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咱就讓你死個明白!
- 大明輔政王,百官直呼活閻王!
- 大米不吃魚
- 2165字
- 2024-10-26 17:59:41
胡惟庸此時淚眼婆娑地反復申述著自己的無辜。
希望可以博得皇帝的同情和理解。
而目睹這一切的朱元璋心頭也并非毫無波動。
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陰謀。
即便是他這般心狠手辣的雄主。
此時回想起整個事件的過程,都不免有些心有余悸!
他腦海中重現了整個精密的布局:
先秘密召回劉基,授意其揭露胡惟庸的謀逆之心。
接著巧妙利用胡惟庸對劉基的畏懼心理。
引誘其派人拘捕劉基。
然而,更令朱元璋震驚的是。
這小子每一個步的背后,仿佛都埋藏著深不可測的算計!
從錦衣衛入場,到行刺之人事先被安插妥當。
甚至連他這個父皇遇刺,也都在其計劃之中。
目的是要將謀反的罪名扣死在胡惟庸頭上。
這一切設計環環相扣,絲絲入扣。
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又毛骨悚然。
想到這里,朱元璋心中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自己這個之前看似敦厚老實的六兒子。
其實心如鐵石、手段陰狠至極。
如果不是因為血緣關系的話。
恐怕自己以后得天天寢食難安。
不過,俗話說: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咱家小六子手段雖狠,但也確實達到了預料的效果!
如今憑借這一連串行動。
胡惟庸已經是跳井黃河也洗不清!
足矣讓他老朱順利廢除宰相制度。
并徹底鏟除胡惟庸及其黨羽!
想到這里,朱元璋面色越發陰沉冰冷。
猛然站起身厲聲喝問道:“大膽賊子胡惟庸!”
“你多年來獨斷專行,擅權亂政!”
“朕早已對你一再寬容!”
“此前貪污賑災糧一事,咱已然是姑息縱容。”
“原本期望你能收斂幾分,今后好好為國家效力!”
“沒成想今日,爾竟敢派人弒君意圖謀逆?”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么話說?!”
“今兒所見全是你自食惡果!”
“咱勸你老實交代,趁早供出同黨!”
“若能幫咱整肅朝綱,咱可以考慮饒你一命!”
胡惟庸聽聞朱元璋的厲聲質問,內心翻江倒海。
這……這什么情況?!!
難道僅憑刺客的一面之詞。
就定我這個開朝功臣的罪??
想到這里,他已經是面如土色。
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不止。
他強壓下內心的恐懼與憤怒,拼盡全力為自己辯護。
“冤枉啊,皇上!”
胡惟庸在絕望中竭力嘶吼,眼中滿是恐慌與無助。
“臣絕無謀反之心,這一切都是他人的惡意陷害!”
“懇請皇上明察秋毫,還臣一個清白!”
然而,朱元璋的眼眸如同蒼鷹般銳利。
死死盯著跪在地上的胡惟庸。
他的面容鐵青,怒目圓睜,語氣森然道:
“如今證據確鑿,豈能容你抵賴?!”
“那刺客臨死前已親口承認。”
“其受你指使,當街公然弒君!”
“你若真想活命,就老老實實地坦白!”
胡惟庸聞言臉色臉色慘白,心中的恐懼與憤怒幾乎將他吞噬。
他強行壓下內心的波動,用盡全身力氣辯解道:
“皇上!請皇上明鑒啊!臣絕對沒有謀反之心!”
“微臣自追隨您開創大明基業以來。”
“歷經無數次生死考驗,始終忠心耿耿。”
“臣夜以繼日地為國操勞,絕不敢存有二心!”
“懇請皇上詳查真相,勿讓奸人得逞……”
話未說完,胡惟庸突然渾身一顫,仿佛意識到什么。
這般拙劣的栽贓嫁禍,為何圣上卻依然一口咬定是自己所為?
或許此事根本不是劉基所為,而是皇帝有意為之!
想到這里,他猛地抬頭望向朱元璋。
在那雙凌厲的眼眸中,他看到了難以言喻的殺意。
這位大明的天子,顯然今日決心除掉自己!
一瞬間,他的面色變得無比凝重。
眼中的無奈與決絕交織在一起。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胡惟庸一字一頓,沉聲說道:
“但今日臣若含冤而亡,必然會寒了天下士人的心啊!”
“所有人會認為陛下在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
“對我這位一同打天下的功臣痛下殺手!”
“陛下難道不怕事后天下震動。”
“今后無人再敢為大明忠心效力嗎?”
一邊說著,一邊用力磕頭。
額頭鮮血淋漓,顯得悲憤至極。
而此言一出,全場震驚。
連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都臉色大變!
誰也沒想到胡惟庸竟敢如此大膽!
這顯然是在眾人面前威脅皇上啊!
胡惟庸這種以死相諫的激烈之舉,正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
同時也提醒朱元璋,作為一國之君必須懂得“君臣之道”和“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如果朱元璋堅持處死他,那么胡惟庸在朝中的勢力也不會善罷甘休。
而且天下文人也會認為,這位大明皇帝昏庸無道,錯殺忠臣!
朱元璋聞言自然是怒火中燒。
他此時面色鐵青,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強大的威壓彌漫整個大堂。
這狗日的胡惟庸,竟然敢威脅咱!
幾乎就在那一瞬,“殺”字就要在他脫口而出。
然而,朱元璋畢竟是一代梟雄,他久經戰場深謀遠慮。
他深知此時若草率行事,不僅可能無法徹底鏟除胡黨。
更有可能像胡惟庸所說的那般。
導致朝野動蕩,社稷為之動搖!
所以,必須要讓這混蛋主動認罪。
才能順手解決他的那些朝中黨羽!
于是,場上一時間有些寂靜。
而此時原本在旁邊默不作聲地朱楨見狀。
也是趕忙上前低聲道:
“父皇,有時候確鑿的證據勝過一切狡辯。”
“胡惟庸敢于拼命抵賴,還不惜以天下人心威脅您。”
“皆因刺客已死,再無人敢指認他!”
“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其他證據。”
“不妨等錦衣衛搜剿完其府中信件。”
“再做決定也不遲!”
朱元璋聞言頓時眼前一亮!
他現在已經了解自家老六的脾性,這小子從來不說空話。
既然他能這么說,肯定是早有安排......
想到這里,老朱也是轉頭看著胡惟庸道:
“既然你說你冤,那咱就讓你死個明白!”
“等你府中的證據被搜出來,咱看你還如何抵賴!”
胡惟庸聞言也是一愣,隨即好像察覺了什么?
轉頭死死盯著老朱旁邊的楚王朱楨!
此時不由得暗自心驚!
難道今日之事,并非劉基所謀?更非皇帝本人操縱?
而是這位之前舌戰群臣的楚王朱楨。
在背后一手策劃的陰謀?
一念及此,胡惟庸頓時感覺渾身冰涼。