戎演化萬物生靈。
此時始陽還未遍布各處,宇宙還是黑暗一片。太古記載傳聞有龍,身長八萬四千星河,名曰燭陰。視為晝、冥為夜、吹為冬、呼為夏…銜火精以照天門。
掌握宇宙乾坤日月,時間空間輪換,有稱作創世之神,是萬龍的初祖。龍祖自身孕育燭鼓和雷神,其身形為人首龍身,燭鼓身八千四百星系為星云,雷神身長四千八百星系。
古有記載,有一方先天神祇·應現九黃道體,是謂斗姆。斗姆身體大有九萬星云,實質道體附身,即是大爆炸后,無邊際粒子場所凝聚的星云。
而所謂夫九星者,是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九皇道體即斗姆之九子。即名稱天皇、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紫薇等諸多九大星云,為先天神祇道體演化。
當時天地初開,不久天道隱遁。此時在斗姆、燭龍體內諸多星云之中,孕育著先天與后天神祇。大都游蕩在其體內與外圍空間。此前混沌天道,由太一祖炁所化天皇氏,號稱鴻鈞所掌管。
天皇氏繼盤古精血、與元始之炁結合所誕生。生蘊混沌無窮神力,是謂太古尊神。乃鴻蒙宇宙第一天帝,執掌天道千萬年后隱遁。
此后天道顯化,由先天神器·盤古斧交合尊神斗姆所產童子,名為昊天。生來無具體形身,又蘊含著無窮神力,所以其兄天皇星助其化生道體。自鴻鈞隱遁后,有諸多神祇便奉天道化身昊天,稱為天帝,執掌混沌天道。
歷經萬年歲月后,因燭龍之子·燭鼓閑游宇宙,大肆破壞星河天體為樂。身具貪狼血脈的后天神祇葆江星也被其謀害。昊天天帝秉天道意志執法,斬殺燭龍之子燭鼓,
燭龍不滿處置,因此大怒、攜體內諸多神祇與昊天爭斗,引發先天神戰。先天神祇和后天神祇各自成派,紛紛助陣燭龍或昊天陣營,一時戰況焦灼。而身為三大先天祖神斗姆卻未相爭。
萬余年神戰中,燭九陰以大欺小,嗜殺斗姆之九子九皇道體。斗姆亦憤恨與燭龍大戰,頃刻天地為之破滅,經歷斗轉星移、漫長歲月的爭斗后。最終斗姆燭龍互有重傷、道體破碎,與燭龍同歸泯滅。
而燭龍一死,宇宙重新陷入黑暗。斗姆在精氣殆盡一刻,化為三桓四象、二十八星宿周天星斗。其子九皇道體此前破滅,身軀而后逐漸凝聚,重新化為九顆大星。
后稱為勾陳、貪狼、巨門、祿存、文曲、武曲、廉貞、破軍、紫薇。而三桓四象、二十八星宿和九顆大星諸多神祇,因此也紛紛歸位昊天麾下聽令,傳聞之中遠古神殿誕生。
而距離宇宙雛形、爆炸億萬年后,恒星星系相繼形成遍布宇宙。經過盤古開天辟地,燭龍銜燭照世,斗姆化周天星斗。至昊天上帝創神殿,再由西王母法寶金簪劃線,規定神殿的方位。
昊天生有兒女,日神羲和化生十日,組成十方天體星系,圍繞盤古大陸。超巨銀河系逐漸形成,誕生了第一顆超巨行星。周圍圍繞著十二恒星,昊天的女兒月神常曦化生十二月,規定繞一圈為一年。
因自然中熵增秩序到一定階段,混亂意識降低。此時先天神祇誕生無比艱難,幾乎無法誕生。而神祇意識到熵增到一定程度,會使得能量變成無效能量,宇宙會再次寂滅到虛無一切變得毫無意義。
為延緩熵增繼續,神祇開始嘗試在一些星云上,創造一些低熵神明,模擬演化創造宇宙。以便能掌握宇宙不進入、毀滅邊緣的奧秘。而后不久低熵神明也掌握了,擁有神力的修煉方法,即后世稱后天神祇與仙佛。
后天神祇與仙佛們稱先天創造神為古神,稱自身為新神,接替掌管萬物教化。低熵文明開始發展迅速,成為神級文明,開始神造人稱為造物主,人造人再造人稱為新主。演化生長速度極快,并開始替代神造物主身份,低熵生命并沒有使得熵增減緩,整體上還加快了速度。
在宇宙誕生后百億年后,暗能量意識占據主導地位,神意識到每個宇宙在熵增到極點后。會開啟大寂滅,宇宙現有能量全部消散,回歸至虛空。
如果有光物質意識引導,會出現大崩壞,宇宙規則破壞歸入混沌空虛。有重物質意識引導,又會出現大坍塌,即宇宙急速扭曲至一點,直至消失虛無。
無論是大寂滅、大崩壞、大坍塌,宇宙最終都會走向毀滅,所無形創造諸多先天意識,也會毀滅,這是神也不愿意接受的。
而神祇所知,還存在一種嘗試,即在大寂滅前,有創造多維空間領域。神可以進入平行空間,使得空間蜷縮保留自身意識。衍射到每個物質存在思維,即我思故我在的方式、在所有事物重歸混沌之時,保留一絲元靈等待后續,再次紀元宇宙的大爆炸意識衍生。
后世稱為信仰之力,如此不管歷經多少次毀滅,在混沌中合力重啟大爆炸。后世再次有存在的意識所感知到,即能使這些古神可以重生,脫離天道規則的束縛。也是在各個紀元宇宙中永生的唯一方式。
還有部分古神卻認為,是新生命誕生,加劇宇宙進入毀滅原因。將所有生命源頭扼殺,就能停止三災。而新神卻認為生命是希望,能演化出高級意識體,便與古神爭斗協商。最終古神要求新神在一片星系,完整復刻演化,宇宙開始產生生命文明情況。
于是在五十億年前,位于古神之下第一的新神伏羲,運用神力推算太極衍生萬物,先天五太之妙用,一畫開天,太陽系就此凝結成形,其中再次捏聚九大星宿,地球為其一。
在新神女媧授意下,此方天地為主,歷經四次天洪毀滅,和五彩石的凝聚之后。新神伏羲創造的出北方炎黃神系、南方太一神系、東方帝俊神系,和西方昆侖神系紛紛化身現世。
(降至這片小世界輔助教化創世,神祇紛紛降臨伴隨著大妖傳說也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